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直华 《科技潮》2009,(11):48-49
2009年8月2日,是歌德(1749-1832年)诞生260周年。 我曾经问许多青少年朋友,你知道歌德吗?绝大多数人点点头。接着,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你心目里,歌德是个什么人?”回答是各有不同,最多的答案是“诗人”,其次是“剧作家”,也有人说他是“思想家”。歌德究竟应该是什么“家”?  相似文献   

2.
听的艺术     
《科技智囊》2011,(9):I0046-I0046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  相似文献   

3.
 一次乘出租车,和出租司机聊起某一广播节目,出租司机说,他非常欣赏一档节目中的“医生”,因为他回答听众的问题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非常亲切和耐心。听下来,我明白了那是一档推销保健品的节目,于是问,那你相信“医生”说的吗?驾驶员回答:当然了!还有一次,笔者在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看到我稀疏的头顶,同情之余,热情地向我推荐一种“德国进口”的生发用洗发膏。我请教这种膏含有的成分和原理,理发师答道:“不是那种医学的东西。你到医院,医生还不是没办法?最多开点药,还没有用,白花钱。”我好奇地问:“医生没办法,厂家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厂家做的不是那种医学的东西,不是药。”“那这种洗发膏有什么副作用吗?”“没有啊!不是药怎么会有副作用呢?”镜子里理发师惊讶地看着我。看来他并不是为了推销而言不由衷。  相似文献   

4.
视点     
一天晚上,我带着女儿出去散步。在路上,我指着远处的一幢高层建筑问女儿:“你说那幢楼漂亮吗?”满以为女儿会毫不犹豫地说“漂亮”或“不漂亮”,可孩子非但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却反问了一句:“爸爸,哪有房子啊?”我被她问的一愣,随口说:“你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并刻意看她是不是看错了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记者走访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有两种人:只说真话的老实人,只说假话的骗子。午餐时,全公司的人都围坐在餐桌旁,记者向公司的每个人都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你左边的那个人是不是老实人?”每个人都回答:“不是。”而后,记者问公司的老板有多少人,老板说有25人。  相似文献   

6.
闻禄 《小学科技》2009,(11):12-13
如果我问你:“每天放屁吗?”你可能会不好意思回答。其实,放屁是人人都有的生理现象,我们不必为此感到难为情。  相似文献   

7.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猫的倾听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小猫惶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应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吃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清楚,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夜里,你躲在人们的屋顶上、梁柱问、箱笼里、陶罐边,仔细地倾听人们的谈话,他们自然会教你的。”  相似文献   

9.
爱心     
有一个小孩帮妈妈到超市买一些东西。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小孩回来,妈妈的心不由得着急起来。半个多小时后,儿子才回到家里。“你刚才跑到哪里去啦?”妈妈生气地说。“我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我的朋友保罗,我必须帮助他才行!”“他出了什么事?”妈妈紧张地问。“他脚踏车坏啦!”“你帮他修好了吗?”“没有,我哪会修那玩意儿!”“那么你都在那儿做什么呀?”“我陪他一起难过,好使他不至于太难过!”爱心  相似文献   

10.
艾略特在《荒原》的开始,曾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希腊神话故事。被阿波罗赐予手中沙粒一样多生命的西比尔,因为忘记请求不老的青春,而在700年后衰老不堪。孩子们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她回答说:“我要死。”  相似文献   

11.
读者年     
郑老师是每期杂志第一个读者,每次他读完我们新鲜但还未出炉的杂志,我都会问他,你最喜欢哪篇文章?两年来,几乎所有专栏作家都被他表扬过,这次他的回答却让我非常吃惊:读者来信。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IBM的副总裁在科罗拉多滑雪胜地度假时,遇到一位已离开公司好几年的同事,在聊天中他问这位朋友:“你可不可以坦白告诉我,IBM到底有多优秀?”这位朋友听了之后,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们都知道,IBM的宣传部门天下第一,经常向员工灌输‘IBM不亏待员工,IBM有多好,多独特,你也因此而独特。’这就是宣传,你我心知肚明。”副总裁刚开始态度很诚恳,但是听到最后,表情却变得很冷酷。但是这位朋友仍继续说“我可以告诉你,和众多公司比较之后,IBM的宣传一点也不假。”副总裁听完后就开心大笑了。  相似文献   

13.
姐姐的儿子上初中了,平常喜欢写写画画的。有一次,趁他睡觉之机,姐姐找出他的本子翻看起来,想不到被突然醒来的儿子发现了。他很生气地说:“你在干什么?别翻我的东西!别动我的书包,好不好?”  相似文献   

14.
杨杨磊 《世界博览》2012,(15):72-75
看到台东的景色,或许你会想起这样两旬涛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花五天时间沿着台湾的东海岸走了一遭以后,我们在高雄跨年。计程车师傅问我之前去了台湾哪里,我回答了,他笑着说:“啊,台湾的后花园。”然后问我们在哪里停下来玩了,我再照直回答:“没有在任何地方停留,就是沿着路走下来而已。”他又笑着说:“啊,台九线。”不过我们也不完全是按照台九线走的,  相似文献   

15.
张淑艳 《奇闻怪事》2009,(10):33-33
在感恩节前夕的一节品德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做家务吗?”“做——”回答是那么肯定。我笑着问:“你们是自愿帮妈妈做,还是有一定的报酬呢?”“自愿。”“有报酬。”回答声此起彼伏。“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小组内先交流讨论一下:我们帮妈妈做家务,该不该向妈妈要报酬?”我话音刚落,热烈的讨论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我到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读博士。科研上手后,陆续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由于挑容易实现的实验点子先“挖掘”,“挖”到后来,感到越来越难。导师显然不满足于在二、三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便催我研究一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实验点子。时间一天天流逝而没有新发现,我很难受。见此情形,导师希望我提前毕业。这又使我为难,因为妻子比我晚一年进该校读博士,我想等她一起毕业。我对导师说,想把博士论文做得更完整才毕业。导师说,想做完整,是没有止境的,时候到了,就该跳出去,这样他也算又产出了一个博士。我问:“跟你继续做博士后行吗?”他说,做博士后是为了学习新东西,我已经跟他研究了几年,很难再学到新东西,还是应该到别处去学。我问:“想跟从几位学术大师做几轮博士后,行吗?”他说,博士后不是正式工作,如果做博士后超过5年还没找到教职,就很难在美国找到教职,因为会被认为缺乏潜力。他建议找到博士后职位后马上申请教职,如果不中,以后每年都试。我问:“如果最后还是没有中怎么办?”他说,还有别的职位,比如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和工业界研发人员,最后总得接受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楼丹 《奇闻怪事》2007,(12):42-44
在教学《我看家乡新变化》这一一单元时,我自豪地向同学们介绍萧山的种种好处后,问他们:萧山美不美?“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但从他们的声音中我感受到的是“口是心非”。这让我不免有些失落,或许集体讨论会有效果,于是我让他们小组讨论说说萧山的好处。  相似文献   

18.
故事发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有一天,在巴格达大街尽头的一个小货摊前面,摆着许多精致光滑的罐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温暖的阳光洒在上面,闪闪烁烁,光彩照人。货主不停地吆喝着,招揽来往的行人。有一个盲人,听到喊声走过来,问:“我想买个罐子,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货主忙作了一番介绍。然后说:“先生,这是巴格达最好的罐子,我不欺骗你——骗人是要受到真主惩罚的!买一个吧,几十个罐子,卖得就剩这几个了。”说着,连连敲打罐子,发出清脆的响声。盲人又问:“你的罐子是什么颜色的?”“四个白的,一个黑的,一共五个。”…  相似文献   

19.
一次朋友聚会上有人曾问我:“你当了十多年教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不加思索地说:“爱!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有朋友又问:“做教师清贫一生,你后悔吗?”我毫不犹豫地说:“吾为人师,为国育才,以实现自己上师范时教育报国之理想。我甘为学师,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20.
李霞 《奇闻怪事》2007,(1):69-70
儿子今年上初中。由于我家就在中学院内,因此儿子一般到学校上晚自习.我们倒也非常省心。可是,最近儿子却总是嘀咕.说不想去学校上晚自习了。我很诧异,盯着他问:“为什么?”儿子的眼神有点躲躲闪闪,似乎还有泪光在闪动。看我问急了,就嗫嚅地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晚自习都有规定的课程.老师不让写其它科的作业.所以很多作业没时间做。”我反问了一句:“其他同学怎么有时间写?你肯定是时间抓得不紧,只顾玩了。”儿子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再言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