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高温座滴法测定了一系列金属及合金在TiO上的接触角.研究结果表明:金属Cu,Fe,Co,Ni及Fe-Cr合金与TiO的润湿性均较差,在熔点温度时其接触角为48°~120°.Cu与TiO属非反应型润湿;Fe,Co,Ni及Fe-Cr合金与TiO属反应型润湿.添加某些表面活性剂能提高其润湿性,向Cu中添加2%以上的Mo2C可明显提高Cu在TiO上的润湿性,由非反应型润湿转变为反应型润湿;向Fe-Cr合金中添加1.5%以上的Mn或Si,可显著提高Fe-Cr合金在TiO上的润湿性,添加Mn不改变润湿类型,而添加Si使反应型润湿转变为非反应型润湿.  相似文献   

2.
对经过改性处理之后的普通石英砂的润湿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WDPT)、酒精溶液入渗法(MED)、接触角测定法三种方法。通过这三种方法来定性和定量地描述其润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直接经过酸化处理的石英砂与经过硅烷化处理的石英砂的润湿性能有着明显的改变,前者较普通石英砂表现更为亲水,而后者表现出斥水性。此研究为用石英砂模拟不同润湿性能土壤提供了表面改性方法以及前期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3.
润湿反转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针对润湿反转作用提高采收率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一种测定润湿角的方法——双滴双晶法(DDDC).对比了近几年国外常用的几种润湿反转剂.研究表明:阳离子、阴离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有效作用浓度以及作用机理上存在明显区别.综合各种试验结果,认为含有聚氧乙烯(丙烯)基的阴离子或是非离子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最后通过分析固体表面润湿反转导致的油珠剥离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力学变化规律,发现润湿反转作用主要受到固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而油水界面张力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固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石油磺酸盐对砂岩润湿性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Washburn方程建立了测定及计算方法。结果 通过相对润湿接触角概念的提出,得到了砂岩-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水溶液体系润湿性的测定结果。结论 建立的砂岩.石油磺酸盐水溶液体系的润湿接触角测定方法是一简便、准确的方法。石油磺酸盐水溶液浓度的变化将对砂岩的润湿性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表面活性剂来处理莫来石陶瓷表面可以降低液态铝在陶瓷表面上的接触角θ.由θ>90°转为θ<90°,导致液态铝对陶瓷表面的润湿。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几年制备可逆润湿性表面的常用方法及常见的控制润湿性可逆变换的手段,例如在原材料表面添加光敏性物质、热响应性物质及pH敏感性物质等,并介绍了其响应性机理;总结了目前尚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性能不稳定等研究薄弱点;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具有可逆润湿性生物质材料前景,认为后续研究的重点亦可放在性能稳定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从润湿行为的表面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出发综合阐述了润湿行为的概念、表征方法、分类,并综述了润湿行为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现状,同时从研究润湿行为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两个角度,概括性地阐述了研究润湿行为的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优缺点,通过概括和对比其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改善某些物质间润湿行为的方法途径和主要技术。综合归纳了润湿行为研究在各行业尤其在金属材料的制备和防腐等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尤其在金属材料工程中的应用较多。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势必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会有力地推动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备的发展。最后,指出润湿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今后润湿性行为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和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变油藏润湿性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是解决低渗/特低渗油田注水压力高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室内驱替实验时,表面活性剂浓度不仅影响油水界面张力,还会影响岩石表面润湿性能,无法准确评价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对降压效果的影响。格子Boltzmann方法通过控制流体和固体间作用参数能够独立控制界面张力大小,并能够模拟任意接触角变化。因此,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应用二维平板模型,考虑粗糙表面,设置微观梯形结构,研究了毛管数、邦德数及黏度比等不同无量纲数条件下润湿性改变对降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管数越小,邦德数越大、黏度比越大、接触角越小,降压率越高、降压效果越明显;接触角存在一个最佳范围,超过此范围继续降低接触角,降压效果不明显;对于多孔介质,改变润湿性对降压率影响比单通道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介绍获得使用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时拌入泥汁的蔗渣糠的几种方法及装置选取、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子模拟方法,研究稠密CO2溶剂中,全氟聚醚表面活性剂对水在3种不同亲水表面的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疏水性表面,表面活性剂部分取代存在于水滴和表面之间的CO2分子;对于弱亲水性表面,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得水滴基本脱离表面;而在强亲水表面上,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增大水滴的接触角,减弱表面润湿性。同时进一步分析表面活性剂在水/CO2界面处的密度分布。总之,在稠密CO2溶剂中,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善表面的润湿性,这将有利于表面上亲水物质的脱除。  相似文献   

11.
吸湿性能的改善,将使丙纶织物的舒适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对丙纶纤维用氧气进行等离子处理,明显地改善了其表面的润湿性能:甘油在纤维上的接触角可以从69°减小到21°,减少了70%. 处理器的功率对接触角有很大的影响,在30 W到150 W的范围内,处理功率越大,接触角越小. 所以应该选用150 W的处理功率. 处理时间以9 min为宜. 先用氩气进行等离子预处理,对接触角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动态湿润与动态接触角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涉及到湿润动力学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迄今仍有很多问题急待解决.本文将对相关研究和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和评介.湿润动力学的实验研究表明:动态接触角与接触线移动速度、液体物性、固体衬底物性和表面性质等诸多因素相关.动态接触角随毛细数Ca的变化方式可分为3个区域,Ca<2×10-6,动态接触角为常数,10-6相似文献   

13.
对于油基钻井液,加重剂颗粒的表面多数为亲水性,如何使其在油包水乳状液中均匀分散不沉降将直接影响钻井液的静态密度;同时,地层中的亲水粘土颗粒侵入油基钻井液时会趋向于与水结合发生颗粒聚集,从而影响钻井液的流变性。为解决以上问题,针对亲水性重晶石、粘土在油基钻井液中聚集导致钻井液稳定性变差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防止聚集的润湿性添加剂选择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重晶石粉末在不同润湿剂的油溶液中最终的沉降稳定体积不同。该体积的大小受限于沉降体内毛细孔道的润湿性质,润湿性越强,束缚在重晶石沉降体积中的液相就会越少,使得重晶石的沉降稳定体积就小;反之,重晶石的沉降稳定体积就越大。据此现象归纳出评价润湿剂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旋光实验中,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蔗糖浓度定标.在Matlab6.5环境下,借助NNTool完成训练、测试.对未知浓度蔗糖溶液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最小二乘法拟合值作比较,并讨论了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对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将取自贵州黔东南地区的红黏土制备成不同含水率试样,通过自制的试验设备对红黏土的湿化崩解特性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干湿路径及多次干湿循环条件下黏性土湿化崩解的一般规律.试验证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湿化崩解程度呈递增趋势,其中先经历脱湿处理的试样湿化崩解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Wettability of molten Sn-Ag-Cu alloy on Cu substrat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essile drop method, as well as its dependence 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volution of contact angle at the alloy’s melting point experienced four different stages. Especially, the contact angle was unstable and fluctuant in stage II, and gradually decreased in stage III mainly due to a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Sn-Ag-Cu alloy and Cu substrate. The contact angl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but increased slightly at 629 K, for another chemical reaction occurred. Interfacial characteristic has been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examining the sample’s cross section.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of Cu6Sn5 and β-Sn phase were found at the interface of Sn-Ag-Cu/Cu.  相似文献   

17.
用动态毛细管流动法和液滴法对三种COP粘土稳定剂水溶液的接触角进行研究,并对三种COP粘上稳定剂与地层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做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COP_((2))的综合性能最佳.本文还提出和讨论了一剂多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