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越南风俗志     
越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国家。现在在越南的二千五百万人口中,除了占全国人口87%的京族(越南族)以外,还有六十多种少数民族。越南少数民族的总人口约有三百多万,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60%的地面上。他们大多数散居或和京族杂居在溪流交错的南方、北方的高原、山地和边疆地区。越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大多数是来自中国。例如土(僮)族、侬族、艾族、(亻孟)族、僈族、苗族、儸儸族、汕趾族等由中国南方迁入越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三世纪起,越南和中国在文化艺术等方面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越南各族人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南方民族与越南京族吃槟榔的风俗进行比较,从而说明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3.
京族语言使用与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语一直是京族主要的交流工具。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也能使用当地汉语方言。调查分析表明:京族成员学历普遍较低,但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值较高;汉语白话是他们第二重要语言;绝大多数人赞成让学生选学越南语,大概有2/3的人赞成用越南语代替英语。  相似文献   

4.
同为龙种渊源长——中越文化交流研究课题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唐代笔记小说《柳毅传》是越南神话故事《庞鸿氏传》源头之一,越南《百蛋生百男》则是《庞鸿氏传》的传承和发展,并成为越南的国家神话。  相似文献   

5.
越南概况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位於亚洲的东南部、印度支那半岛东侧。全国人口二千三百万,其中以京族(越南族)最多,约占总人口90%;其余为少数民族,有苗族、泰族等三十种以上,分布在和中国、老挝接壤的边境地区。越南的面积是印度支那三国中最大的,共有328,000平方公里。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原区,中部伸延着安南山脈,几乎全为山地;东北和西南为平原。在越南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资源。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越南的主要产米区,战前大米的年产量达600万吨。由於广大地区濒海,因此又富产鱼鹽。较重要的农产品还有橡膠、甘蔗、椰乾、胡椒、咖啡等。越南的矿藏也丰富,大都在北部和中部,有煤、锡、钨、锰、金、锌、铅、铁礬土、磷酸鹽等,其中以煤、铁和锡为主,战前煤的  相似文献   

6.
由青心才人所编次的小说《金云翘传》对国内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近代以来在国内文学界曾一度沉寂.而据《金云翘传》改编的越南六八体长诗在越南古典文学中独占鳌头,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享誉世界文坛.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被中国学术界关注,而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才开始对中越两部《金云翘传》进行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7.
罗刚瑶是越南瑶族七大支系之一,分布在越南北部谅山、广宁、太原等省,其语言属于勉语勉方言。主要以太原罗刚瑶勉语为研究对象,依据《瑶越双语读物》《越南瑶语》和相关原始语料,归纳其音系,并通过中越勉语比较揭示其音系特点。认为越南罗刚瑶勉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国勉语是大同小异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报刊上运用形势地图配合文字分析国际形势发展,《世界知识》是开了先河。现在,我每次看到一篇国际新闻报道或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文章,如果版面没有配发相应的新闻图片或者地图,总会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这是我在《世界知识》杂志工作时养成的习惯。《世界知识》有一个传统,就是文图结合,图文并茂,讲究地图与文章的搭配。但是,这一传统来自于谁呢?当仁不让,应该归功于《世界知识》创始人之一的金仲  相似文献   

9.
国家民族委员会在2000年发起“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2004年11月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以来,中越经济贸易合作有了快速的增长。另据世界旅游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球旅游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06~2015年,越南旅游业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7.7%,位于全球的第七位。而据越南旅游部门公布的数字,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地。同时,越南也是边境省份外国游客地重要客源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民族出版社策划并隆重推出了“东南亚研究丛书”的第一部——《中越边境贸易研究》一书。《中越边境贸易研究》课题组高瞻远…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播学派的"文化圈"视野,有助于重释中越文化交往的著名例证《金云翘传》。作为东方文学三大文化圈中心之一,历史上华夏文化向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辐射与扩散,中国小说《金云翘传》进入越南,被阮攸摹写与改编,赋予了它富于越南民族特色的六八体的诗歌形式,使之成为越南文学经典,在当代重新进入中国—东盟文学关联域。这种重复与变异,体现了世界文学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各国多元化的公共管理环境出发,探讨了越南、缅甸以及泰国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与政府的关系,并对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大陆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文山州,从近代以来就一直处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最前沿,文山各族人民也因此作出了巨大牺牲。在新形式下,处于文山段的中越边界跨境民族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生存质量究意怎么样了呢?中越边民相互交往、双方关系等怎么样了呢?文章就此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越两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两国间贸易量也不断增长。通过对中越之间的相互贸易依存度、经济开放度、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越双边贸易还存在贸易总量规模偏小、贸易不平衡加剧、贸易结构单一等特征;中越两国均应注意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越南应注意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单一的资源出口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金笛》是一部流行于中国川、黔、滇苗族聚居区和越南、老挝、泰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地区的叙事长诗。目前,没有一部叙事长诗像《金笛》那样,通过民间的传播方式在世界上广泛流传的叙事长诗。它的流传,与苗族的不断迁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研究分析,《金笛》不论其文学价值、艺术价值,还是美学价值,无疑是苗族的一部历史文化百科全书,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从跨国民族历史形成原因、现实存在形式、聚居和散居情况、国家政治认同情况、语言文字涵化情况等方面 ,对跨国民族进行了类型划分。以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现象为例 ,对“和平跨居”模式的主要衡量指标进行了分析 ,认为跨国民族文化内部彼此之间明确的国家政治认同、国内边境地区各民族共生互助互补互制的和平人文生境 ,是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钱玄同和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信”,对林纾进行了大肆的贬损,后来林纾发表小说对新文化派给予回击。林纾的双重角色导致了他在新旧之争中的认同危机:小说翻译和创作显示了与主流知识分子文化身份上的“重合”,但他的观点一开始就与新文化派相背离,而新文化派又拒绝从文化身份上认同他。认同危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清末民初多数知识分子的双重文化身份:既是传统士人又是现代文人;二是知识分子的双重文化心态:面对西方文明的调和或激进态度。民初的新旧之争是关于文化话语霸权的论争,“新”和“旧”的问题导向的是“现代”与“传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议"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展成绩显著,这主要得益于其国内的种种措施。中国和越南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对越南对外贸易发展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越南市场,并吸收其优点,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越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从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越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有着密切的文化互动关系,文化互动的内容包括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地区的海路交通;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地区的人员互迁;廉州、钦州人到越南北部为官的情况;而廉州所藏越南昭光寺钟及钟铭、越南在廉州修建的东山寺和唐朝宰相姜公辅的籍贯等等更进一步证明不应该把近现代意义上所谓的"国家"、"民族"的意义生硬地套到当时的历史时代,只有这样,研究才有可能相对客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越南是两个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刷术的传播在两国的交往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