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峰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4):14-17,40
从元伦理学的层次上来分析科技的善恶问题,可以对科技的伦理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形成科擘技术元伦理学的新视角,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科技善恶的语义指标,从而为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获得科技善提供明晰的人文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命伦理学视野中的德性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健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4):17-20,25
德性伦理作为一种古老的伦理学传统,曾在古代医德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代以来,随着医学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规则伦理逐渐走向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前台,德性传统受到冷落。然而,规则伦理在现代生物医疗科技实践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从而使得人们重提德性伦理学,在现代生命伦理学领域出现了德性伦理的回归。本文认为,德性伦理与规则伦理具有互补性,在生命伦理学领域,人们应重新估价德性传统的价值,积极探索一条德性伦理与规则伦理有机融合的生命伦理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伦理与科学——兼评张华夏的《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张华夏教授先建立后放弃的系统功利主义的伦理体系给以详细介绍和高度评价,并对张教授放弃此系统的理由即在现代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等领域中所遇到的“反例”给以消解;进而阐明仁爱、正义和功利等重要伦理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表明,系统功利主义的伦理体系与爱因斯坦的准公理化的伦理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它们都是不同于科学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科学的现代伦理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人道主义的发展伦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伦理学的伦理关怀仅限于人,自然则成了与人无关的、被征服和改造的对象.鉴于传统伦理学的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态度,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对象指向自然的同时,又忽略了伦理的主体根据--人,不仅背离了人道主义,而且在逻辑上不能自洽.  相似文献   

5.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技伦理学有以下三个特色:在研究内容上,作为实践伦理学,侧重于研究社会群体进行决策选择和由社会活动所维系的制度后面的伦理价值基础,研究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维持社会活动过程的伦理制度,并在伦理制度中确定个体的道德规范或责任行为;在研究对象扣表现形式上,作为全球性型态的伦理学,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导致社会生活急剧变动所引发的以地域性或民族性体现出来的全球性道德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和学科性质上,作为边缘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具有价值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伦理能够取代生态伦理学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的观点、性质及其与生态伦理学各学派之间的理论关系,说明试图以“可持续发展伦理”统一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或者取代生态伦理学的主张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也是缺乏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工程伦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伦理学”是指一个研究(inquiry)领域:关于工程中道德问题的研究,和对于那些应用于指导工程师工作的伦理原则和理想的探讨。在第二层意义上,“工程伦理学”指的是当前工程中的伦理标准:既包  相似文献   

8.
从延展心灵理论来看,部分技术和设备可以延展个体心灵的功能,但这些技术和设备是否可以纳入到神经伦理学讨论的范围,当前还是存在争议的。本文一方面赞同通过延展心灵的方式来扩展神经伦理学的论域,但另一方面延展心灵理论所信赖的信任和粘合标准可能会夸大外部表征设备在神经伦理学领域的相关性。由此,本文主张修改信任和粘合标准,从而进一步揭示神经伦理学的准入门槛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生态伦理学与人的生存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现代新型的意识与形态,是一般伦理学向自然世界的扩展和延伸。生态伦理学与“机械论”哲学观、“增长论”经济观相对立。它是人类最深刻的生存关怀。  相似文献   

10.
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只关注社会“如何发展”而不关心”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发展”的问题,它只是关于社会发展的“, 而缺少对社会发展的哲学反思,价值评价与伦理的约束和规范。生态伦理学由于它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也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伦理的基础。发展伦理学正是适应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理论的需要提出来的,它集中解决的社会发展的价值评价和伦理规范的问题,因而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的,伦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一种新的伦理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向伦理只强调人类的中心地位,把人类看作惟一的价值主体或衡量其他存在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尺度,只要求其他存在对人类应有的服务功能,而漠视人类对其他存在必须承担的责任,因而,实际上是一种"霸王伦理";双向不对称伦理虽然扩展了价值视野,实现了单向到双向的升级,但是,由于认为人类与其他存在的价值从而所担负的义务是不对等的,因而是一种不对称伦理,或称失衡伦理;而作者基于和谐发展观而提出的和谐伦理观则既承认万有存在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又关注人类对万有存在应负有的责任,认为人类与万有存在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双向度伦理关系,是对等的价值实体.从单向伦理、双向不对称伦理到双向和谐伦理,是伦理学合乎逻辑的演进.和谐伦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每个现实的人经过努力随时可以达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的模糊性是阻碍它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由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构成,其确立的依据主要是当今工程活动中的实践伦理和价值关系。自然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商谈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责任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社会和个体与自我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应用伦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用伦理学的任务在于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从而为赢得相应的社会共识提供伦理上的理论支持.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与技术、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关系如何,是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工程伦理学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学科,而技术伦理学则是不甚成熟的学科。工程伦理学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现实作用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应加强工程伦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潘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7):40-43,59
本文首先阐述了什么是工程伦理章程以及它在工程职业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分析伦理相对主义,考查工程伦理章程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尝试着提出什么是好的章程。最后,讨论工程职业的形成问题,并提出伦理章程是使工程职业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浅析网络道德规范确立的依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震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5):67-70,85
怎样确立网络道德规范的依据,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目的的伦理学和以康德、罗斯、罗尔斯等为代表的义务的伦理学,为其“依据”提供了理论的内容和理论的意义,成为我们在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在“源流”中“流”的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存环境的行为规范的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孕育、创生和演进历程,环境伦理学已经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环境伦理学作为介于环境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交叉性边缘分支学科,与环境科学、伦理学的其他一些边缘分支学科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在今后的发展中,环境伦理学有可能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汇融合中形成一系列次级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董玲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3):106-110,128
环境美德伦理学是近年来西方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它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呈蓬勃发展的态势。它运用美德伦理的方法,通过对人类美德或品质、实践智慧和社会繁荣的关注,展开对环境问题的探讨。追溯西方环境美德伦理学产生的背景,梳理其兴起、演变发展的脉络及其合理性的论证,对于我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厘清当前西方环境美德伦理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关怀伦理重视关怀、情感、责任、情境、公平等的表达,成为了众多学者在各种论述中重要的价值观取向。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怀环境伦理在关怀伦理的基础上建构起体现爱与关怀的生态伦理文化,这是目前生态文化的一种新的伦理道德转向。对于关怀伦理学来说,必须加入生态思想的观点,才能扩展其理论的适用范围,因此,我们暂且以关怀伦理学为架构,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论述中重新诠释关怀伦理学在环境议题中的拓展。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伦理的多重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新的、更广阔的视域审视和建构科学伦理,提出科学伦理不只是科学家的伦理,也不只是科研伦理和科学成果的应用伦理,而是全员伦理、全程伦理,归根结蒂是社会伦理、国际伦理。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使科学知识的创新与进步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科学与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