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典型的XML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XML关系数据模型.该模型将数据模式、数据视图和数据内容分开,数据表现形式灵活,适合于对XML数据的处理及XML数据与关系数据库数据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分布式架构、海量数据存储、内存数据存储等特点给针对Hadoop的电子数据取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概述了传统计算机取证的流程、要点以及在大数据取证过程中的局限性。以Hadoop为例,从Hadoop取证生态系统角度介绍了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架构,分析了大数据取证的数据源、方法、流程、工具等,为调查人员进行大数据调查取证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建设》2017,(4):38-3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指导性文件。各部门、各地方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多个省级地方和1O余个部委出台了本地区、本行业大数据发展规划,我国大数据发展已经正式驶入快车道。为此,国家信息中心、南海大数据应用研究院联合组织撰写了《2017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作为业界首部完全基于大数据方法对大数据现状进行研究的报告,它从多个维度对大数据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节选部分数据内容,为读者简单展现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业态。  相似文献   

4.
采用适当数据更新方法,建立完善的数据更新机制,才能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具有现势性和准确性,以满足各方面对基础地理数据的需求.文中根据苏州市具体情况,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原则入手,制定了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流程,提出了较为先进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和维护方法,在数据更新的管理机制、数据更新方法、元数据更新和数据更新的一致性等4个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适合于苏州市发展的基础地理数据更新维护技术体系,建立了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机制和更新方法,以及时地反映现实中不断更新变化的城市地理信息,满足了日常生产数据的更新需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Web服务在数据集成方面的应用优势,设计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数据集成系统.针对目前数据集成中采用的全局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模式的数据集成方案,并给出了关键模式的提取过程和增量维护算法.实践证明,该数据集成方案可提高数据集成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平行数据模型的设定和估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截面数据是选择同一时间上不同区域的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 ,而时间序列数据是选择同一区域在不同时间上的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 ,二者在实际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平行数据结合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优点 ,基于平行数据的模型能解决只利用截面数据或者只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文章对平行数据模型的设定和估计问题进行了研究 ,结合实际对福建省地级市居民消费函数建立了平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与信息系统应用的加深,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撑企业正常运营与决策。为了使决策更加正确、有效,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数据清洗。重点研究了基于数据维度下数据质量约束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确定数据质量评估维度,并定义了各维度下的数据质量约束,并基于约束给出数据质量评估算法。方法在大庆油田生产数据库数据质量评估项目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系统数据库数据质量评估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三维城市模型数据获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三维城市模型的要素和数据内容,并从DEM数据获取、地面纹理数据获取、建筑物的数据获取和其他数据获取等方面探讨了获取地理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大数据之风已由欧美、日本等国进入中国,2013年被世界称为"大数据年"。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简述了大数据在金融行业应用的丰硕成果,展望了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CIM数据访问机制的分析,阐述了数据访问过程中资源定位、数据查询、数据描述的方法.研究并给出了基于FastDB的CIM数据访问接口 ResourceIDService和Resource Query Service 的实现代码、功能及异常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使用CPU周期和内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系统对数据的实时操作,提高了不同行业中对整个系统的复用、开发和维护率.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之服务功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现在3个方面,即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为系统所固有,是系统维持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功能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的触发点;生活功能主要取决于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平衡关系和管理状况,体现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充分理解和把握“三生功能”之间的互作关系,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维系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过度放牧和鼠类危害形成了“黑土型”退化草地 退化草地的改良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解决这些制约因素 ,是从根本上改良“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通过0cm、5cm、10cm和15cm四个不同刈割留茬高度的试验处理,对“黑土滩”上建植的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结构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降低,人工草地混播群落中垂穗披碱草和中华羊茅成为减少种,早熟禾则为增加种,西伯利亚蓼成为侵入种;人工草地优良牧草垂穗披碱草和中华羊茅在群落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因此,适宜的刈割留茬高度可保持“黑土滩”混播人工草地的群落稳定性和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对青海泽库县草地资源及草地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由于受海拔的影响,气候寒冷,草地类型和草地植物以高寒类型为主;热量不足限制了牧草的生长和高产量的形成.自然因素和草地不合理利用、虫鼠害的交替作用,使近50%的草地已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黑土滩"1982~1998年16年间增加了1.518×104hm2,平均每年增加近1 000hm2;鼠虫害危害面积为30.22×104hm2,损失牧草3.49×108kg,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环境的良性循环.此研究针对当地草地资源及草地环境现状,提出区域草地恢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草地植被结构对奶牛放牧强度的反应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黑麦草-三叶草人工草地进行受控放牧实验,定量研究了草地植被结构对不同放牧强度(放牧率)条件下的反应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黑麦草-三叶草人工草地的禾草生物量季节动态,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基本上均呈明显的“双峰型”变化,而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大,峰值逐渐降低;(2)草群中禾草的留茬高度(相同放牧时间),随放牧强度减小而升高,诚意脏乱牧强度的降低有利于草地植被的后期再生;(3)草地禾草的叶面积指数(LAI)在放牧条件下呈“三峰型”变化,低放牧强度下,禾草的叶面积指数较大;(4)放牧有利于草地禾草的分蘖,使草群植物密度提高,7至8月份各小区的植物密度达到最高,从草地植被结构的综合性参数-相对生长速率(γRGR)与叶面积增量(LAIincrement)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分析还表明,梯度放牧实验中存在一个最适放牧强度(或放牧率)范围,可由此提供确定草地最适放牧率的植被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获取相关的道路交通信息。基于草原公路特殊的线形特点,通过在草原公路进行实驾试验,利用眼动仪采集驾驶员眼动指标。分别提取各驾驶员在不同半径平曲线路段行车时的试验数据,探讨驾驶员在草原公路平曲线段行车过程中的眼动规律,分析驾驶员的眼动特性与道路平曲线半径之间的关系。得到平曲线半径对驾驶员的注视持续时间和扫视幅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对眨眼持续时间的影响较为显著。驾驶员在小半径曲线行车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紧张感较强;在大半径平曲线行车时,行车感较为舒适,心理较为放松的特点。建议可以适当合理增加不同半径的平曲线来调节驾驶员的驾驶状态,缓解驾驶疲劳。  相似文献   

17.
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85~1988年四年的动态监测资料,研究分析了人工草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的水分含量波动剧烈,对降水反应迅速,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0~40cm土层的水分含量从生长季初期到7月下旬逐渐减少,随后开始回升,其波动情况除受大气降水的影响以外,还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节律及根系吸水有密切关系.下层土壤水分含量波动幅度较小,有比较明显的滞后现象,在整个生长季中表现出“U”形曲线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并延长草地的使用寿命,在果洛州玛沁县“黑土型”退化草地上进行了人工草地群落优化配置研究。初步确定“垂穗披碱草 中华羊茅 冷地早熟禾 波伐早熟禾”为最佳人工群落组合。  相似文献   

19.
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相对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各类型天然草地的盖度、可食风干牧草产量、牧草利用率、草群中优良牧草比率、草地可利用面积系数、羊单位需草地面积等指标,应用相对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准噶尔西部巴尔鲁克山地区的天然草地类型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探讨相对关联度分析运用于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数量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三江源称多、玛多、玉树、曲麻莱、治多、杂多、囊谦、达日等县部分地区为草地变化研究区,利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8年两个时期TM影像,结合实地测量盖度、地面光谱信息以及GPS技术,建立了监测草地植被变化的重要指标——植被盖度的定量反演模型。将两期影像进行比较,监测研究区草地植被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将模型预测的植被盖度与2008年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与精度验证,相关性达到0.84,平均精度为80.18%。用光谱分解分析法得到的盖度分布结果与本文结果做精度验证,精度为77.46%。分析研究结果,较符合已有研究成果和草地保护区建设规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两个时期三江源部分县的草地监测结果表明:该研究区部分地区草地是退化的,但也有部分地区草地正在恢复。研究区0.16%严重退化,11.40%中度退化,31.89%轻度退化,56.55%处于不同程度的草地恢复中。草地恢复区与轻度退化区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起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