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7,(1):52-53
英文译名:The Da Vinci Code类型:神秘/惊悚/剧情导演:朗·霍华德编剧:丹·布朗埃奇瓦·戈尔德斯曼主要演员:汤姆·汉克斯让·雷诺奥黛丽·多杜上映日期:2006-5-17国家地区:美国出品公司:哥伦比亚影发行公司:三星内容简介影片《达·芬奇密码》根据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同名悬疑小说改编。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汤姆·汉克斯饰)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  相似文献   

2.
1.《碧海情》(1988)导演:让·吕克·贝松演员:让·雷诺电影史上最优美、最富于幻想的作品之一。2.《卡米尔·克劳黛尔》(《罗丹的情人》)(1988)导演:布吕诺·努坦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杰拉尔·德帕迪约本片可贵之处是塑造了电影史上最难忘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4,(12):14-15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共进行了5次“阿波罗”飞行,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这一系列“访问”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各次“阿波罗”飞行都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广泛考察,这是美国邮政总局1994年发行的面值9.95美元的邮票。宇航员背后为“阿波罗11”飞船的登陆舱降落在月球上摄于1969年7月20日的资料照片显示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右脚脚印14搜集了大量月球岩石、土壤标本,其中从月球上带…  相似文献   

4.
奔唐 《科学大观园》2006,(17):52-53
类型:科幻/惊悚导演:彼得·杰克逊领衔主演:纳奥米·沃兹、阿德里安·布罗迪、杰克·布莱克、杰米·贝尔点评:该片是2006年的第一部进口大片,导演彼得·杰克逊因为《指环王》系列而名满天下。这是部重拍的经典电影,相信会唤起不少电影发烧友的怀旧热潮。当然,在影片上映前,必须让更多观众知道金刚是头黑猩猩。第一次看到关于《金刚》的报道是在2005年10月份的《看电影》杂志上,寥寥几笔带过,当时的感觉,这是彼得的又一次商业巨作,仅此而已。再见这部电影的介绍,是在一个论坛上的电影海报,夕阳下的帝国大厦顶端,我看到金刚掌心那异常美丽的女…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有关媒体报道,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宇航员们先后从月球表面带回超过440千克的岩石样品,但这些样品的许多特性却让科学家们一直迷惑不解。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日前宣布,通过“起源号”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他们已经解开了月球岩石的一些未知奥秘。这项最新成果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登纳研究所专家丹·布勒特和瑞士苏黎士天文研究所专家安萨噶·戈瑞姆伯格共同完成的,并发表在2006年11月1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丹·布勒特称,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宇航员们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样品感到迷惑不解,这些岩石具有一些非常特殊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6,(17):54-55
又译:最后战役英文名:X-Men:The Last Stand导演:布雷特·雷特纳编剧:西蒙·金伯格主演:休·杰克曼、哈莉·贝瑞、伊恩·麦克兰、法姆克·简森、安娜·帕奎因。类型:动作/科幻/惊悚级别:PG-13片长:104分钟发行:20世纪福克斯国内上映日期:2006年9月8日基因解药惹起祸端突变是进化的关键,藉由它使得人类从单细胞生物进化成地球的主宰。其过程缓慢,通常需要数千万年。但每隔数十万年就会发生跃进式的进化……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命运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少数的人类因基因突变而成为了具有超能力的“变种人”。变种人的出现引发了正常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7.
坚持科学态度 一一对当前我国《周易》研究的一个恳切希望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于光远(1·1) 科学哲学漫谈科学研究方法“·“·“一〔美〕司马贺(l·6)意会理论:当代认识论热点 —庄子与波兰尼思想比较研究 ‘”””’‘”‘’‘”’·“·‘················一刘仲林(1·13)生物遗传信息的质量问题······……庞广昌(1·ZD规范自然主义述评···············……方在庆(2·1)试谈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论点 ’“““”“·‘’·‘…”·”············……金吾伦(2·11)功能主义、意识与…  相似文献   

8.
正1969年7月16日载着阿姆斯特朗在内的3名美国宇航员首次成功登陆月球。之后,美国还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发射,其中5次成功,1次失败(失败的是"阿波罗13号",但3名宇航员成功返回地球,为此有一部电影就叫《阿波罗13号》,汤姆·汉克斯主演),前后一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过月球。但随着"阿波罗17号"的归来,"阿波罗计划"也随之宣布终止(原来打算一共发射到"阿波罗20号")。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疑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6,(9):66-68
37年前,阿波罗11号载着三名宇航员,第一次成功让人类登陆月球。很少人知道,这个已经家喻户晓的航天行动差一点失败!1969年7月,一阵巨大的爆炸声打破了美国佛罗里达州早晨的宁静。这爆炸的威力相当于200吨TNT炸药,它预示着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尝试的开始——人类将第一次登上月球。7月16日,距离起飞4小时。阿波罗11号的机组成员在为第一次登月行动做准备。尼尔·阿姆斯特朗,巴斯·奥尔德林和麦克·科林斯在吃起飞前的最后一餐,随后他们将最后一次检查宇航服和装备,表面的平静之下气氛异常紧张。就在发射平台上,技术人员正紧急抢修土星5型火…  相似文献   

10.
美国很多航天业内人士对于导演朗·霍华德拍摄的电影《阿波罗13号》常常怀有一种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这部电影对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计划进行了可以说是极为精准的描述,并且大体上对阿波罗13号意外事件的处理进行了正面的展现,同时在这部影片中也表现了美国宇航局,当年在处理阿波罗13号危机的7天时间里,做了海量的工程救援方面工作,并将这一危机事件的应对提升到了接近“神话”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我多么期待有一天,四季不再流转,而我们即刻便能启程,离开家园,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像这些鸟儿一样,开始一次神奇的旅程!我多么期待有一天,人们能够打破地域国界的阻隔,明白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那么,我们一定能像鸟儿一样获得自由!”雅克·贝汉说。2001年,59岁的雅克·贝汉编剧、导演、制片的《迁徙的鸟》诞生,轰动世界。雅克·贝汉的前两部影片《微观世界》和《喜玛拉雅》在2003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在法国本土公映3周,观众超过250万人。雅克·贝汉说:“在这些影片中,画面、音乐变得重要,人的语言和解说却不那么重要。人与大…  相似文献   

12.
苏联知名哲学家、科学史家鲍·米·凯德洛夫的近著《列宁与科学革命·自然科学·物理学》的中文版(李醒民、何水泽,柳树滋校)已经付印,即将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70页。该书分为上、下两篇:自然科学革命的概念及其类型,物理学的物质观的革命。上篇共有两章:第一章,自然科学发展的革命道路;第二章,不同类型的自然科学革命。下篇共有三章:第三  相似文献   

13.
从现存史料来看,明确的地动说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主要有两类观点。第一类是所谓“天左旋,地右动”的说法,第二类则是所谓“地有四游升降”的说法。第一类说法见于《尸子·君治》、《河图纬·括地象》、《春秋纬·元命苞》以及《白虎通·天地》中。以前有学者把“地右转”解释成地球的自转,看来并不正确。因为汉代中国无论如何也没有大地球形的观念,而且,在《春秋纬·元命苞》中,我们同时还可以看到“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故阴右动”等描述天地结构的文字,《河图纬·括地  相似文献   

14.
活得更爽也许不难。《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总结了改善生活的50种方法,本版精选了其中几招。1.辞职为了实现自我满足,有时也需要辞去一份不错的工作。Caroline H su/文艾文·哈里斯是《辞职的艺术》一书的作者,她说:“辞职曾一度被视为失败的象征,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一个人最勇敢的决定之一。任何事都需要有个结局,无论是辞职、克服一个坏习惯,还是放弃一种思维方式,都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的重新定位。”一个看似“消极”的“放弃”可能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安德鲁·杰克逊在13岁时退学参军,日后成为美国第七任总统;小说家杰克·伦敦曾从高中和…  相似文献   

15.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佛朗西斯·克里克(见图)日前在医学杂志《自然神经学》上发表论文,称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已经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克里克称,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产生和控制的。据《检察日报》援引《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自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被佛朗西斯·克里克和另一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揭示后,1962年,两人同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将“impotence”定名为“阳萎” ,并于 1 998年 1 0月公布。到底应该定为“阳萎”或是“阳痿” ?还是另作处理 ?公布 4年多以来使用情况如何 ?笔者对有关资料作了些调研 ,发现这一名词的统一存在一些问题。现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粗浅看法。  一、字义关于“萎” ,《辞源》(商务印书馆 1 988年版 )解 :“草木枯死。”《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 999年版 )解 :“植物枯槁。《诗·小雅·谷风》 :‘无木不萎’。引申指人的死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 (商务印书馆 1 996年版 )认为 :“① (植物 )干枯 ;②…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6):108-110
纪念狭义相对论创立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编者按〕爱因斯坦的思想遗产与现时代……………(1·1)Einstein’s Third Paradise………………Gerald Holton(1·2)爱因斯坦: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李醒民(1·9)Einstein,Picasso-Science,Art……Arthur I.Miller(2·1)论爱因斯坦《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一文的得失…………………………………关洪(2·7)爱因斯坦与数学……………………刘华秋郭金彬(3·1)谁的“发现”令爱因斯坦感到惊奇?———《爱因斯坦文集》中一…  相似文献   

18.
书刊介绍     
▲《技术及其对社会的影响》(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是首届斯德哥尔摩技术与社会学术讨论会的会议录,共收集了二十六篇学术论文,涉及范围是从史前时期的炼铁技术直到现代的电讯学研究。编辑:S·斯特朗(S.Strandh),1979年斯德哥尔摩泰克尼斯卡·牟塞特出版公司出版,全书280页▲《查尔斯·达尔文与创生问题》(C harle,Darwin and the Problem of Creation)。作者:N.C.吉雷斯彼(N.C.Gillespie)。一97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吉。  相似文献   

19.
《神曲》“地狱篇”中的意大利贵族没吃人著名诗人但丁在《神曲》的“地狱篇”中,曾经描述了多诺拉蒂科伯爵乌戈利诺·德拉·盖拉尔斯为了求生,竟吃了后代的肉的事。原因是,1288年,乌戈利诺因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宇航员根纳吉·斯特列卡洛夫和弗拉基米尔·基托夫,首次在《共青团真理报》上披露了整整20年前(1983年9月26日),发生在拜克努尔航天发射场的那次鲜为人知的航天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