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曦 《科学之友》2022,(1):62-6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正因如此,为了博眼球,“有心人”会刻意制造有关食品的谣言,这些谣言闹得人心惶惶,让不少无辜的食物被拉进了黑名单。吃蚝油致癌、超市大米不生虫是因为加了防腐剂、饮富氢水能抗衰老……小编将对这些谣言进行盘点,帮助大家寻找真相。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谣言在互联网尤其是论坛和微博上有多发态势,造成了不少恶劣影响。那么,如何识别网络谣言?网络为何成为谣言多发地?如何利用技术手段监管网络谣言?如何有效粉碎网络谣言?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科学答案,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杜绝网络谣言,更好地抓捕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3.
<正>提起谣言,许多人会联想到那些捕风捉影的内容,比如每逢本命年,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身穿红内衣、脚着红绒袜,否则一整年诸事都会不顺。其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更易蛊惑人心,危害性也更大。这类谣言大多是抓住了公众对新科技或者身边事物的浓厚兴趣,通过歪曲事实、恶意编造和嫁接等方式,以达到混淆视听、快速传播的目的。以下就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这是南宋诗人张栻在《立春偶成》中描绘的初春场景。一夜春风来,万物仿佛从沉睡中睁开了蒙眬的眼睛,着实令人着迷。春天的美景多,谣言也真不少,尤其是事关公众健康的谣言更多。  相似文献   

5.
谣言粉碎机     
<正>谣言海鱼比淡水鱼更有营养。真相海鱼和淡水鱼都是健康食材,营养成分方面各有优劣。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海鱼和淡水鱼都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其中,淡水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有研究人员将鲈鱼、鳜鱼、中华鲟、鲢鱼、鳙鱼、罗非鱼、武昌鱼、鲤鱼和草鱼9种市售淡水鱼,与鲑鱼、带鱼、黄花鱼、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90年代,喝牛奶在国人看来还算是稀罕事,现如今早已成了生活中的寻常事。无论是为了强身健体而补钙,还是为了补充优质蛋白质,牛奶绝对是不二的选择。尽管如此,伴随着牛奶的谣言似乎从未停止过,以下这些谣言你是否听说过呢?  相似文献   

7.
<正>越是好吃的东西,谣言越是多,正所谓树大招风。就好比西瓜,明明每吃一口,都好像可以幸福整个夏天,可关于它的谣言,天气一热就开始兴风作浪。趁着农民伯伯的西瓜还没有大面积侵占我们的胃,小编先把谣言粉碎掉,这个夏天,我们一起大声笑,大口吃瓜。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15,(3):80
<正>一些老一辈们留下的"生活经验"、口口相传的"健康俗语",听久了似乎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实"。微博、微信等传播渠道普及后,各种看似"有科学道理"的谣言更是在人们的观念里深深扎根。最耸人听闻:沐浴液易诱发乳腺癌谣言:一则有关"沐浴液诱发乳腺癌"的网帖在微信朋友圈里传得火热。网帖称,沐浴液中含有一种叫Paraben的防腐剂,长期使用,可能会诱发乳腺癌。专家解读:沐浴液表面的活性剂主  相似文献   

9.
如果问,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高铁,还有人说是猎豹,其实都不是,我认为跑得最快的应该是谣言,因为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蛊惑千家万户.那世上危害最大的东西是什么?我想也是谣言.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当所有人都在传播一条错误信息的时候,似乎错就不再是错,而真理也不再被认同了.  相似文献   

10.
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对于近视患者而言,一双厚厚的镜片带来了很多生活的不便,想摘掉眼镜,又有很多疑问。缺乏专业眼科知识的公众,面对网上的种种传言,却不知如何进行判断,容易走入误区。看看下面这几个谣言,你信了几个?谣言:裸眼视力和近视度数是一回事真相:其实,同一近视度数的人,其裸眼视力也可能并不相同。在近视发生后,远处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视网膜上的成像就不再是一个焦点,而会变成一个模糊的光斑。然而每个人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对这个模糊光斑的解析能力有所不同,就  相似文献   

11.
正酸甜多汁、营养丰富的水果是日常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身边常常能听到许多关于水果的谣言,因为听起来很有道理,就被口口相传。今天,小编就来列举一些传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水果谣言,与大家一起辨别真伪。  相似文献   

12.
正航天员的DNA会发生永久突变、女航天员返地后会被禁止生育、太空中没有重力……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歇,和太空旅行有关的谣言也随之而来,以下这些太空谣言你信了吗?谣言一: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后8.7%的基因发生永久突变此前,"航天员DNA发生永久突变"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媒体报道,在2015—2016年,美国宇航员斯科  相似文献   

13.
谣言粉碎机     
<正>谣言动物的异常行为是在预警将有地震发生。真相近期,土耳其接连发生较大规模的地震,给当地居民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有人认为某些动物具有超出人类的听觉系统,能够感知到即将到来的地震,故而会在震前出现怪异的举动,例如狗狂吠、蝙蝠成群乱飞等,观察动物异常行为可以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14.
女青年×:我是单位的办公室主任,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和我们的总经理陪客户吃饭.单位有些爱说闲话的人,今年以来四处传言,说总经理和我经常出去下饭馆,是有不正常的男女关系,现在这种传闻已经弄得满城风雨。您说我该怎么办?智云:请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的经理到底对你有过越轨行为没有?  相似文献   

15.
谣言粉碎机     
<正>谣言腹泻必须吃止泻药和抗生素。真相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胡乱用药易造成肠道功能和菌群紊乱。每年夏秋季是腹泻的高发时节,究其原因,以饮食不洁、生冷饮食、腹部受凉等居多。至于是否需要用药物治疗,还是要查明具体原因,区别对待。其中,食用生冷食物和腹部受凉导致的腹泻,是肠道在低温刺激下发生快速蠕动导致的,身体会自我调节,并不需要使用药物。如果食用了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细菌、  相似文献   

16.
<正>在自媒体的传播生态中,有一类谣言被包裹上正能量的外衣,利用网民的从善心理和核实意识的缺乏,大肆扩散、转发,其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对自媒体生态、社会舆论环境、是非价值判断等均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正能量"也很伪善正能量,指人或事所散发出来的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和希望的能量。谣言,则指没有事实基础、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  相似文献   

17.
谣言粉碎机     
<正>谣言电子烟没有成瘾性,因而没有危害。近些年,电子烟变得非常流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原料不是烟草,不少人因此认为电子烟没有危害。真相电子烟和传统香烟一样,都含有尼古丁,同样具有成瘾性和健康危害。不同品牌的电子烟尼古丁的含量不同,但均不低。以一支30毫升的电子烟溶液为例,标明了尼古丁含量为3毫克/毫升,其含量几乎等同于一支香烟。  相似文献   

18.
正又到了春茶上市的季节,一则关于茶的"应景"文章也同时刷爆朋友圈。文章指出"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而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连茶农自己都不喝。"喝茶真的等于"服毒"?现在的茶叶到底还能不能喝了?这些来自茶叶圈的谣言,我们必须用科学的解释一一击破。谣言:春茶中含过量农药真相:春茶受病虫害影响小,基本不用药。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我国很多茶区尤其是名优绿茶区,春茶生  相似文献   

19.
正盛夏时节,蚊子出没,扰人又吸血。关于防蚊驱蚊的说法很多,它们真的靠谱吗?本期"科学释疑",我们将一起盘点并逐一击碎那些关于蚊子的谣言,在酷暑炎夏,将嗡嗡声隔断,还你一方清幽、一刻静谧。一滴香油能驱蚊谣言:朋友圈不断有人分享"防蚊妙招":"一滴香油(芝麻油,简称‘麻油’)滴在手上,两只手抹一下,拍打在宝宝手和脚上。最后手上没油了,但还有香油的味道,再轻拍一下宝宝的脸。这样蚊子会躲得宝宝远远的。"  相似文献   

20.
谣言粉碎机     
张宇 《科学24小时》2023,(12):35-36
<正>谣言预制菜没有营养,更不安全。真相预制菜有严格的生产要求和相应的管理标准。符合要求的预制菜,无论营养还是安全方面都不存在问题。预制菜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在我国则出现较晚,但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其发展态势已十分迅猛,未来的市场规模将会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材为主要原料,配以或不配以辅料和调味品,经过洗、切、搭配等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