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规律问题是辩证法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规律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哲学其他问题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规律观认为,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在人与规律的关系上,传统的规律观认为,人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规律。我们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观点应该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最主要的一条规律,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也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又对立又统一、又矛盾又联结、又相斥又相吸、又相克又相生……从而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反对片面、孤立、静止、一成不变的看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唯物辩证法又是揭示事物内部及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事物上升运动中的加速度发展规律,认为它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认为它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值得探讨的规律。文章讨论了事物按加速度发展的原因,阐述了规律的表现形式以及可能产生的对加速度发展规律的暂时偏离。最后指出了认识这一规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兼具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它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问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社会形态的运行规律以及该社会形态的活动主体的实践规律。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促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合生产力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是实践主体不断认识自身规律,在探索中前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商颂 《科技信息》2003,(3M):28-30
艺术论中谈到的“再现”,并非指对自然事物的复制,它的制约特征大致有三点,即客观性、准确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欧阳智英 《科技资讯》2012,(26):169+171-169,171
英语数码产品说明书是英语科技文体的一种,在词汇运用和句子结构上都有着与其它文体不同的特征,它具有词汇运用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句子结构的简明性和直观性以及事物描述的客观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翻译的方法也有多种。  相似文献   

8.
美的规律是真善内容与完满感性形式统一的规律。凡事物合此规律者,它就美;凡人按此规律塑造,其产品也就美。这是总原则,它适合于一切事物的美。但是,美的规律总原则又是高度抽象的产物,它是总结各类事物美的规律的一般特点所形成,在具体事物中,美的规律的具体表现又是复杂多样的。如果以内容形式这两个因素在其统一体中的地位及其对美的影响为依据,那么美可以分为侧重于内容、侧重于形式,以及内容形式高度统一三种类型,美的规律在这三种类型中的表现都不相同。为了认识美的规律具体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下面略作剖析,看看它的三种主要形式具体特点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科技论文有如下特点: 1.学术性.它侧重于对事物进行抽象的概括的叙述和论证,基本内容不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致力表现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 2.创造性.这是衡量科技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志.论文总结的科研工作,不应该简单重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兼具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它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秦晋 《长春大学学报》2008,18(4):105-107
侵权行为适当法乃是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法律适用规则,在实践上,以为一些国家所采纳,但其规则要旨与理论意义仍须进一步探讨,尤其在“适当法理论”视角下,侵权行为适当法的本质才能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合理的未必是合法的,可以理解的未必是可以接受的。于是,便有了自然法哲学与实证主义法哲学的二元对立;有了自由派对黑格尔和黑格尔哲学的抨击。解读了自然法哲学与实证主义法哲学,并从黑格尔的辩证法描述了二者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3.
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在于其蕴涵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三者影响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法律的观点和对法律的研究方法,并且激发了当代人的社会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侵权行为法上的故意、过失及重大过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意与过失的二元区分构成了民法侵权行为法的基本框架.与故意相比,过失的判断标准是客观化的,是指没有尽到一个合理谨慎的人所能尽到的注意.虽然并不存在专门针对重大过失而定的一般规则,但重大过失在侵权法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预算法原则对于预算法的修订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在预算法的修订已进入立法规划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对预算法的原则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法律的基本原则和预算法的立法宗旨为出发点,我们提出了预算法的两个基本原则,即预算民主原则和预算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古罗马继承法演进中,妇女继承地位的变迁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妇女地位从低到高,两性地位逐渐趋向平等,这在罗马继承法中有鲜明的体现,至今仍然影响着各国的继承立法。从遗嘱继承制度和无遗嘱继承制度的相关方面可了解这一变迁。  相似文献   

17.
法律是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率的法律能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法律激励是通过赋予权利(权力)、明确责任、强制约束等法律规范的设置来实现的。其功能的发挥需要建立利益表达、利益博弈、利益综合与利益实现的合理机制。其实现的充分条件是建立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而健全的法律实施机制则是法律激励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986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行了许多制度、机制和观念上的创新,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主要体现在:立法目的是以人为本、保障权利;以法律形式界定了义务教育的性质;规定了公民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平等性;强调义务教育必须发展均衡和彰显公平;精心设计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两大法系遗嘱执行人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嘱执行人制度是遗嘱继承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各方关系人利益和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大陆法和英国法的立法,从遗嘱执行人制度历史沿革,产生、职务,权利义务以及职务终结等各个方面对遗嘱执行人制度--剖析,旨对制定中的我国民法典继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法治的基本法律特征包括;法治的价值基点-防止最坏的情况;法治是在国家权力相对性的理念基础上展开的;法治的基本要求-法的最高权威性;法治以人的社会性行为作为法律的界限;法治确认与人性一致的平等观;法治对国家权力的要求;国家权力的分化,国家权力的非个体意志化和公开化,法治要求法具备可预测性和可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