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沿岸夏季浮游植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7月中至9月初,对浙江沿岸(27~31°N)不同潮汛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浙江沿岸浮游植物组成复杂,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共计有6门73属279种.细胞数变幅为1.5×107-7.26×106个/L.此外,种类组成、生物量和群落结构指数都随纬度和潮汛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福建三沙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7年2、5、8和11月三沙湾调查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三沙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分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和浮游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23个种类,其中,隆头鱼科的卵和(鱼叚)虎鱼科仔稚鱼最多,分别占鱼卵和仔稚鱼总个体数的47.1%和97.1%.鱼卵和仔稚鱼数量季节变化明显:5月,鱼卵和仔稚鱼的丰度最高,分别为1.37和1.61 ind/m~3;2月份仅采获少量鱼卵,丰度为0.03 ind/m~3;8月和11月分别仅采获仔稚鱼和鱼卵,丰度分别为0.35和0.06 ind/m~3.仔稚鱼的平面分布与浮游动物幼体丰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春季大型浮游动物与仔稚鱼丰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浙江北部沿岸海域不仅是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及其幼鱼的索饵、育肥场,而且是众多的小型经济鱼类的栖息、生长、聚集的优越场所。近年来,随着传统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衰减,导致小型经济鱼类获得充分繁殖与生长的机会,其相对与绝对数量明显增加。本文根据调查所得资料,对可供利用的小型经济鱼类,如龙头鱼,风鲚、棘头梅童鱼、鳀鱼、黄鲫等的分布范围、特点及变动等情况进行分析,该项鱼类的资源现存量进行了估算。最后提出一些开发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鱼类优势种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09年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29°30′~31°00′N、122°00′~123°00′E)进行监测所获得的资料,用相对重要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鱼类的季节变化、时空分布和重要经济种类生物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北部沿岸张网作业区第一、二、三季度共有优势种8种,第四季度优势种7种。将调查的10个作业点划分为5个区域,其中,黄大洋、嵊泗区共出现优势种6种;普陀区和岱衢洋共有优势种5种;杭州湾有优势种3种。对黄龙点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测定和分析得出,本次调查主要经济鱼类带鱼、小黄鱼、银鲳等平均体重较历史上有较大变动,群体组成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6年8月和2007年1月、4月、10月福建沿岸海域底拖网调查结果,对福建沿岸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时空变化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福建沿岸海域调查海区中蟹类有43种,隶属10科、21属,其中以梭子蟹科种类最多.蟹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春季有2种优势种,夏季有3种,秋季有5种,冬季有2种;双斑全...  相似文献   

6.
夏秋汛浙江渔场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1—1993年夏秋汛浙江渔场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初步研究了该渔场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该海区的主要种类为暖水种,少数为近岸种,暖温带种,共46种,隶属于27科32属。其中水母类12种,上层鱼饵料生物34种。主要种类为浮游甲壳类、毛颚类。1991—1993年,生物量分布不规则。总趋势是:6月—9月,高生物量区北移,调查区北部内侧高于南部。渔汛期间,浮游动物较丰富。1991年属丰富年景。1992年属中等年景,1992年属偏低年景。  相似文献   

7.
浙江南部外海温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5月、9月、11月、2月在浙江南部外海26°00'~28°30'N,121°44'~125°44'E海域测得温度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平均水温:春季23.40℃,夏季25.85℃,秋季23.41℃,冬季17.48℃;底层平均水温:春季17.26℃,夏季20.78℃,秋季22.27℃,冬季18.36℃。垂直分布上,春季在50~80m存在0.11℃/m的温跃层,夏季在30~70m处温跃层强盛,约为0.20℃/m,秋季0~10m处有逆温层,50~70m处存在0.19℃/m的温跃层,冬季均匀层增厚,温跃层消失。  相似文献   

8.
经近10年的实地采集,结合相关文献查阅,总结出浙江海域鱼类共734种,分属于3个纲、42目、220科、488个属。本文在重点分析了浙江海域鱼类水平分布区系特点,并根据资源特征,将其划分为记录种、罕见种、少见种、习见种及优势种,并对习见种及优势种进行了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近年来参加浙江省青少年排球比赛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各项选材指标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探究浙江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地域分布现状及特征,旨在为浙江省科学选拔排球运动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浙江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6年调查数据,研究浙江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组成、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生态指数及其随区域、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种类组成方面,共有浮游动物164种,其中桡足类,水螅水母类,浮游幼虫类所占比例较高,其区域分布特征为浙江北部>浙江中部>浙江南部>杭州湾;随季节变化明显,总体上呈现夏秋多,春季较少特征。优势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受水文要素影响明显,在不同的区域、季节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密度和生物量随区域、季节有相同的变化特征,都表现为浙江北部>浙江中部>浙江南部>杭州湾,夏季>秋季>春季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区域变化特征表现为浙江中部>浙江南部>浙江北部>杭州湾;在不同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特征都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浙江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物种丰富,群落构成多样化,并且受海流、水团、温度等水文要素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每季度从福建九龙江口的紫泥、岛美、浮宫3个站点的定置张网和流刺网渔获物中采集的凤鲚样本,分析凤鲚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九龙江口凤鲚体长分布范围为44~239 mm,优势体长为140~160 mm,体重分布范围为0.20~69.10 g,优势体重为0.20~20 g,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1.3×10-6 L3.23(R2=0.88,P<0.01,n=927),体长生长方程为Lt =246.75[1-e-0.65(t+0.21)],体重生长方程为Wt=64.94[1-e–0.65(t+0.21)]3.23 ,由此可将凤鲚看做匀速生长的鱼类;2)凤鲚夏季洄游至九龙江产卵,性成熟以Ⅴ期为主,冬季摄食强度最强;3)凤鲚的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2.0、0.67和1.33.结果说明九龙江口凤鲚资源已经处于过度开发状态,需要采取合理的保护和限制捕捞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1997~2004年长江口凤鲚捕捞量建模进行了研究,对多个相关因子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和GM(1,1)模型.最优回归预测方程为y=-0.9933 0.4547X1 0.8617X2 0.6117X3;最优时间响应函数为X1(t 1)=-60.3823 e-0.0169t 61.4493.多元回归预测模型适合于以丰富的参数精确预测当期捕捞量,而GM(1,1)预测模型则可以少量参数对捕捞量进行中长期初步预测,两者结合可以加强对凤鲚捕捞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浙江北部海域的具齿原甲藻赤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年5月浙江北部的1次具齿原甲藻赤潮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密度106个/L是具齿原甲藻发生赤潮的临界值,赤潮生物数量与DO、COD、叶绿素a、被囊类及水母有较好的正相关作用,与桡足类、箭虫类则呈相反的走势,具齿原甲藻赤潮的暴发及持续并不需要过高的营养条件,其连续、大规模的发生估计与海洋渔业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了解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旅游者夏季选择旅游地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根据浙江省11个站点1971—2007年夏季(6、7、8月)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以及模糊评价方法,研究了浙江省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月旅游气候舒适度状况由中西部向外逐渐变差,7、8月份金衢盆地舒适度状况最差,其他地区均属于最舒适、舒适、较舒适区;整体上看,气候最宜人的地区是浙江西南部山区,其次是东北部舟山群岛与嵊泗列岛.  相似文献   

15.
浙江沿海定生海藻资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沿海海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认为该海区到目前为止发现定生海藻种类205种,生物分类为6纲、23目、56科、96属,可以归入4个门,其中红藻门117种,绿藻门39种,褐藻门45种,蓝藻门4种;它们在潮间带和浅海区的分布系特征为广温广布种80种、优势种40种、常见种50种、少见种13种、稀有种10种、局限种12种,并通过对该区定生海藻种类组成和分布区系的分析,阐述了浙江沿海定生海藻资源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海区的定生海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EDEX方法分析了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及磷在各提取相的含量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为432.2~846.1 mg/kg,平均为(533.2±90.1) mg/kg;弱吸附态磷(Ads-P)、铁结合态磷(Fe-P)、自生磷灰石及钙结合态磷(Ca-P)、碎屑态磷(De-P)和有机磷(OP)平均含量分别为6.2,93.2,12.4,295.0和66.5 mg/kg,分别占TP的1.2%,17.7%,2.4%,56.7%,和12.7%.沉积物的Ads-P、Ca-P和OP与其粒度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De-P则呈负相关.各站位沉积物中磷在不同提取相中的含量差异较大,与沉积物的陆源输入、沉积物粒径及沉积海域的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根据 2002~ 2003年浙江外海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和 1994~ 1995年浙江渔场及邻近海域头足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了蛸类 (章鱼 ) 数量的季节变化和时空分布 ,结果表明 :蛸类数量有两个高峰期,即夏季高峰 (8~ 9 kg/h)和秋冬季高峰 (5.73~ 10.5 kg/h).夏季高峰密集中心在 29° 00'~ 31° 00' N, 124° 00'~ 127° 00' E海域,秋冬季高峰密集中心出现在 26° 30'~ 28° 00' N, 123° 30'~ 125° 30' E.最后提出蛸类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 1996年至 1999年间浙北沿海逐月采集所得 2 573枚嫁盄可数可量性状测定资料进行年龄和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 :本海区嫁盄的年轮形成周期为一年,年轮形成期主要在 1月份:壳长、壳高、壳宽与贝壳顶至壳后缘的最大距离成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 L=1.109 4R+ 1.268 7(r=0.980 1),H=0.508 5R+ 0.420 5(r=0.969 6),B=0.494 5R+ 1.092(r=0.961 3);体重与贝体各维数间的最优方程为 W(干重) =0.166 4L0.98 12H0.608 2B1.495 9(r=0.990 6)。用单一维数来表示时 W与 L指数关系最佳 ,因此 ,实际应用时可采用 W′ (湿重 )=0.039 0L3.432 4(r=0.948 7),W(干重) =0.034 6L3.240 9( r=0.966 9) ,G(干肉重) =0.004 1L3.231 4(r=0.974 2)。其生长可用 Logistic生长方程 Lt=6.149 2/( 1+ e2.135 4- 0.081 36t) (r=0.983 2)拟合。其壳长生长曲线的拐点为 26.25月龄,其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能反映生长过程的变化特征。合理采捕的生物指标拟规定以采捕季节为 4至 6月份,贝体规格为壳长 3.781 3~ 4.013 4 cm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