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兔髂动脉内皮细胞球囊剥脱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髂动脉内皮球囊剥脱术主要用于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为保证制模成功 ,缩短制模时间 ,采用机械损伤同时饲喂高胆固醇饲料相结合的综合制模办法 ,使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更接近于人。1 新西兰兔的动脉解剖结构月龄 4个月 ,体重 2 0~ 2 .5kg。兔股动脉位于兔后腿内侧 ,触摸有搏动即是 ,向上依次是髂动脉、主动脉。主动脉弓位于距股动脉大约 30cm位置。动脉内壁约 2 7~ 3.8mm ,外壁 40mm。2 操作技术兔仰卧于手术台上 ,四肢固定后腿尽量伸平 ,充分显露一侧股动脉。经耳缘静脉缓慢注射0 6%异戊巴比妥纳 30~ 40mg/kg,剪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主动脉球囊内皮剥脱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在大鼠主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模型上,分别于术后7、14和21天观察球囊内皮剥脱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结果:大鼠球囊内皮剥脱术后,于7、14、21天时,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强,蛋白激酶(PKC)活性明显增高,环磷酸腺苷(cAMP)活性明显降低,均以7天组最为明显。结论:临床PTCA后较长时间应用抗栓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分析27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伤口感染和手术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术中熟练的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是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的麻醉及术中处理,进一步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12例缩窄性心包炎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心包剥脱术的麻醉经过。结果:全组病例均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无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心衰、心搏骤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可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包剥脱术,但由于患者全身情况及心功能差,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选择对心肌抑制轻、对循环影响小的药物,注意容量控制并适当强心利尿,术中、术后加强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5.
合成新的大蒜素类化合物(DATSs),研究这类化合物对佛波酯PMA刺激巨噬细胞生成的活性氧(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羟基自由基OH·)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半经验方法计算DATSs的结构参数,分析这些参数与其影响活性氧产生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DATSs的C(2)带负电荷越多则可诱导PMA刺激MΦ产生更多的O-·2;增加C(1)的负电荷或减少C(3)的负电荷均能够诱导H2O2的生成增多;当DATSs的脂溶性接近时,C(2)所带负电荷越多,则MΦ生成的H2O2越多;DATS-1,DATS-2,DATS-3和DATS-5对PMA刺激MΦ产生OH·有抑制作用.表明DATSs局部电子云密度与佛波酯PMA刺激巨噬细胞活性氧的生成密切相关,这些化合物可能通过抑制OH·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七叶甙对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Born氏比浊法分别测定三七叶甙(Panax notoginseng folium saponins)对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和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七叶甙在体外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89.4mg/L;三七叶甙静脉注射也能明显降低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三七叶甙体内外均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而对AA和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不同添加剂量的大蒜素对蛋公雏免疫指标的影响。将120只14日龄蛋公雏随机分为4组,第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0,150,250 mg.kg-1大蒜素,试验期35 d,测定了在35,42,49日龄时蛋公雏血清中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主要免疫器官的重量及器官指数以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在42,49日龄时,150 mg.kg-1和250 mg.kg-1添加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质量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50 mg.kg-1添加组的胸腺重量及器官指数在42,49日龄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饲料中添加的大蒜素对蛋公雏的免疫指标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开胸心脏手术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7只绵羊进行模拟开胸心脏手术,分别于开胸前、外科操作结束时及结束后2 h采血行人工血小板计数。结果7只绵羊手术操作完成后2 h与开胸前相比血小板显著减少(P<0.001);与操作完成时相比也显著降低(P=0.005);操作完成时与开胸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251)。术中出血量多的绵羊,不但操作完成后2 h与开胸前和操作完成时相比血小板显著降低(P<0.001),而且操作完成时与开胸前相比血小板也明显减少(P=0.033)。结论开胸心脏手术可引起血小板明显的减少,避免血小板的大量消耗,关键是熟练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0.
赤芍总苷对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赤芍总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比浊法观察赤芍总苷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作用,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对大鼠TXB2/6-keto-PGF1α、ET水平的作用,并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O的浓度。结果发现,赤芍总苷能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强度,降低大鼠血浆中TXB2的浓度,同时升高血浆中6-keto-PGF1α的水平,调节大鼠血清NO/ET的平衡。实验证明,赤芍总苷有明显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研究葛根丹参组方(乙酸乙酯部位,1:1)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6周建立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葛根丹参组方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内皮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结果:葛根丹参组方能明显升高血清NO的含量,提高NOS及SOD的活性,降低ET-1及MDA含量,恢复ET/NO平衡比值.结论:葛根丹参组方具有明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组方药物抗脂质过氧化,改善氧自由基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来实现,从而阻止AS的进一步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预防感染性腹膜粘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和透明质酸钠对感染性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感染对照组(B组),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组(C组),透明质酸钠组(D组)。利用大鼠蚓突盲端制造感染性腹膜粘连模型,然后每组分别用相应的方法处理污染面,处理后2、4周打开腹腔,以Bha-tia分级法评定蚓突盲端的粘连程度,并对盲端组织行羟脯胺酸(OHP)水平测定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2周和4周,C组的粘连程度显著轻于B组(P=0.000),OHP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00);D组的粘连程度、OHP水平和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B组术后2周局部组织以急性化脓性炎症为主,4周时以肉芽组织增生和纤维组织形成的慢性炎症反应为主;C、D组的病理改变类型同B组相同,但C组的上述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而D组和B组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具有明显的预防感染性腹膜粘连的作用,而透明质酸钠的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常采用的浆液对粗纱的黏附力方法,未考虑粗纱的上浆率,不能准确反映浆料对纱线的黏附性.本文采用粗纱法分别将原淀粉与PVA、原淀粉与聚丙烯酸类浆料、原淀粉与变性淀粉以及不同聚合度PVA对粗纱的黏附力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粗纱法测试浆液黏附力在原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提出了采用比黏附力值进行评价浆料对纤维黏附性能的方法.文中的一些数据也可作为纺织企业对粗纱法运用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桂花草粉取代一部分饲料原料制成兔的配合饲料,其粗蛋白含量由对照组的17.7%提高到试验组的18.3%和18.5%,从而使试验组肉兔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桂花草粉价格低,故试验组肉兔较对照组平均每增重1公斤节约成本0.39和0.42元,大批饲养可获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穆格莱德盆地凯康坳陷西斜坡地区地层沉积和埋藏史情况,根据回剥法改进的"刘景彦模型",消除多剥蚀面盆地内上覆地层压实作用影响,并利用声波时差计算各剥蚀面剥蚀厚度,在综合分析地层残余厚度与剥蚀厚度的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埋藏史.结果表明:①Baraka与Amal间剥蚀厚度最大,Abu Gabra与Bentiu间剥蚀厚度最小;②斜坡西部与南部剥蚀量大,东部与北部小;③受区域构造运动和沉降速率影响,北部地区沉降速度和沉积速率小,地层埋藏较浅,断层规模小,密度大,发育大量小型断块圈闭;④南部地区沉降速度和沉积速率较高,各组地层埋藏较深,烃源岩进入生油窗时间更早,大型同生断层发育,多见大型断块和断鼻圈闭,石油地质条件优于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34例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川崎病患儿首次测定的血小板计数(PLT)(598±128)×109/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态观察发现: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急性期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P<0.01),治疗后PLT较未并发冠状动脉组升高(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动态测定有助于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