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0年浙江省高考实施“3+综合”的科目设置改革,对于刚恢复高考的生物学科来说,在既无考纲,又无考试说明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高三生物教学,成为高三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需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三生物复习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现实告诉我,导游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导游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导游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相似文献   

3.
审美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从和谐美、图形美、运用美、创造美等方面对在"圆锥曲线"一章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发现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让更多的教师能够运用"发现学习"进行体育教学.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系统方法中的控制论方法等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初步证明"发现学习"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在愉快中上好体育课.  相似文献   

5.
赵向云 《科技信息》2010,(15):283-284
谈及逻辑我们会想到数学,物理以及其他学科,很少想到英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尤其高三,在大量的练习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英语教学中逻辑思维及训练的重要性。用逻辑思维法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表现在教学中强调思维的目的性、思维的组织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文章对高三英语教学冲刺中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探索"电子商务实务"国家精品课程如何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以"五化"教学模式完善项目教学的基础上,就项目教学中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企业案例、工作室、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学习能力,这是中学教育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文着重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呢?笔者结合生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课外采集的教学实践,探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从建立备"兴趣"教案的原则、要求、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并重点就备"兴趣"教案的方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针对"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课堂教学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四个重要环节,对如何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强化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效地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2.
国书馆“传统”与“现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藏书结构、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传统图书馆模式的特点,并从图书馆的虚拟化和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方面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和决心有关,也与一个能够发挥市场优势的制度安排有关。因此,在一个以竞逐富强(thepursuitofpower)为原则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世界中,中华民族在进行经济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必须改变自己文化上无兵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以人为本"当前主要有四种理解。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群众",是从政治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少数人"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全体公民",是从法律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部分公民"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类",是从人类共同利益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自然"和"物"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具体的个体的人",是从工作落实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理论层面抽象的"人"范畴。应在特定的范围内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超出其特定适应范围便容易导致对其中的"人"的误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无疑应当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学界所作的拓展性理解则是适应于特定范围、解决特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初期,对于小说的功能,论者往往定之以"可补经史之阙"。因此在古代小说的发展之初,小说常在作者的写作态度以及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史性"特征。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虽然成书于"始有意为小说"[1](P39)的唐朝,但是从其创作态度、写作方法、内容题材等来看,仍具有突出的"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花腔>的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花腔>的出众之处不完全在于文本作者得意、论者激赏的"先锋性"的两套叙事话语体系的设置,更在于通过调用"真"的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智慧对历史话语权的质疑和对"红色"知识分子荒谬人生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7.
自然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活动舞台,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探求文化特质地理分布的简单原因,在于环境决定论的解释模式是基于世界性探险而搜集到的大量有关人类差异材料进行分类和解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文章从早期理论学者开始进行追述和回顾,认为:如果将强调或者突出“气候的作用”的学者归为“环境决定论者”,这种扩大“气候”外延的论说方式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公众对案件的"满意度"与"司法公正"的内涵本身存在的原理性冲突,当事人对事件结果公正的不同理解、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导向,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案件的认识和评价。一旦舆情被某种因素引导,社会舆论就容易发展趋向于一种或几种极端的论调,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其中非理性的部分社会舆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可能引发"满意"与司法公正的较量。"河北王朝案"就是发生在审判质量管理背景下舆情与司法的一次激烈冲突。因此,应弱化以"满意度"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指标,从而回归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孽海”与“花”的含义,有助于深入解读小说《孽海花》。本通过对小说本和有关资料的研析,指出《孽海花》中的“孽海”主要指当时正在沉沦的中国社会环境,“花”则既指名妓傅彩云,也指晚清“名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