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倾斜影像上获取核线影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 《科技资讯》2009,(13):42-42,44
针对数字摄影立体像对自动生成核线影像的问题,介绍了基于共面条件的核线解析方法。内容包括基于数字影像的内定向参数确定、同名核线确定、核线重采样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空立体像对,在已知其内外方位元素的条件下,详细推导了基于数字影像几何纠正提取核线生成核线影像的方法。并通过选取若干对同名点,对生成的核线影像进行实验分析,证实其在Y方向上的视差很小,从而证明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航空数字图像核线排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获取数字影像的方法及内定向参数的计算,利用内定向参数直接在倾斜的航空数字象片对上解求出同名核线,沿核线方向进行灰度重采样,形成灰度按同名核线方向排列的象片对,为核线影像相关和匹配提供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4.
杨阿华  杨阿锋  张强  常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4):14668-14675
针对遥感影像稠密匹配效率较低、匹配精度和密度不够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校正和视差估计的遥感影像稠密匹配方法。首先基于稀疏同名点、通过倾斜校正生成核线影像;利用稀疏同名点构造三角网,以三角形为插值单元,预测核线影像对中各像素的初始视差;在初始视差的邻域内沿核线一维搜索最佳匹配点,搜索时增量计算匹配窗口的灰度均值,且将搜索步长设为2,以提高搜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达到逐像素的匹配密度,且匹配的正确率和精度很高;基于稠密点重建的真实感三维场景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了基于核的Fisher线性判别特征分类和形状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道路提取.首先,对标记的样本进行色彩信息的抽取;其次,利用基于核的FLD根据抽取的信息对遥感影像进行特征训练分类,将影像分为道路和非道路两类;接着利用道路的形状特征去除误提的信息;最后利用形态学对道路网进行优化处理.实验证明,本方法可以实现具有颜色信息的遥感影像道路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针对图的相似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成树的回路核,其中包括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回路核、基于最大生成树的回路核、基于最小生成树或最大生成树的回路核、基于最小生成树与最大生成树的回路核、基于混合生成树的回路核、基于赋权混合生成树的回路核.结果表明,所定义的基于生成树的回路核是可计算的、正定的;在实验中,回路核的识别率高于通路核的识别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利用坐标变换把平面方程化成新坐标系下的某一坐标平面的方程,从而把一般的平截线转化为新坐标系下的坐标平面截线,而椭球面的坐标平面截线知识是熟知的,这样问题便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分辨率卫星立体影像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过程中由于影像几何和辐射差异造成匹配困难和误匹配等问题,综合运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子和归一化互相关(NCC)算子,并考虑核线和视差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视差约束的影像分层匹配方法,同时对匹配窗口进行自适应优化改进,实现特征点、格网点和特征线的匹配,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生成DSM.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上海崇明WorldView-1和浙江舟山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生成对应区域的DSM,与地面控制点和已有DSM对比分析,高程精度与像素分辨率相当,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分辨率卫星立体影像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过程中由于影像几何和辐射差异造成匹配困难和误匹配等问题,综合运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子和归一化互相关(NCC)算子,并考虑核线和视差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视差约束的影像分层匹配方法,同时对匹配窗口进行自适应优化改进,实现特征点、格网点和特征线的匹配,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生成DSM.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上海崇明WorldView-1和浙江舟山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生成对应区域的DSM,与地面控制点和已有DSM对比分析,高程精度与像素分辨率相当,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极限学习机初始参数具有随机性,容易导致其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结果出现局部最优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核极限学习机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核极限学习机的核参数与正则化参数进行优化,根据参数优化后的结果构建量子粒子群优化核极限学习机的遥感影像分类模型(QPSO-KELM).通过实验对比了SVM、KELM、PSO-KELM、QPSO-KELM这几种分类方法对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数据的分类精度与效率.结果表明:QPSO-KELM的分类精度、运行速度均优于其他几种分类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取遥感影像上的地物要素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电力巡线系统中利用核线约束进行线路三维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基于多角度成像技术的直升机电力巡线系统中,为了完成线路预警需要计算导线与周围物体的相对距离,除需要生成线路走廊所在地区的数字地面模型外,还必须提取三维线路信息.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核线约束对线路中间隔棒进行三维重建的方法,进而可以重建整条电力线的三维信息.现场飞行实验表明,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重建电力线路的三维信息,使得系统的物线距离测量达到巡线需要的0.5 m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框架下的多种可能的晕现象.预言了中子滴线附近的Ca原子核中可能存在着巨晕,并简要介绍了O、Ni、zr、Sn和Pb等一些质子幻数核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之间的原子核基态性质.随后给出超核内的晕现象研究,如Ca超核内的中子晕和153AC内的单A超子晕.此外,还讨论了形变晕等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13.
探求原子核稳定线公式,结合液滴模型,得出核电荷的上限.  相似文献   

14.
塞弗特2型星系窄线区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国家天台兴隆观测站2.16m望远镜的BFOSC相机,对6个塞弗特2型星系进行了窄带成像观测,并获得了它们的[OⅢ]λ007和Ha [NⅡ]λλ6548,6583发射线像以及邻近的连续辐射像,用来研究其窄线区延展电离气体的形态和性质.根据简化的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假设窄线区气体成球状分布,那么应观测到塞弗特2型星系的窄线区电离气体成V-状(电离锥).但观测表明,只在一些塞弗特2型星系中观测到了电离锥,而在另外一些塞弗特2型星系中观测到了简化的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窄线区电离气体的“晕”状形态.结合观测结果,讨论了导致在塞弗特星系中观测到窄线区电离锥和其它不同形态的因素以及对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的验证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依据多Λ超核在高能重离子碰撞或天体物理中实现的可能性,以Ca为例,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研究了系统的基态性质,包括每重子结合能、重子均方根半径和超核物质半径以及单粒子能谱等。研究表明,随着超子数目的增加,超核的每重子结合能和超子均方根半径变化趋势平缓,在5100ΛCa等一些超核内超子2s1/2和1d5/2能级排列有明显的反转,丰质子区和总核子数不变的多Λ钙超核滴线所对应的最大超子数分别为6和22。  相似文献   

16.
7075铝合金液相线铸造过程中的形核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研究了7075铝合金在液相线及液相线温度附近等温形核过程和组织变化情况·在液相线温度以上(645℃),熔体激冷形核数量相对较少,晶粒较大,单位面积晶粒数较少且基本不随保温时间变化;在逼近液相线温度(632℃),熔体大量形核,晶粒细小球化,单位面积晶粒数较多,随保温时间先增加后减少,在30min左右达到最大值;在液相线温度以下(615℃),熔体形核数量多,但部分合并长大,细小的晶粒中伴随着一些粗大晶粒,单位面积晶粒数较少,随保温时间先增加后减少,在30min左右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在逼近液相线温度(632℃)下形核保温30m...  相似文献   

17.
依据多Λ超核在高能重离子碰撞或天体物理中实现的可能性,以Ca为例,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研究了系统的基态性质,包括每重子结合能、重子均方根半径和超核物质半径以及单粒子能谱等。研究表明,随着超子数目的增加,超核的每重子结合能和超子均方根半径变化趋势平缓,在1500ΛCa等一些超核内超子2s1/2和1d5/2能级排列有明显的反转,丰质子区和总核子数不变的多Λ钙超核滴线所对应的最大超子数分别为6和22。  相似文献   

18.
假若一个以点积为自变量的多项式不是再生核,则它无法在机器学习的核方法中使用.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匹配另外一个点积的多项式,使两者乘积成为再生核.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解一系列的不等式,得到匹配多项式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并探讨与此条件相关的数列和生成函数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导出了各种坐标系下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并以实际算例进行了积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必须与选取的坐标系相适应,否则将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方地出了各种坐标系下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并以实际算例进行了积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必须与选取的坐标系相适应,否则将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