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以A级景区(点)为例,通过平均径路长指数、紧密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焦作A级景区交通通达度以及景区集中度.结果表明:焦作A级旅游景区网络通达度较好,平均最短径路长为1.52 km,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焦作A级旅游景区紧密度指数C为0.73、地理集中指数G为47.38,表明景区在整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在各市县区域中的分布呈现一定的集中性;在探讨影响焦作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前提下,提出焦作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景区空间布局的研究逐渐成为旅游学者、专家研究的焦点.文章在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最邻近分析法、地理集中性指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将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类型征及其在各地市的分布密度等定量化分析,并且分析了影响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景区在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经济状况以及政府的支持情况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资源优势度、系统聚类和核密度方法,分析广东省371家A级旅游景区资源优势的空间差异,并探讨2000—2018年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资源的优势度可分为领先型、优势型和潜力型3种类型,A级旅游景区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收入呈强相关关系.②A级旅游景区经历了2000—2005年...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的提出,使区域间的合作得到优化升级,面对机遇与挑战,新疆旅游景区的发展该何去何从?研究表明:(1)新疆景区资源较为丰富,但景区的吸引力不足,旅游对经济的贡献率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却均低于陕西,甘肃和青海.(2)新疆A级旅游景区具有空间依赖性,并非随机分布.(3)从全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以及人文旅游资源显著影响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其中人文旅游资源的影响最显著;从局域来看,新疆西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对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旅游资源较敏感,东部地区对交通条件以及自然旅游资源较为敏感.基于以上分析,以丝绸之路为视角,提出了"规范、提质、全域、共享"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探究民族山区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对振兴民族山区旅游经济、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有指导意义。以贵州为案例地,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实证探讨其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贵州省旅游景区等级分布上呈现"梭形"特征,不同类型景区地域分布差异较为明显。自然景区与人文景区整体均呈现集聚分布特征,但局部空间集散特征差异较大。自然景区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分散的点状格局,且具有沿行政驻地中心向周边扩散的特征;而人文景区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出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密集、外围稀疏"的"十字架"放射状格局,且呈现明显的等级性与沿铁路网分布特征。贵州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是地形地貌、水文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交通条件、政策法规、区域经济与人口等人文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合理规划、强化提质、整合规划、完善保障、人才建设等措施可优化贵州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与业态提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河西走廊"国保"单位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该区域文物旅游的潜力,以数理统计法、不平衡指数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河西走廊58处"国保"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保"单位主要以带状分布的形式集中于地势平坦的走廊中部地区,空间集聚程度高,共30处"国保"单位分布于河西走廊重要流域水系5km的缓冲区内,占总数的51.72%,交通(主要公路、铁路)沿线5km的缓冲区内分布有"国保"单位29处,占总体数目的50%,"国保"单位在自驾游、短途旅游和本地旅游方面存在较大旅游潜力。甘州区、凉州区、瓜州县、嘉峪关市4地是"国保"单位的主要集聚中心,古建筑类主要集中于甘州区,古墓葬类主要集中于凉州区,古遗址类主要集中于瓜州县,石窟寺及石刻类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居多。河西走廊"国保"单位空间分布表现为文脉随水脉而动的特征,具有典型的地理实体依赖性,"国保"单位旅游潜力主要表现在旅游交通及旅游资源方面。旨在为该区域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甘肃洮河流域汉、藏、回等多民族聚居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该地区优化聚落格局及乡村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ArcGIS10.5空间分析软件及空间地理分析方法,对该地区聚落空间分布类型、形态、分异等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甘肃洮河流域多民族聚居地区聚落空间分布既具有共性、又呈现差异性特征。共性特征体现在聚落均呈凝聚型分布,平均密度较小,其主要受高程、坡度、水系和交通的影响。差异性特征体现在,汉族聚落分布均衡,核密度呈带状聚集形态;藏族聚落所处海拔较高,分布极不均衡,核密度呈散点状聚集形态;回族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则介于汉族与藏族之间,分布较为均衡,核密度呈团状聚集形态,这些差异性主要受到了高程、坡度和宗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山东省2001—2022年20批108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地理数据,对山东省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时空分布及演变进行研究。【方法】运用ArcGis10.8空间分析工具,研究了最邻近指数、Voronoi多边形的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特征,讨论了水利景区的时空演变规律性。【结果】结果表明:20年间山东省国家级水利景区形成了以鲁中和鲁西两地为核心,向四周发散分布的空间结构,景区分布范围从东北向西南扩散,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分布盲点基本消失。【结论】为优化水利风景区空间结构布局和解决景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区作为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交汇地带,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空间特征3方面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差异显著;其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其空间分布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其分布密度的地域空间差异明显,且呈负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湖北武陵山区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优化旅游交通网络,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等措施来开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准确评估城市内大型医疗设施分布的均衡性,本研究通过引入道路通勤距离和人口数据对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改进,并以平顶山市各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到医疗设施的可达性进行评价与分析,采用K-means聚类法来分析不同区域到医疗设施可达性不均衡分布的限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将通勤距离和人口数据引入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中,能更客观地评价医疗设施的可达性;平顶山市综合可达性值高的区域位于市中心七所医院偏左的位置,市辖区西部区域的综合可达性值要高于东部区域;不同小区到医疗设施的可达性受交通距离、需求量、供给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平顶山市辖区新医院的规划和建设提出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借助超图地图(SuperMap)软件,采用最邻近距离模式和基尼(Gini)系数等研究方法,对济源示范区11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态势进行测定.发现济源示范区旅游景区总体空间结构呈均匀分布、区域内空间结构呈集中分布且集中度较高;临近景区之间资源属性单一,旅游景区空间布局不合理.提出区域统筹规划,对景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提...  相似文献   

12.
城市居民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研究区域,使用基于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通过改变不同的搜索阈值对哈尔滨市道里区城区街道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可达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道里区的应急避难场所呈带状分布,数量较多,主要为公园、绿地与学校.(2)道里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整体分布不均,可达性呈西高东低的趋势.(3)当搜索阈值D=1000m即服务半径为1000m时,可达性A_i6的中高水平可达性服务面积最大,当搜索阈值D=3000m时即服务半径为3000m时高可达性服务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13.
区位是地理学研究问题的重要视角,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王铮等提出的旅游地边际效用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旅游景区的区位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黑龙江省旅游景区的类似杜能环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对黑龙江省如何改善旅游区位、加强区域联合、重构旅游发展区位优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哈齐高铁是黑龙江省开通的首条城际高铁,对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哈齐高铁开通后对区域发展带来的现实影响.研究显示:高铁的开通缩短了城际时空距离,加速了同城效应;加速了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城市可达性得到明显改善;打破了城市间地理边界的阻碍,哈齐高铁沿线区域人口、经济的空间极化现象将进一步提升,空间隶属关系模糊;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交通使沿线城市同城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形成了一股快速交通研究的热潮。通过文献整理发现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快速交通与都市圈规划、快速交通与大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演化、快速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研究、快速交通对沿线旅游业的影响研究等。虽然当前的研究范围很广,但对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交通运行后的旅游营销、旅游地发展和空间优化等方面缺乏前瞻性、专业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新疆2011—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以经济学中的弧弹性系数为基础,探究新疆航空网络对旅游业发展的反馈强度,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程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以及中心势等空间向量指标,分析新疆航空网络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新疆航空网络对旅游业发展呈现较为稳定的反馈状态,旅游业主动驱动性较强;(2)新疆航空网络深度、广度和航线密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网络整体性逐步增强;(3)新疆航空网络发展逐渐显现出以乌鲁木齐为核心枢纽,以喀什、库尔勒、和田、阿克苏为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向周边辐射的态势;(4)旅游流和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新疆航空网络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旅游机场的通航,低空旅游航线得到发展,加强了城市区域间的沟通能力,提高了航空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机场设施建设的完善,新疆航空网络的连通性、可达性、便捷性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对列入黑龙江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6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类型是以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为主;空间分布上形成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和绥化市三个中心,北部和南部6个县域密集区;各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地级市分布不均;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受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及民族分布等因素影响,也与该省主要河流水系的分布等自然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从微观视角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并提出分区治理对策,对于因地制宜地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具有最直接的指导作用.以河西走廊金昌市为例,基于2019年村庄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数据探索方法、Pearson关联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提出分区治理对策.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9.
以陇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形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地理学切入,结合Google Earth Pro地图、ASTGTM2地理信息模型、ArcGIS 10.4软件地理统计分析模块,综合运用空间趋势分析、空间相关与变异分析、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对陇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形制的地理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陇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形制在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均有空间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分布特征上,主房通面阔由陇南地区中部区域及两当县区域向其他区域递减,主房通进深由宕昌县、礼县、西和县一带向其他区域递增,主房平面比例以3个极值圈层向其他区域递减,主厢房高差由陇南地区北部向东南方向递增。总体上,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建筑科学与技术因素是引起陇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形制地理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旅游景区环境状况是景区吸引力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国家5A级景区,其旅游环境的质量和对旅游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土楼居民的环境意识在保护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研究永定土楼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文章就以永定土楼洪坑景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使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永定土楼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分为3.60(5分制),比Dunlap和Van Liere1978年测量的分值3.0(4分制)略低,但比洪大用2003测量的城市居民环境意识分数61.24(百分制)高出很多,也比被访者的自我评分70.82(百分制)高;永定土楼居民的环保行为得分为2.44分(3分制),环保行为的正面效应较好.永定土楼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通过多途径环境教育,提高永定土楼居民的环境意识,从而促进永定土楼居民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