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我们根据相转移催化原理,用季铵盐为催化剂于两相体系中进行操作,用烷化试剂烷化2.4.6—三溴苯酚方便地转变为相应的不对称醚,其中一些醚的收率高,而Ⅱ、Ⅲ是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及其单醚类化合物,作为相转移催化剂(PTC),研究了由硝基氯苯(Ⅰ)合成硝基苯烷醚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的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反应遵循假一级动力学关系:-d[Ⅰ]=k[Ⅰ],反应活化能为E_2=71.43 kJ/mol,求得了该反应的活化参数△H~≠、△G~≠和△S~≠,并与季铵盐作为PTC的反应结果做了比较。在本反应体系中,PEG和相应的单醚类PTC,其催化活性大体一致,主要取决于分子链中的有效(?)CH_2CH_1O(?)单元数。此外,还初步研究了反应机理,认为相转移催化反应过程中形成一反应中间体络合物[PEG-Na]~+OH~-。  相似文献   

3.
应用苄基三乙基氯化胺作相转移催化剂,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醇中反应,分离出一种反应中间体离子对Q~+-OR(Q~+=(?)—CH_2(?)(C_2H_5)_3,R=CH_3,C_2H_5)。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硝基氟苯和醇,氢氧化钠通过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合成硝基苯烷醚,该反应是按照C. M. Starks提出的相转移催化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聚苯乙烯负载硒溴与炔基锂反应合成聚苯乙烯负载炔基硒醚,再与二环己基硼烷反应制得聚苯乙烯负载顺式烯基硒醚;此负载型烯基硒醚在NiCl2(PPh3)2存在下与格氏试剂发生偶联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z)-1,2-二取代乙烯的固相有机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沙三段烃源岩是渤南洼陷的主力烃源岩.为了研究该套烃源岩不同发育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区域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筛选伽马蜡烷指数、C_(35)/C_(34)藿烷、C_(29)/C_(30)藿烷、Ts/Tm等地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渤南洼陷沙三下烃源岩沉积环境的横向与纵向差异性以及各类沉积环境与地化参数的关联性.研究认为,纵向上由早期还原性半咸水深湖相到晚期微咸水半深湖相的变化沉积序列,具有伽马蜡烷指数、C_(35)/C_(34)藿烷、C_(29)/C_(30)藿烷降低,Ts/Tm增大的特征;横向上以沙三段13砂组为例,结合不同区的沉积环境,划分了微咸水陆源相、半咸水混源相、半咸水深湖相、微咸水混源相四种沉积有机相,各沉积有机相的地化指标的高低与岩相、水体环境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建立了较为明晰的沉积环境-地化特征对应关系,为开展精细油源对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支链型杯「4」芳烃二丁醚聚硅氨烷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考察了该固定相的色谱性能、柱效、极性、选择性、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杯「4」芳烃固定相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苯类、酚类等芳香族位置异构体均得到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7.
蒎烷的合成     
用硼化镍催化剂常压催化氢化α-蒎烯,生成的蒎烷产率高达95%;顺式蒎烷的选择性为97%,α-蒎烯的转化率为100%。  相似文献   

8.
Williamson反应是合成醚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但该法需先把醇或酚转化成相应的钠盐以后才能进行反应,这是它的不足之处.近年来,人们用相转移方法合成醚类化合物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据文献报导,用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醇和酚在碱性条件下可直接与卤代烷反应生成相应的醚.这无疑是对Williamson制醚法的一个重要改进.此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乌达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主要在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沉积环境的控制下沉积而成。精选出五种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煤系烃源岩样品,深入研究其分子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泛滥平原形成的烃源岩以高氧芴、高姥鲛烷、高C29规则甾烷、高C19三环萜烷和高C24四环萜烷为主要特征;河控三角洲除氧芴含量稍低,具有和泛滥平原沉积环境相似的地化特征;潮坪和泻湖相的烃源岩中伽马蜡烷、植烷含量均较高,C26+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三环萜烷绝对浓度大,规则甾烷以C27占优势,硫芴含量相对较丰富;潮控三角洲除Pr/Ph较高外,其余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潮坪、泻湖环境下的烃源岩相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光光度法得出烷基多胺醚在碧玉和磁铁矿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时,碧玉和磁铁矿对烷基多胺醚的吸附量下降;在同等温度下,烷基多胺醚在碧玉表面比在磁铁矿表面的吸附量大。进一步计算出碧玉吸附烷基多胺醚的吸附焓为ΔH=-11.04 kJ/mol,介于物理吸附焓和化学吸附焓之间;磁铁矿吸附烷基多胺醚的吸附焓ΔH=-6.76 kJ/mol,为物理吸附;碧玉的吸附焓较大,说明烷基多胺醚对碧玉有更强的捕收作用。烷基多胺醚阳离子的键合原子静电荷比十二胺阳离子更多,更易于与矿物表面发生键合作用;烷基多胺醚阳离子的最高占据轨道与最低空轨道能量差(Δε)比十二胺阳离子的小,其反应活性更高,捕收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首次以溴代环丙烷为烷化剂,以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无机碱为缚酸剂,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介质中对喹诺酮化合物的环丙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环丙化收率可达73.1%。  相似文献   

12.
采用Chiralcel OD-H和Chiralpak AD-H手性柱,研究5种新近合成的外消旋双芳基硒代甘油硫醚和4种芳基硒代甘油烷氧醚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对比这两种手性固定相、异丙醇和乙醇流动相调节剂、以及样品结构对硒代甘油醚色谱拆分的影响.除样品(1c)外,其他8个外消旋硒代甘油醚样品均可达到基线拆分.  相似文献   

13.
采用Chiralcel OD-H和Chiralpak AD-H手性柱,研究5种新近合成的外消旋双芳基硒代甘油硫醚和4种芳基硒代甘油烷氧醚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对比这两种手性固定相、异丙醇和乙醇流动相调节剂、以及样品结构对硒代甘油醚色谱拆分的影响.除样品(1c)外,其他8个外消旋硒代甘油醚样品均可达到基线拆分.  相似文献   

14.
2-(1,3-亚丙二硫基)亚甲基环己酮(1)与2-甲基烷丙基氯化镁加成得α-羟基烯酮二硫缩酮类化合物(2)。在各种开链脂肪醇存在下,(2)经酸化的取代-环合芳板化反应生成酚醚类化合物(3)。  相似文献   

15.
以乙二醇和卤代烷为原料,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7种乙二醇单烷基醚,均获得较高产率,讨论了乙二醇单烷基醚合成的反应历程.并对其物理常数、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的高分子量的聚羟基醚砜的分子量分布,建立了聚羟基醚砜在N,N—二甲基甲酰胺淋洗液中的GPC标定曲线,本文还测定了聚羟基醚砜的溶度参数并取得了与理论计算值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三苯甲酯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对映体的拆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晶纤维素和苯甲酰氯的超声反应合成了纤维素三苯甲酯 ( CTB) ,并将其涂敷于硅胶上 ,用作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在正相条件下 ,用此手性固定相对一系列外消旋缩水甘油芳香基醚类化合物进行了拆分 ,并对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流动相中添加不同的醇对缩水甘油间甲基苯基醚对映体拆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目前环氧LED封装材料柔性差、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需要高温固化等缺点,采用紫外(UV)固化技术,将环氧树脂与含环氧基团聚有机硅倍半氧烷交联杂化,制备了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膜材料,并通过13 C-NMR、29 Si-NMR、SEM、FTIR、TGA和UV-vis等研究了UV固化对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膜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有机硅倍半氧烷与环氧树脂在紫外固化过程中,快速原位杂化形成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膜材料,没有相分离,获得的环氧/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杂化膜材料具有透过率高、耐高温、耐紫外、附着力好等特点,可用于LED封装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光电领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PTC方法和经典的Williamson醚合成法选择性地进行4,4′—二羟基二苯砜(Ⅱ)的单苄基化,考察了溶剂,碱、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单苄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Ⅱ)的单苄基化比较满意的条件是经典Williamson醚合成法,在1.2%NaOH水溶液中,于80℃下?烈搅拌7h。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多聚乙二醇及其二醚代替冠醚作相转移催化剂,用于格氏试剂的反应,对类似于冠醚的络合物能否生成以及格氏试剂在多聚乙二醇醚存在下进一步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作了初步探讨,得到了一些结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