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能够带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各省市都制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范围。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政府、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建立校企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孵化前瞻技术等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加大政策投入,推动政府引导与培育;强化工作机制,制定科学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汇聚创新资源,形成新兴产业特色区域布局;倡导创新文化,打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业模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首先考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包括需要技术支撑及启动产业链等;其次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如产业需求条件、技术积淀及支持性生产网络弱等;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研究》2015,(4):50-53
基于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视角,在新熊彼特理论框架下,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资本和人才等技术创新要素以及企业、金融和公共部门等制度创新主体,根据技术创新要素与制度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阐释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分析,发现其对信息资源服务的强烈需求。因此本文从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服务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出发,评价了目前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创新方面的能力以及存在的利弊,同时探讨已有的几种服务模式,进行理论分析,从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服务创新模式,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专利实施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在协同视角下探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实施问题,阐述专利实施目标协同、资源协同、激励协同机制的形成,并提出O—R—M协同机制架构,为组织合作专利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在实践中推动新兴产业专利成果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系统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架构与培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五大"趋势与关键驱动要素,从系统视角出发探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集成架构,即由战略子系统、核心网络子系统、知识技术子系统以及环境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并分析了四大子系统及其相互间的功能特性与关系,并探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竞争优势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理研究》2016,(2):37-41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产业创新成为其突破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机制进行梳理,从破除制约资源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瓶颈的角度,分析稀土材料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条件和科技创新价值活动基础上,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深入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机理上,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依靠创新促进传统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创新驱动的视角,对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10年来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结合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4个关键要素:市场需求、创新投入、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其中,市场需求是导向,创新投入是条件,创新效率是关键,创新质量是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3点建议:第一,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尽早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第二,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方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形成;第三,尊重市场选择同时加强政府引导,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的区域集中分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要围绕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来展开,使本科教育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文中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建设与发展为目标,对药学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机制创新与管理机制创新模式和规律进行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创新—科学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发明、发现,不断地创新,从结绳记事到当代电脑,从钻木取火到核电站,从训化动物到克隆技术,从对宏观低速物质运动的直观认识到量子力学对微观客体的波函数统计描述,科学一如既往地在不断创新中前进,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永无止境地不断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确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的历史,人类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当今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已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石,成为对人类历史发展前途和现代国家兴亡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3.
锡柴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成立于1943年。历史上几经沉浮。1992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二次创业,2001年起又开始进行第三次创业。创业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创业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创新教育体现的是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探索精神所施加的引导和影响;教育创新则是对教育科学本身发展规律的研究与揭示。社会需要和科技进步是实施创新教育和推进教育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创新教育体现的是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探索精神所施加的引导和影响;教育创新则是对教育科学本身发展规律的研究与揭示.社会需要和科技进步是实施创新教育和推进教育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科学管理研究》2015,(5):17-20
在当今科技信息时代,创新成为一个地区、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决定着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及质量。以2014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探索创新环境对创新力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而根据其作用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各地区创新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从管理学的内容和特征出发 ,认为管理的创新应该从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战略创新三方面加以研究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激励方法的创新是方法创新的核心内容 ;战略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制高点和难点 .创新贯穿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但创新的管理不仅仅指创新的过程管理 ,还包括创新人才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管理 .  相似文献   

18.
人类正处在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之中,新的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科学地确定两者的内涵、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深入推进教育创新的今天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应克服培养方法单一,要因材施教,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我校工程专业的培养定位应是培养未来的技术创新人才;经发现我校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技术创新人才的胚胎,他们在学习上适合于问题--理论--实践的学习模式,教学上应普遍加强技术创新教育。提出一套对应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20,(1):1-9
创新为财富创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破坏性。本文针对创新的破坏性,引入了公共创新的范式。从真实财富创造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公共创新范式的提出、概念与意义,并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境解释了公共创新范式在中国的拓展与应用。继而,结合中国的情境和公共创新的特点,解释了中国公共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引入了创新公地的概念。最后,对创新公地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解释了创新公地的治理问题,为公共创新公地的治理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文为中国的创新范式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并为后续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