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日新月异,使人们深深地感到“学海无涯”。如果不会学习,了解他人、了解世界、了解新生事物的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可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在学校里度过。那么终身学习就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也就是说“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达到了“愿学”、“乐学”、“爱学”的境界,学生也就迈向了“学会学习”的第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兆忠 《世界知识》2008,(23):64-64
检讨起来,两种东西深刻地制约了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一日“大中华”,一日“大西方”。从文化心态上说,前者表现为华尊夷卑、崇内鄙外的文化自大,后者表现为崇洋媚欧、“月亮也是西方阿”的全盘西化。从思维方式上说,前者一切皆从中国寻找根据,以中国的尺度对日本加以裁剪,按照这种逻辑,日本的一切来自中国,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翻版;后者处处从西方寻找根据,以西方的标准对日本的一切作价值判断。其共同之处,就是都不把日本当作一个独立存在的对象对待。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2010中国宇航学会学术年会”将于2010年10月召开。年会将围绕“扩大航天技术的应用”的主题,以主题发言、圆桌会议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内容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及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遏制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场生死之战。全球通力合作致力于深度减排,固然是遏制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而携手提振“气候适应”的雄心和行动也刻不容缓。世界各国共同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每个国家都必须审时度势做出对本国和对世界负责任的明智抉择。2022年11月落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 7届缔约方大会显著增强了“气候适应”的元素和分量,并再次凸显了团结合作的强烈信号,从而为全球适应努力续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物学会将于2010年9月15—17日在沈阳召开“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大会主题是“生物技术产业与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是21世纪将成为全球化,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依存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它的原意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学会共处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论述教育的四大支柱时,突出地谈到了“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7.
“共同美”现象曾经是美学研究中的热点,本从审美主体、客体以及审美情境诸方面分析了审美活动中的“人的现实”,对美与人的“分离说”以及美的纯碎“形式说”提出异议,认为这种方法论为共同美寻找理论依据大失之偏颇,进而试图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共同美”是难以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里,其教育的目标是讲人的发展。围绕人的发展,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培养学生成为独立的人,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然而,学生层次不一,成绩好差悬殊,这是农村乃至城镇中学存在的现状。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分层推进”教学尝试,为学生创设竞争的环境,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声音     
《华东科技》2013,(12):12-12
随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不断的提升,新兴经济体持续增长动力,转型发展道路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次全球CEO发展大会与绿色转型、新兴经济体共同议程,与全新角色为主题,共同探讨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之下新兴经济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意义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对ZI世纪教育提。出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学会关心”。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利益,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当然也更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等等。以此为依据,我们确立了“三个关心”素质教育的实验课题。“三个关心”素质教育包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及关心学习。本实验就是侧重解决教育实际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是德育投入多,收效少;二是智育偏差,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从“关心”教育入手,引导…  相似文献   

11.
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刘世瑛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更要重视通过知识学习去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本领。这是当前教育观念的一个转变,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笔者仅从自己在中等专业学校20多年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0月17日,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和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行.本次学术年会是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感染人数超过4000万,国内基本控制疫情,全年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的背景下召开的,年会主题为"变局与对策——疫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应对之道".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师生,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学者、官员、企业管理人员约5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经常记起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名言:“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哲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这种感激叫做“感恩”。“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先看我们的社会:虽然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许多电影电视也在灌输“知恩、感恩”这一主题,但是,现实生活中仍有人在弹奏不和谐的音符:忘恩负义,见利忘义,只要索取.不想付出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五霸”之说历来纷繁,前人以为有“三代五霸”与“春秋五霸”之别。实际上,任何一个“五霸”说都不是以某一标准(如主持盟会、天子赐伯等)可以归集的,“五霸”的概念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是当今国际上十分流行的一个教育口号,亦是当代教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当代教学理论尽管派别林立,观点各异,但都主张教会学生学习。所谓学会学习是指当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它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的知识授受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核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已的活动,掌握一整套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以便他们能独立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加强自我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未来社会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既然学会学习是以一种教育口号的形式提出来的,我们就有必要考察这个问题存在的客观性。另外,教学生学会学习也并非史无前例的东西,在中外教育史上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如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家孟子就强调学生要“自求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的整个出发点就是学,并且有要求“善学”的主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更认为:“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居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  相似文献   

17.
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既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又是一个人举止文明礼貌的体现。遗憾的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常常看到:教师一宣布讨论交流,学生们就各显神通、“千恣百态”:有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东张西望,自得其乐;根本不关心发言者在讲什么。等到讨论交流结束,教师指名汇报时,发言的同学仍旧是“我认为……”,“我想……”等等,不能把小组交流的意见说出来。这样的“合作交流”意义何在?含金量有多少?显然。这也是违背课改初衷的。我以为提高“合作交流”的成效,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倾听”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2009,(18):6-6
美国《新闻周刊》2009年8月15日文章说,回溯到2007年,中国和美国犹如一个经济体:中国人负责存钱,美国人负责花钱;中国人做出口,美国人进口;中国人放贷,美国人借贷。从1998年到2007年,两个经济体涨势迅猛,它们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约40%。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学会将于2010年9月1日在上海市召开“2010年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以科技进步,促进天然气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案例背景】我班学生陈明(化名),是我校的一名体育特长生,除了体育好点以外,成绩是我班最差的一个。纪律更不用说,隔三差五的迟到,上课说活,上厕所有时出去打手机,不穿校服,染发,抽烟,不良习惯很多。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极大反感。我多次找他谈话,他每次都“虚心”听取我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