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7日凌晨4时,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的"洞察号"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成功。在此之前,"洞察号"已经在太空飞行了半年多,行程超过4.84亿千米。自从登陆火星以来,"洞察号"就不紧不慢地逐步开展工作。它首先展开直径2米的2个太阳能电池板,然后给自己来了个自拍。随后,科学家远程遥控"洞察号"上的机械臂把探测火星震动的"火震仪"抓起来放在火星表面,用来测定火星的震动。  相似文献   

2.
正所有射线都照射在我身上,我的太阳能电池板现在正面向太阳,我是离地球最远的太阳能探测器——来自"朱诺"号。在飞行五年、18亿英里(约28亿千米)之后,担负木星探测任务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朱诺"号的任务是探测云层笼罩的木星大气,并从两极上方的独特有利位置探测木星核心。解答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木星上有多少水?是否存在固态核心?其南部和北部的光线为什么是太阳系中最明亮的?"‘朱诺’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的最早应用其实是在太空领域,一些卫星和太空探测器为了降低自重。尽量不携带燃料或很少携带燃料,它们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电池板。由于太阳能电池板造价很贵,它一度只用于航天。随着成本的逐渐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开始出现在陆地发电站上.它也因此可以用于地面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4.
尘暴之忧 2007年6月,地面上的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一场正在发展中的火星尘暴,而此时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在火星上工作近三年半了.科学家担心这次尘暴会影响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上的正常工作,他们甚至担心强大的风力会把探测器吹跑.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现在我们知道,至少"机遇号"遇到了麻烦,它的太阳能电池板积了厚厚的火星灰,这些灰尘挡住了2/3的入射阳光,使部分阳光无法转化成电能,机遇号因此变得有些步履蹒跚了.  相似文献   

5.
"布里奇特号"是英国为探索火星而作出的最新尝试,2007年可能登陆火星.它不仅是登陆器,还具备移动探测器的功能,就像美国航天局目前正用于探索这一红色星球的"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一样.正从事这一项目的科学家们希望"布里奇特号"能翻遍火星上的石头,寻找生命迹象或适宜生存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27日,小行星探测器"黎明号"终于起程了.它将飞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探测那里的两颗神秘天体--灶神星和谷神星.这次任务的行程长达50亿km,耗时8年.学者们期待"黎明号"帮助他们回答一个古老而又玄妙的问题:太阳系是如何诞生的.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是地球上随处都可以得到的一种绿色能源,因此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发展用太阳能发电的方法.现在制约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成本问题,太阳能电池板造价过高、发电效率低下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以色列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以升到几百米高空的太阳能气球,这种装置造价低廉,而发电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前沿     
正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火星距离地球逾3亿千米的神秘红色星球火星第一次迎来了中国的访客。中国国家航天局2021年5月15日宣布,天问一号探测器于5月15日7时18分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相似文献   

9.
1993年12月2日凌晨,在美国南部地区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飞向太空。这次"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是执行称之为美国航天史上"最雄心勃勃的使命",这就是要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宇航员由最有经验的6男1女组成,在预计1l天的太空飞行中,计划进行5次太空行走,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换装新太阳能电池板,改进它的行星摄影机和新陀螺仪等。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由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三个部分组成,总质量约5吨。本次探测任务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本文将带大家一起认识中国的火星探测之旅。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6,(8):26-29
2005年11月9日,欧洲空间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从俄罗斯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经过153天的行星际飞行后,于2006年4月11日抵达金星.在那里,它用了5天时间借助金星引力进行调整,然后进入一条环绕金星的椭圆轨道.该轨道到金星表面的最近距离为250千米,最远距离为66000千米.在接下来的近500天中,它将在金星上空对太阳系的这颗大行星的大气动力学、大气结构、大气成分和化学性质、云层和雾霭、辐射平衡、表面特征和地质、等离子体环境和逃逸过程等展开探测.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20,(9):6-10
正火星,这颗赤色星球,古往今来都充盈着迷人色彩。它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从1961年至今,人类已实施火星探测活动达44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务一共仅有22次。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远距离为4亿千米,最近距离为5 500万千米。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两个行星大约每两年"相遇"一次,即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较近。在"相遇"期间,从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可以缩短抵达火星耗时,节省燃料,从而降低"探火"成本。  相似文献   

14.
<正>对中微子的观测,形成了全球天文界一次声势浩大的"接力探测"中微子十分神秘,不可捉摸。所以科学家花费了许多心血制造了多种重要的中微子探测器,来捕捉各种各样的中微子。目前己取得累累硕果。神冈探测器:发现超新星中微子神冈探测器(Kamiokande)的全称是"神冈核衰变实验",位于日本神冈町的茂住矿山地下914米的深处。神冈探测器由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负责,于1982年开始建设,1983年4月建成。整个探测器是一个高为16米、宽约15. 6米的大水箱,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是地球上随处都可以得到的一种绿色能源,因此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发展用太阳能发电的方法。现在制约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成本问题,太阳能电池板造价过高、发电效率低下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以色列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以升到几百米高空的太阳能气球,这种装置造价低廉,而发电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一说起太阳能电池,我们就会想起屋顶上那些方方正正的电池板.随着太阳能电池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的外表也变得多元化了.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名为"阳光存储器"的展览会上,研究人员展示了各种融入日常器具中的太阳能新产品.这些太阳能电池可以明显或隐形地附着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它们还可以附着于公共场所的一些器具的表面.  相似文献   

17.
小资料     
“伽利略”轨道探测器重2.378吨,载有近红外质谱仪、磁强计、等离子探测器和尘埃检测器等,探测数据通过直径5米的伞状高增益天线传回地球。它在1995年12月7日抵达木星轨道后,绕木星飞行,并飞临木星几颗卫星进行了近距离探测。它对木星的观测距离比“旅行者”号探测器近20倍,发回照片的清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是地球上随处都可以得到的一种绿色能源.因此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发展用太阳发电的方法。现在制约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成本问题,太阳能电池板造价过高、发电效率低下是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以色列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以升到几百米高空的太阳能气球,这种装置造价低廉,而发电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天问·火星     
正在经历了漫长的飞行后,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按照预定计划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天问一号"负责执行的任务充满艰辛和挑战,它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经"祝融号"火星车(由"天问一号"搭载)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当时,远在3.2亿千米外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大厅顿时掌声雷动,大厅中的一名女调度员激动之余仍不忘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地播报着:"根据遥测判断,着陆巡视器转入无控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太阳能电池板大多由稳定、高效的硅晶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板大多不透明,且颜色越黑吸收太阳能的能力越强。对于一般低层建筑来说,在其顶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就能满足其用电需求,而对摩天大楼这种用电需求很大的建筑物来说,仅仅依靠铺设在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来发电就远远不够了。因此,科学家想到不仅在顶部,还可以在建筑物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