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i5O7I-Bi2O2(OH)(NO3)纳米复合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微观形貌分析、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 N2吸附-脱附、荧光光谱、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制得的复合样品进行表征,并进行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活性测试。结果表明:Bi5O7I纳米纤维表面负载有少量的Bi2O2(OH)(NO3)纳米片,与Bi5O7I和Bi2O2(OH)(NO3)相比,复合样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活性明显提高,最佳复合样品的表观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纯相Bi5O7I和Bi2O2(OH)(NO3)的1.29、 2.48倍,并且重复使用性良好;Bi...  相似文献   

2.
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因其可以生成活性氧已经成为当前降解抗生素的前沿性技术,而开发新型高效的催化剂又是此技术发展的关键。向 Bi25Fe O40中掺杂 Mn 元素,采用水热法合成 Mn-Bi25Fe O40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一种高效的 PDS 活化催化剂,用于快速降解磺胺嘧啶。结果表明,掺杂 Mn2+后的 Bi25Fe O40催化剂,可在 25 min内将磺胺嘧啶的降解效率从 60.72%提升到 97.69%。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发现 Mn-Bi25Fe O40/PDS 体系降解 SDZ 时产生了·OH、SO4·-、O2·-1O2四种活性物种,其中,·OH 和 SO4·-自由基在该体系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Bi4O5Br2为前驱体,通过静电吸附辅助光还原法成功制备了低负载量(0.05%~0.50%,质量分数)且高分散Pt纳米粒子修饰Bi4O5Br2光催化剂体系.对一系列Pt/Bi4O5Br2样品进行了降解双酚A(BPA)活性测试,结果表明,0.20%Pt/Bi4O5Br2样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30 min对BPA的降解效率达96%,远高于单一Bi4O5Br2.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XRD,SEM,TEM,XPS,UV-vis DRS,PL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化学组分及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发现,0.20%Pt/Bi4O5Br2复合物活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归因于以下几点:第一,Pt作为电子捕...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光催化剂可见光利用率低下以及体相/界面光生电子-空穴复合严重难题,利用水热法制备二维结构的Bi2WO6纳米片,为进一步改善光吸收,基于能级匹配原则,通过水热法在二维Bi2WO6纳米片表面原位生长Cu2S构建Bi2WO6-Cu2S异质结,基于二维Bi2WO6纳米片优良的压电性能以及Bi2WO6-Cu2S异质结良好的光吸收及载流子传输性能,构建光-电-压电三种效应协同催化体系,探索最优降解实验条件,并成功用于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中。结果表明在光-电-压电效应协同作用下,设计的Bi2WO6-Cu2S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在40 min内达到87%,为利用光电催化和压电催化的协同作用设计独特的异质结结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构树叶为生物模板和硅源,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w(TiO2)=0、2.6%、4.0%、5.5%、7.0%和8.6%)的TiO2/SiO2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SEM、XPS、TEM、BET、XRF、UV-Vis DR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SiO2复合材料主要由锐钛矿相TiO2组成,形成了平均粒径为500 nm的纳米球.该材料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平均孔径为7.2 nm,比表面积为50.42 m~2/g.以罗丹明B作为模型,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来评价不同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及进行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w(TiO2)=0催化剂相比,改变TiO2质量分数所制备的TiO2/SiO2材料均表现出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其中掺杂w(TiO2)=5.5%的催化剂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乙酸锌、钛酸四丁酯和介孔材料KIT-6为原料,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Zn-TiO2/KIT-6.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N2物理吸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选择罗丹明B作为探针反应考察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Zn能提高TiO2/KIT-6的催化活性,当Zn的质量分数为1.63%(相对TiO2/KIT-6)时,Zn-TiO2/KIT-6的光催化作用最好.0.01g的催化剂对90mL的罗丹明B(20mg/L)在25min时的降解率达到97.6%.  相似文献   

7.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ZIF-67衍生Co3O4十二面体纳米块在室温下与SnO2复合,制备出立方体Co3O4/SnO2复合光催化剂.煅烧后形成的Co3O4/SnO2材料禁带宽度明显降低,荧光淬灭明显,说明Co3O4的加入拓展了SnO2的光响应范围至可见光甚至红外光区域,同时促进了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以罗丹明B(Rhodamine B,Rh B)为目标反应物,在可见光下考察了MOF衍生的Co3O4/SnO2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发现Co3O4/SnO2在60 min内可以降解89.6%的Rh B,分别是纯SnO2和纯...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节KOH浓度、引入铁离子并改变Bi/Fe摩尔比或加入NaF作为修饰剂,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和结构的Bi2O3;采用XRD和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甲基橙的紫外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铁离子的引入使得Bi2O3产物的形貌从微米级大颗粒变化为纳米片自组装花状结构,氟化钠的加入能形成微纳米片状结构Bi2O3;不同Bi2O3样品对甲基橙有不同的光催化活性,花状结构Bi2O3的光催化性能高于片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硝酸银与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简单的热解和光还原法制备出纳米银负载的复合可见光催化剂Ag/g-C3N4,并通过XRD、TEM、EDX、FT-IR、UV-vis、PL、XP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所制备的Ag/g-C3N4复合光催化剂中纳米Ag粒径为5~15 nm,在g-C3N4载体上均匀分散。对不同质量分数的Ag/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评价结果表明:当Ag/g-C3N4的质量分数为25%时,样品25-PACN有较强的光吸收以及较低的电子空穴复合率而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75%;5次循环实验后,25-PACN的活性仍在60%左右,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CuCl2·2H2O和三唑-吡啶羧酸(Htpa)为原料,在DMF和甲醇混合溶剂中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配合物[Cu2(tpa)2(OH)]n的微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铜配合物微晶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用[Cu2(tpa)2(OH)]n/H2O2体系光催化降解碱性品红和罗丹明B染料,并且对两种染料的降解过程作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Cu2(tpa)2(OH)]n/H2O2催化体系对碱性品红和罗丹明B均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可见光照射90 min时,碱性品红的降解率达到84.0%,可见光照射25 min时,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6.3%.动力学研究表明,碱性品红和罗丹明B的降解过程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碱性品红和罗丹明B...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Ti)掺杂BiFeO3纳米颗粒(Ti-BiFeO3), 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Ti掺杂BiFeO3结构调控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用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能谱分析(EDS)、 紫外-可见(UV-Vis)光谱技术对颗粒的相结构、 形貌、 原子比例、 光催化性能等进行测试及分析, 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 对Ti掺杂BiFeO3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Ti掺杂BiFeO3样品在不同煅烧温度均出现Bi2Fe4O9相; 煅烧温度可对Bi2Fe4O9的含量进行调控, 在650 ℃煅烧样品中含有适量的Bi2Fe4O9相, 能有效提高Ti掺杂BiFeO3的光催化活性, 且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 60 min内降解效率达85%.  相似文献   

12.
微乳法制备的纳米Bi2[KG-*2]O3[KG-*4]对苯系物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微乳法制备了Bi2O3纳米粒子, 利用BET, XRD, XPS和UV-V IS等手段对其表征; 以挥发性有机物苯、 甲苯和对二甲苯为气相污染物, 测定了Bi2O3纳米微粒 对它们的光化学催化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 采用微乳法合成的光催化剂粒子晶型主要为四方型(T), 粒子粒径为25.6~35.1 nm,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晶型发生转变, 固体表面电子结合能增大, 光催化活性也相应提 高. 苯系物的降解速率顺序为: 对二甲苯>甲苯>苯.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一种钛基光催化材料,研究了其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降解效率,分析了OTA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产物,为霉菌毒素的脱除提供了新方法。采用钛酸酯水解法,在上转换材料NaYF4:Yb,Tm表面包覆锐钛矿TiO2纳米层形成核壳结构光催化材料NaYF4:Yb,Tm@TiO2,借助TEM、XRD、UV-Vis DRS和FL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200~2500 nm)辐照下,NaYF4:Yb,Tm@TiO2可以产生光催化效应,释放活性氧自由基,实现对OTA的降解。进一步优化光催化降解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当光催化材料用量为10 mg/ml、溶液pH为6.2时,初始浓度为5 μg/mL的OTA在500 W氙灯光照30 min后降解率达98.7%,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研究了OTA的降解产物。分析鉴定了2种产物,质荷比(m/z)为256.015和360.061,推测其分子式分别为C11H9O5Cl和C19H17ClNO4。研究结果为NaYF4:Yb,Tm@TiO2光催化降解霉菌毒素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赤泥是制铝工业排放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利用改性赤泥制备类芬顿催化剂可以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以酸化改性赤泥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氧化钴催化剂。以罗丹明B为目标物,研究了酸化改性赤泥负载氧化钴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处理罗丹明B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用量、PMS浓度、罗丹明B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0.05 g/L、PMS浓度为0.1 mmol/L、溶液初始pH为4.8、反应温度为65 ℃、罗丹明B质量浓度为10 mg/L、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罗丹明B的去除率达到95.9%。淬灭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SO4 、·OH和单线态氧1O2,其中1O2的氧化反应起主导作用。4次循环实验后罗丹明B的去除率仍能维持在80.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Bi2WO6作为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对废水中四环素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为通过直接在光催化反应中加入光敏化剂的方法,进一步提高Bi2WO6光催化剂对四环素废水的处理效率,本研究制备了Bi2WO6催化剂并进行了XRD和SEM表征分析,探究了其晶型结构和形貌特征;研究了无机盐离子光敏化剂的阴阳离子、光敏化剂加入量、四环素初始浓度、四环素溶液初始pH值5个因素对四环素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剂成功制备且未对其晶格结构造成破坏,光敏化剂的加入可提高Bi2WO6对四环素的吸附率和去除率,优化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其中,阴离子Cl-和阳离子Cu2+的促进效果较好,经过对比后选择的最佳光敏化剂为硫酸铜;最佳条件为在硫酸铜加入量为1.5 mL以及四环素初始浓度为70 mg/L时,光催化剂对四环素的去除率可达88.79%;pH值为5或8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分别为51.50%和55.01%。  相似文献   

16.
先用各向异性的Au纳米星(AuNS)与TiO2复合构筑金属-半导体异质核壳结构,再将硫杂杯[4]芳烃(STC[4]A)功能化于TiO2/AuNS表面制得Au纳米星/TiO2/杯芳烃(AuNS/TiO2/ STC[4]A)复合光催化材料,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 考察AuNS/TiO2/STC[4]A对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AuNS/TiO2/STC[4]A对RhB降解率可达99%,5次循环实验后,降解率仅降低1.8%.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正硅酸四乙酯制备了TiO2/SiO2复合材料,利用XRD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制备的TiO2/SiO2复合材料为锐钛矿型.FTIR表明复合材料形成了Si—O—Ti的网络结构,TG-DTA表明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提高.以罗丹明B为降解物,探讨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了固液比、pH值、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SiO2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降解率明显高于纯TiO2,当固液比为6g/L、pH为6、降解时间为120min时降解率可达到94.59%.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钨(WO3)纳米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固体紫外漫反射(UV-vis)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SEM-EDX)对WO3纳米片进行表征,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可见光下WO3对溶液中罗丹明B(RhB)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WO3投加量为0.10g时,在150W氙灯模拟可见光照射4h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0mg/L,体积为100mL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88.3%。此结果说明制备的WO3催化剂对罗丹明B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将再生竹纤维加入氟钛酸铵与硼酸的混合溶液中,经水热法合成,得到纤维素/TiO2复合材料。以紫外光为光源,研究纤维素/TiO2复合材料对甲基橙水溶液的催化降解性能。通过FT-IR、XRD、SEM等对纤维处理前后进行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结果表明:TiO2与纤维素形成的氢键等分子间作用力使TiO2被吸附到纤维素表面上,复合材料出现528 cm-1的O-Ti-O键的吸收峰。在紫外光照射60 min下,复合材料对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为95.9%,与纯TiO2相当;复合材料可反复降解甲基橙水溶液5次。本实验合成的复合材料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简单、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