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增强教学实效性,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开展案例教学,运用图片、影视作品、音乐、诗歌等资料,开展参与式教学,搞好实践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在管理方面,要加强考勤、改革考核方式、做好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质量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3.
司岩梅 《科技信息》2011,(25):147-147,15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要用新的思路、新的手段,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历史情境:强化学生参与课堂教授、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当地条件,结合社会实践进一步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成为对大学生最有吸引力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其独特性。教师在在教学中要发挥纲要课堂史论结合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达到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建设者服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2006年后开始针对国内所有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至今已经有8个年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其内容已经五易其稿.作为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也应该适时进步,根据国家的新情况做出必要的改变.尤其是学生思想方面的变化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很大的影响,高校和教师必须紧跟新发展,以适应教学目的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二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是学好这门课的基础;三是多媒体教学是上好这门课的重要媒介;四是实践教学是上好这门课的深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增强教学感染力、影响力和实效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达到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部分任课老师面临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困难。客观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自身知识能力与课程要求之间的不协调;而主观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把握不好个人专业兴趣的限度、把握不住教材的"质"与"量"限度、协调不好个性化教学和共享资源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既需要克服客观方面的困难,也需要克服主观方面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王樱娜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5):101-102,105
研究式教学具有创造、思辩、民主、灵活、多样相统一的教学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它可以通过专题教学的形式进行,将课题组教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交流,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爱国主义史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教材。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才能把课讲好。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地方史资源,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具备了相应条件。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应通过在教学中穿插相关的地方史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地方史专题学习、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弘扬地方历史文化的调查创作活动等方法来运用地方史资源。  相似文献   

12.
屈宏 《科技资讯》2010,(18):187-187,18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定位,使其非常适合于开展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中,教师要做到案例的准确性、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及生动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直接讲授、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运用案例,同时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授课、案例材料与教学内容、案例结论和讨论结论之间的关系,以期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面对以下五大关系:一是思想观点上是与非的关系;二是大学理论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三是政治理论课与历史专业课的关系;四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五是理论灌输与思维启发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五大关系,该课程的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批判性思维主要指面临多种价值取向作出合理选择的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训练主要指人的辨别力、判断力、情感、信念等智商与情商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把它融入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与该课程特色,可以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将"六个为什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需要统筹考虑,找准切入点,重点突破.在教学目标的整合方面,把"六个为什么"与"三个选择"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学内容的充实方面,用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对"六个为什么"进行全面解答;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使"六个为什么"的理论灌输与历史论证有机结合;在实践环节的强化方面,推动"六个为什么"由理论感知向理性信念转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教育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培训内容要求,结合西藏实际,对如何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该课的任课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该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重大问题的表述要完整、准确,使该课程真正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18.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而且在实践教学方面,它有着其他几门思想政治课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结合青海大学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探析,以便不断探索、总结、创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拓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规定其必须突出唯物史观培养的功能,而其教学的目的使唯物史观培养成为其题中之义。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运用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之一,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近代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开展的运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历史事件都根源于现实社会矛盾,把握其客观必然性。在解读各救亡运动失败原因基础上,阐述中国人民“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及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学会辩证、历史地认识、研究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