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灰色模型预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模型G(1,1),通过对桩的不完全静载荷试验P~S曲线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预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可为人们对桩的极限受力情况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非破坏性单桩静载荷试验无法直接得出其单桩极限承载力,因此我们根据现场实测静载荷试验数据,利用灰色模型GM(1,1)来预测其单桩极限承载力;并通过对比实测与模拟的两条Q-s曲线,得出的预测结果可靠并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完全的竖向静载试验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预测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及误差进行分析.工程实例分析表明,竖向静载试验所施加的荷载达到或超过极限荷载的四分之三时,利用其数据进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新信息GM(1,1)模型、新陈代谢GM(1,1)模型比老信息GM(1,1)模型预测的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4.
将微分进化算法的应用范围从求解无约束单目标优化推广到求解一般情形的多目标优化.与传统优化算法及一般的进化算法相比,该算法特点在于直接将约束条件以及多目标性结合到进化算子中.算例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提出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单桩,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方法的建模。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表明在桩基工程中利用这一方法进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精度,利用ANFIS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糊逻辑推理功能,建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的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通过静载荷试验成果的学习与预测检验,系统的预测误差在-10.5%~15.5%,绝大部分误差都在10%以内,表明该系统预测精度良好、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提出和建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区域性工程实例进行了模型训练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8.
全螺旋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6根全螺旋灌注桩的实测桩顶载荷-桩顶沉降(Q-s)曲线,用双曲线法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极限加载范围内,用双曲线法能较好地预测全螺旋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拟合曲线与实测的曲线比较吻合且预测的结果偏于安全,预测结果的偏差与地层情况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及高层建筑的拔地而起对桩基础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桩基础检测过程中,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是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并应用具体实例进行计算,为桩基础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文化算法的双重性和微分进化在解决约束优化问题中的优异,提出用微分进化来模拟文化算法的群体空间,完成其微观方面的进化.根据群体空间调整文化算法的信念空间并设置相应的通讯协议——accept()和influence().最后,用典型实例对微分进化文化算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出它在解决约束优化问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介绍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岩东污水处理厂工程地质概况、沉管灌注桩的设计描述及工程设计试桩有关资料后 ,根据该厂氧化沟 48根沉管灌注桩的现场高应变动测数据 ,按概率统计原理 ,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分布进行了适度检验和区间估计 ,并计算出极限承载力的均值与标准差 ,还计算了桩的极限状态设计的可靠度指标β。  相似文献   

12.
桩极限承载力的Usher模型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化对桩承载性能的认识,选用生物领域的Usher生长曲线模型,对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即Q-s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给出了Usher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并用于分析3根试桩(包括2根灌注桩、1根钢管桩)的实测资料.结果表明:Usher模型对3种类型的Q-s曲线有高的拟合精度;该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双曲线模型,特别是在曲线的末端;利用这些拟合方程式能对3种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灰土挤密复合地基桩体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实测标准值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将单桩加固区的土体视为一定深度的长厚壁圆筒,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桩土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桩孔极限内压下的灰土桩极限承载力统一解.讨论中间主应力、桩长和内摩擦角对灰土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特性,并将理论公式计算值与实测标准值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对土体所能提供的侧向极限约束力有较大影响;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对岩土材料的强度发挥有着积极作用;增加桩长和灰土的内摩擦角,灰土桩极限承载力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4.
考虑复合桩基极限状态时承台下土体可能破坏的特点,将土体的塑性变形分为竖直向的整体滑动和水平向的绕桩流动。根据极限分析法上限定理,分析上述因素对条形承台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的贡献,给出圆桩时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的上限理论解。算例分析表明桩在复合桩基中的另一种不可忽视的贡献,无论只是把它当作安全储备还是考虑到设计中,都是合理和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考虑时间效应的预制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解析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饱和软土中沉入预制桩单桩引起的三维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的固结出发。结合桩土接触面的破坏形式,获得了考虑时间效应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解析解,实现了对任意时刻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分析了土体参数的变化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的最终极限承载力增量随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固结系数决定着桩的极限承载力在初期的发挥,但并不影响桩的最终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测量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结构优化问题在计算上的难点是计算复杂、存贮量大、计算时间长,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处理整数与离散型变量的有效性.本文针对船舶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特点与计算上的难点,采用可以求解多峰性连续函数全局最优解的分配区间型进化算法进行结构优化.相对简单遗传算法(SGA)在解  相似文献   

17.
18.
对于有埋深无体积质量黏性土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求解,目前大多数土力学的书籍中都是先假定滑移面然后用静力平衡的方法求解,这样的求解过程是不精确的.利用Coulomb-Mohr屈服准则,基于R.希尔调和挤出图,采用了塑性力学滑移线的方法求解,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但是推导过程却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