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10年收住我院的39例脾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更佳的治疗策略.结果:21例患者无症状,脾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病理检查.39例脾占位性病变中良性35例,其中手术切除脾脏23例,非手术治疗16例,包括恶性4例.随访5月~5年,手术与否,良性疾病均获得长期生存,而恶性者诊断后4月内死亡率100%.结论:脾占位性病变以良性为主,恶性少见,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手段.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唯一手段,而脾切除对成年人可能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但脾部分切除更适宜儿童患者.  相似文献   

2.
黄权钰  刘天祥 《甘肃科技》2022,(12):109-111+119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回顾性分析58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资料。良性肿瘤54例,恶性肿瘤4例。本组良性肿瘤5例行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32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7例行开放脾切除术。3例恶性肿瘤行开放脾切除术,1例恶性淋巴瘤行根治性脾切除联合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给予化学治疗。良性肿瘤均无复发,1例血管平滑肌肉瘤术后随访2年健在,1例纤维肉瘤术后随访3年后失访。2例恶性淋巴瘤随访1例存活2年死亡,1例随访1年存活。影像学是主要检查手段,手术切除是脾脏肿瘤的有效治疗措施,脾良性肿瘤可选择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或开腹手术,局限性良性肿瘤可选择部分切除,保留脾脏功能,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脾切为主,并辅以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温下部分脾脏切除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张家川县第一人民医院自1988年以来,外科尝试开展脾脏部分切除术81例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及病理性脾脏疾病,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1例患者,行脾上极切除25例,脾下极切除36例,半脾切除20例;术中出血量约150ml.手术后有2例因再次出血行残余脾脏切除,1例因发生脾坏死再次...  相似文献   

4.
在腹腔内实质器官损伤中,脾脏虽有胸廓、膈肌的保护.但仍有40~50的机会受伤,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储血和免疫器官,破裂后出血凶猛,常危及患者生命,对脾脏损伤后的处理,基本上分两种.其一,脾脏切除;其二脾破裂修补.我院于2001年行脾破裂原位修补术1例,获得成功,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宋秀荣 《甘肃科技》2001,17(3):37-37
患者男,53岁。因上腹部不适一月余就诊。查体时发现肝脾肿大建议行B超检查。B超显示:左半肝长度95mm,左半肝前后径62mm,右半肝前后径152mm,肝实质内布满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暗区,最大约为62×63mm,正常肝组织几乎看不到。脾脏厚度68mm,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无回声区,最大约45×49mm。双肾形态失常,大小无法测量,双肾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暗区,内回声均匀,边界清晰。超声提示:多囊肿、多囊脾、多囊肾。讨论:多囊肿、多囊脾、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多囊性疾病,女性发病较多,生长缓慢,大多数长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长,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统计张掖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检查阳性率及文献回顾比较.方法:搜集张掖地区市县6家医院(1家市医院,5家县医院),2016年度已登记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资料,对比CT检查阳性率与国家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相关阳性率标准[1];分析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关系.结果:新生儿HIE阳性率明显优于国家标准,CT诊断与临床符合率一致性较高.结论:CT检查在新生儿HIE诊断上特异性高,多种影像技术优化应用更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李某某,女,7岁,因腰部外伤到医院行检查,局部无皮肤毛发斑,色素沉着及窦道. CT检查示:硬膜囊影增大,脊髓低位达第四腰椎水平,第四椎体后缘可见一稍宽基底的骨刺状突起,把脊髓分为两半,两侧椎未闭合,为单一硬膜囊(见图1,2).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标本量武威地区成年女性脾脏CT大小的数据统计分析,为相对高海拔区成年女性建立脾脏大小的CT诊断方法、标准。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近10年来甘肃武威地区正常成年女性脾脏肋单元计数、长径(b)、厚径(t)、上下径(l)、脾指数(indox)、脾体积数据范围。结果甘肃武威地区中位脾肋单元计数为7;厚径(t)、上下径(l)、脾指数(indox)随着脾脏形态不同变化较大,不宜作为进行CT大小的诊断数据;上下径正常范围为8~12cm;正常脾体积范围88~374 cm3。结论脾体积CT测量准确,为判断脾脏大小的首选;肋单元计数、上下径测量简单易行,可作为初步诊断依据,部分需进一步体积测量。  相似文献   

9.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以下简称"脾亢")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高压,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一系或多系减少,其直接后果是凝血机制紊乱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目前关于脾亢模型的制备主要存在结扎脾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属支,腹腔内注射甲基纤维(Methy1.cellulose)或明胶海绵,门静脉主干缩窄法,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等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胸部X线平片及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X线平片、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24例肺隔离症病人,其中叶内型22例,叶外型2例(包括膈下1例).所有病例都有胸部正侧位平片及CT平扫、增强扫描,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DSA)检查.结果:患者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19例),囊性病变(5例).CT表现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20例),病变周围见肺气肿(4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为75%.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螺旋CT,尤其是增强螺旋CT加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和曲面重建技术(CPR)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其它检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张玠 《甘肃科技》1998,14(1):23-24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组织,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肝脏疾病等都可引起脾肿大。一般认为,正常成人的脾厚径与身体高度有关。这样,确定不同身高者的脾厚径正常值范围,对临床诊断脾肿大是十分必要的。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兰州某医院712例正常成人的脾脏超声测量...  相似文献   

12.
张玠 《甘肃科技》1998,14(2):26-27
脾脏是人体的重要组织,而脾肿大是诊断许多病症的重要指标。临床上一般认为,正常人的脾脏大小与年龄有关。本文定量研究了年龄与脾厚径的相关关系,给临床判定脾脏正常与否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兰州某医院712例正常成人的脾脏超声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 病例1:某孕妇,23岁,孕3产0.孕28 2周常规产科B超检查示:宫内单活胎,头位,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76 mm,脊柱排列整齐,上唇连续完整,胸腹腔脏器及上肢未见异常;股骨长53 mm,羊水深度47 mm,胎盘位于宫体左侧壁,Ⅰ级.胎动活跃,胎儿肢体伸展不受子宫壁及胎盘的限制,胎儿双足背部平面与小腿胫腓骨长轴切面在同一平面,足掌向内侧翻转.多次观察示随着胎儿下肢运动,双足部异常姿势未恢复正常位置(见图1).超声诊断:胎儿马蹄内翻足,后行引产证实.  相似文献   

14.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自感胸闷不适2月余。胸片发现左侧上中纵隔增宽,考虑占位可能。CT检查示:胸骨后偏左侧见一近卵圆形均匀低密度影,CT值6 HU,大小约8.2 cm×4.0 cm,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CT诊断:前中纵隔囊性占位(见图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扶正升血颗粒对荷H22瘤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重量、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因子(IL-2)分泌的影响,探讨扶正升血颗粒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荷H22(肝癌)实体瘤小鼠模型,用免疫器官重量法计算胸腺指数(TI)和脾脏指数(SI),用MTT比色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的浓度.结果:扶正升血颗粒大、中、小剂量组荷瘤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高于模型组,其中大剂量组TI、SI分别为18.9mg/10g、76.3mg/10g,较模型组分别增长36.0%、17.9%(p<0.05);中剂量组TI为18.0mg/10g,较模型组增长29.5%(p<0.05).扶正升血颗粒各剂量组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模型组,以大剂量组作用最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扶正升血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的浓度均较模型组增高,大剂量组IL-2的浓度为61.6pg/ml,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升血颗粒对荷H22瘤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具有增重作用,能够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促进荷瘤小鼠细胞因子IL-2的分泌,表明扶正升血颗粒能明显增强荷瘤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脾脏错构瘤     
<正> 脾脏错构瘤极少发生,国外迄今只有几十例报道,国内尚未见到,我们近遇一例,报道如下。患者,男,43岁,工人,主诉为左上腹闷胀3个月。既往史无特殊,查体除脾肋下1cm外,无其它异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腹部B超示脾区实质性包块,CT示脾内占位疾。术中见脾大约16×12×8cm~3,质地色泽正常,于其上极脏面可及一7×6×6cm~3之包块,光滑、质软,与脾组织似有一界限,无腹水,即行脾切除。病理肉眼检查:脾大15×10×6cm~3,重485克,包膜完整光滑,切面见脾外侧实质内有一7×7×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 患者,男,3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疼痛3个月,行走劳累后明显加重,于当地医院以"类风湿"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且疼痛逐渐加重,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下降.体查:右髋关节局部稍压痛,无肿胀,不伴下肢放射痛,右髋关节活动正常.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浅感觉及肢端血运正常.右侧"4"字试验( ),左侧正常;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巴氏征(-).实验室检查:潜血(ERY)50RBC/μL,尿白细胞(LEU)25 WBC/μL,尿蛋白(PRO)0.3 g/L,血红蛋白(HGB)171.0 g/L.影像诊断为骨巨细胞瘤(图1~5).病理检查(图6~7):大体见组织一块,约5 cm×5 cm,切面灰红色,均质.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大小一致,圆或卵圆形,核偏位,胞浆丰富,红染,细胞分化成熟,间质少,瘤细胞之间为少量薄壁血管及纤维组织.免疫组化:Kappa( ),Lambda(-),CD68(-),L20(-),ucHL1少量细胞阳性.病理诊断:右股骨粗隆浆细胞瘤.  相似文献   

18.
比较和评价血小板/脾脏体积比预测脾功能亢进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临床价值。连续收集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4-2016年因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患者共28例,所有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术+胃底食道静脉高位结扎术,术中取肝脏活检标本,术前所有患者行Fibroscan肝脏弹性图检查。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方法评价血小板/脾脏体积诊断肝纤维化指标与Fibroscan肝脏弹性图检查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价值。28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患者术前行Fibroscan肝脏弹性图检查,根据Fibroscan测量结果将F3F4认定为重度肝脏纤维化,F4以上认为肝硬化。Fibro Scan测量脏硬度与血小板/脾脏体积(PSVR)比值各项评分的ROC曲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8、0.92,与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血小板/脾脏体积比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模型来预测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脾脏功能亢进患者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评估方法,有助于外科医生术前进行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脾脏功能亢进患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肠充气螺旋CT扫描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结肠病变患者首先按未做肠道准备的腹部常规CT扫描.然后按照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肠道要求做好肠道准备,在电视透视下给病人大肠内灌气,再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诊断结果与纤维结肠镜对比.结果:病灶<5 mm、5~9 mm及10~29 mm大小检出率CT扫描与纤维结肠镜对比,常规法CT扫描检出率为0,而结肠充气后CT扫描分别为66.6%,80%,100%.手术中发现6例病变已侵犯肠壁外,常规法CT扫描4例相符,结肠充气CT检查6例全部符合.结论:结肠充气后螺旋CT扫描对结肠肿瘤检出率高,能对病变进行分期,属无创检查,病人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可用于结肠病变的普查.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 患者,男,7岁,因尿频、尿急遂来我院就诊,行泌尿系统彩色超声及血、尿常规检查,彩超仪器:TOSHIBA SSA -660A,凸阵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所见:左肾明显增大,大小约49 mm× 121 mm,表面凹凸不平,内部结构不清,未见正常肾实质回声,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后方回声明显增强,较大者约40 mm ×43 mm(图1);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图2),实质回声正常,双侧输尿管无扩张,肝胆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左侧多囊肾.尿胆红素:正常.尿蛋白:正常.血清:尿素3.77 mmol/L,肌酐43μmol/L.血常规:白细胞9.2×109/L,红细胞4.55×1012/L,血小板计数338×109/L.患者除血小板轻度升高,余未见异常.患者父母无多囊肾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