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山来。本论述了英汉翻译过程的三种译法,即直译法,意译法和直、意结合法。并用丰富的例子说明这些译法的必要性、适应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归化和异化是英汉翻译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的区别在于翻译过程中使用原语的表达方式还是使用异语的表达方式。归化译法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但它是牺牲大量的文化附载为代价;异化译法在保持对原文的忠实,促进文化交流和吸收外来词汇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翻译习语时应将两中方法并用。  相似文献   

3.
归化和异化都是翻译策略,到底是应该选用归化,还是应该采用异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中国的文学翻译正在由归化趋于异化,在异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翻译的目的,读者定位,社会语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是一个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决定了文化意象的共性和特性,文化意象在翻译中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归化、异化、描写翻译、减译法和功能翻译等.  相似文献   

5.
张心虎 《科技信息》2013,(12):180-180
谚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更多的是文化层面。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根据谚语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其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后得出异化的翻译策略要优越于归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要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然要研究其谚语.英语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原谚,可以灵活运用下列五种译法: 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直译加注释.论文讨论了这五种译法及其各自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英语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习语翻译过程中常用两种方法-归化译和异化译。归化译和异化译的区别在于翻译过程中是用引进原语的表达形式还是使用译语的表达方式。归化译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但它是以牺牲大量的文化附载作为代价;异化译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采用归化与异化主要受语用环境的制约,而且还需要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8.
异化和归化是翻译界多年来一直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在不同的时期我国异化和归化有不同的争论对象,并认为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用异化译法和归化译法。  相似文献   

9.
李珍莉 《科技信息》2011,(16):I0004-I0004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是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广告是企业促销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否有效地使用广告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为了取得宣传效果,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才能达到绝佳的效果。本文拟就归化与异化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群众劳动和生活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语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法在英语谚语汉译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分析英语谚语的文化特征,英语谚语翻译的文化保留,寻找出行之有效的英语谚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群众劳动和生活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语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法在英语谚语汉译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分析英语谚语的文化特征,英语谚语翻译的文化保留,寻找出行之有效的英语谚语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存在着"归化"与"异化"之争。文中引入西方的解构主义与读者接受理论,从文化交流和读者期待角度分析归化、异化翻译法,并结合具体翻译实例,指出异化翻译法体现了对原语语言、文化的尊重,更易于为译语读者接受,促进了文化的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13.
周永涛 《科技信息》2009,(23):I0193-I0193,I0228
本文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为例,讨论格律诗翻译的尾韵问题,分为三种方法,即异化的方法、归化的方法和自由译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存在的理由,但翻译英语格律诗,还是应该采用异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是翻译界长久以来争论的热点问题。归化与异化的主要差别在于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还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是追求译文的顺畅通俗,还是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归化与异化各有利弊,应辩证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异化与归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种主要策略.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探索出翻译的本质,从读者的阅读认知过程来重新阐释在文化翻译中如何处理异化与归化策略问题,指出异化法优先,其次异化加释意(注释),最后在前两种方法都不尽人意时用归化法的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别,在英语中必不可少的和自然的一些词语在汉语中就可能是多余的,因此,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就应运用省译法这一翻译技巧来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归化和异化问题历来是翻译策略中争论的焦点,学界对此观点各异.没有定论。本文从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角度,通过比较分析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异同,探讨了英汉谚语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指出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一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矛盾统一体。适度异化是文化得以交流传播的有效途径,但是归化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两者之间“度”的把握应始终以动态的读者反应作为判断的标准。在译文读者能接受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异化的方式;如若不然,就应该选择归化的方式。最后笔者认为这种“度“的把握可以通过高斯定理进行量化,从而更加清晰的反映译文在不同读者间的可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8.
贾红瑜  岳世良 《科技信息》2008,(19):260-260
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的差别主要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还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的还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的。异化与归化各有利弊,应辩证地运用。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初学翻译的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林茜 《科技信息》2013,(23):263-264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会限制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在翻译中不但要注重语言的研究,更要注重英汉的文化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民情,合理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异化法、归化法(增译法、引申法、替代法等)、音译法,才能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补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各种不同词性的肯定形式的英语句子的翻译,探讨了“正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运用,并说明了这种译法的原因,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掌握这一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