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犹太教是犹太民族所特有的宗教,也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等一神教的源头。在犹太人失去自己家园、四处散居的时代,是犹太教帮助犹太人继续煅造与坚守着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正是犹太教及其所煅造的民族特性,伴随与目睹了犹太人曾经经历的多舛而又沉重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没有哪个民族像犹太民族这样饱经忧患。在犹太民族5000年的历史上,反犹浪潮从未间断,犹太人到处被驱逐和杀戮。这一切究竟为什么?本书对犹太民族特性、精神信仰、顽强的求生本能以及屡遭迫害的原因等,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他用笔揭示黑暗时期欧洲犹太人苦难背后的历史,反省过去,也便连接了人类未来的和平与自由。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曾屡遭迫害,纳粹时代也许就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为黑暗、残酷的一页。《安妮日记》和《辛德勒的名单》这些文艺作品已经让我们了解到犹太民族深重的苦难。然而,这个民族的牺牲、成就和抵抗的历史传统从何缘起?在这个民族经历的所有劫难和  相似文献   

4.
汪舒明 《世界知识》2014,(22):60-61
<正>对于纳粹大屠杀这一历史悲剧的记忆,在当今全球犹太人民族身份的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与以色列的安全存在重要关联。纳粹大屠杀是20世纪犹太民族、乃至人类经历的一场浩劫。对于这一历史悲剧的记忆,在当今全球犹太人民族身份的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大屠杀记忆与以色列的安全也存在着重要关联。实际上,大屠杀记忆及其关键设施大屠杀纪念馆乃是以  相似文献   

5.
犹太民族历经3000年沧桑。在历史长河中,多少初民的徽记、意志的象征、民族的物件,随同民族的欢乐与苦难一起被湮没了,只有少数的标志物经岁月的冲刷和打磨,去掉了原始的粗糙、迷信的糟粕,甚至神秘的光环,保留了下来,成了今天犹太民族特有的象征物。它是犹太民族千年文明的积淀,刻印下犹太民族昔日的辉煌,也折射出民族的血泪和辛酸。  相似文献   

6.
本刊复刊以来,随着中东局势的日益紧张和动荡,读者纷纷来信要求介绍犹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我们特请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高博、马曼荪同志撰写此文,以飨读者。全文较长,将分三次登完。我们历来认为,世界各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其长处和不可剥夺的生存权利。我们反对任何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行为。由此原则出发,我们从来不反对犹太人民和犹太民族,相反,我们对历史上犹太民族的不幸遭遇深切同情,我们坚决谴责历史上一切反犹政策,特别是希特勒的反犹政策。基于同一原则,我们也坚决反对以色列当局代表犹太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扩张侵略政策;在中东阿以冲突中,我们坚决支持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收复失地、恢复民族合法权利、建立巴勒斯坦国的正义斗争。  相似文献   

7.
烛台,犹太民族的象征,体现一种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为它的底座是“以色列的磐石”;烛台,不熄的灯,陪伴着犹太人度过漫漫长夜,那来自远古耶路撒冷圣殿的光芒照亮了“流浪犹太人”的生活之路;烛台,历史的见证,目睹了犹太民族的沉沦与崛起,无情岁月磨砺出它纯朴的本色。“烛台细语”向读者介绍犹太人的历史和现状,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折射出一个忍辱负重、奋力拼搏、为人类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民族;“烛台细语”有感而发,星星点点,拼凑成一幅犹太的全景画卷;“烛台细语”近期将刊出:《一个犹太人的“经典形象”——夏洛克》、《犹太人的杰作——基布兹》、《虚幻家园——比罗比詹之梦》、《爱读书的犹太人》。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是由特定民族的语言来表达的。地名是民族的化石,追溯、探究地名的由来,可以找寻到历史上曾有过的民族活动痕迹。研究英国地名是探究英国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贺雄飞 《世界博览》2013,(23):80-80
纵观世界历史,“反犹主义”无法回避的宗教根源的核心内容就是对犹太民族的指控和定罪——“弑神”,这也是“反犹主义”最古老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史诗风范的长篇小说,美国犹太裔作家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与《战争与回忆》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同情重点是二战中受害最深的犹太民族,本文把这同情归纳为“犹太同情”。因为重视了“犹太命运”的展示和“犹太精神”的挖掘,作家将民族自怜植根于民族自信之上,“犹太同情”便有了深沉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属文化的范畴,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一个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都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以游牧文化为根基发展起来的蒙古民族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变迁性。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看,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传统、意志特征和思想感情。中东大国伊朗,古称波斯,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塑造了波斯不屈的民族性格,执着的宗教信仰成就了伊朗人的坚毅、顽强与宽容,重新崛起的民族精神从未消弭,这已成为凝聚伊朗民族力量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3.
作为犹太教和犹太民族历史的阐释文本,希伯来《圣经》内在地反映了人类思想的起源及对世界的认识,被寄寓了神秘奥妙的宗教信仰观念,反映了犹太民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犹太民族远古的哲学.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和犹太民族:新时代中的古文明》是隶属于犹太事务局的耶路撒冷犹太民族政策规划研究所发表的针对中国问题的战略报告。作者沙洛姆·所罗门·瓦尔德是一位法国犹太人,长期以来对中国艺术、哲学和历史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围绕着欧洲犹太人的中国观、开封犹太人问题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002年,加入犹太民族政策规划研究所之后,瓦尔德博士就如何增强犹太民族  相似文献   

15.
罗姆   《科技潮》2000,(6):86-87
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期间,人们对殖民历史纷纷提出质疑。在此之前。殖民主义大国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似乎“忘记”了这样一个铁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萨维尼是19世纪历史法学派的核心人物,在对古典自然法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精神论”的思想,认为法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自给自足与自我演进的过程,法的本质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法的最好来源是习惯,主张从历史的角度去建构具备民族精神的本土化法律制度。但由于萨维尼过于保守的政治倾向,过高地估计了习惯法的作用,使其历史法学的思想存在一定的瑕疵。以史为镜,客观地研究萨维尼的法律思想,提炼和升华其“民族精神论”,建构适合本民族的良法。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服饰历史分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长于复杂恶劣的地理条件下的土家族服饰,在中原族类先进丈化的影响下,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形态。它体现为土家族服饰外观形式上的一些急剧变化,这种急剧变化的原因,直接来自于外来民族(主要是汉、满族)强势的影响.干预乃至强制。并且它又是以土家族自身的弱小为基础的。与此同时,在这种急剧变化的服饰历史的背后,土家族自身的社会规范强化为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因此说,土家族服饰在外在的层面体现了外来强大民族丈化的直接影响和干预,而又在内在的层面意蕴着土家族自身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历史学和历史教育更是担负着在认知人类历史的基础上,传承文明与传统,弘扬人性与理性,孵化探索与创新的历史使命,既要承担确信历史的价值,又要承担发现历史价值的任务,但历史教育面对的是真实的人的思想启蒙,更需要将过去真实的历史转化为解释现在,并为未来提供明智选择的基础。这正是历史教育的目的: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学会生活,促进人性完善。历史教育应该“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富营养来促进人的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根本追求的”。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学领域,意志被定义为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心理过程.历史老师肩负着重大使命.我们不能把历史简单化成过去发生的事的堆聚,而应该严密的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挂钩,让他们知道从历史的长河中知荣辱、懂使命、重民族等好的品性,做一个能推动历史发展与进步的中流砥柱人物.这是历史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新课标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通过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验,深感初中历史教学在健全学生价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课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我们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