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时期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向来因其离奇恐怖的情节而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和争议。在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埃德加·爱伦·坡不仅生动描写厄舍古屋阴郁衰落的内外环境,而且形象刻画了古屋中罗德里克兄妹的怪诞行为,从而为小说成功的营造恐怖气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言运用、心理描写、技巧使用三个角度,分析爱伦坡的著名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对恐怖艺术效果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出发,从内外两方面原因全面分析了厄舍的变态人格成因,指出厄舍三重人格之间的失衡最终导致了厄舍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爱伦·坡是美国文坛不可多得的奇才,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一直坚持“效果论”.短篇小说《厄舍府的倒塌》则是体现坡效果美学的力作.为了达到预期的恐怖效果,坡在该小说中通过恐怖氛围的营造、悬念和象征手法的采用及对超自然现象的描写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为恐怖惊悚,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6.
7.
8.
针对很多学者提出的《蝴蝶梦》和《简·爱》相似的理论,对《蝴蝶梦》和《简·爱》运用的"哥特式"写作手法作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气候环境、故事内容、作者经历的比较,指出它们的异同点,并阐明其相似的原因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9.
向天曼;刘柳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2,(Z2):62-63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34年在《论坛》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运用了哥特手法,该小说的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主题与情节构造、环境描写、人物性格与反映的主题四个方面。作者运用哥特式手法,通过对艾米丽悲剧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美国南方社会历史上与清教密切相关的旧传统与旧体制,强烈谴责了非人道的传统道德与清教对人性的摧残及北方基本道德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黄少雯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76-79
哥特小说包含了恐怖、邪恶、超自然等元素。指出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也体现了某些哥特元素,如死亡的意象和压抑的现实。从哥特的角度分析该作品可以进一步探讨那个年代都柏林惨淡的现实和作者对自己家乡的关注和担忧。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哥特小说注重外在环境的描写并借助恐怖、邪恶、神秘和超自然等因素。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也包含了某些哥特元素,例如黑暗的背景和氛围、死亡的意象、小男孩的哥特心理等,它超越了某些哥特的传统,构成了现代哥特的情节。从哥特的角度分析该作品可以更深入地探讨那时的都柏林社会的瘫痪以及都柏林人的精神压抑与无助。 相似文献
12.
哥特小说是盛行于18世纪英国的一种小说类型,后被引入美国文学之中,对坡、霍桑等一些美国重要作家产生了普遍的影响。霍桑的短篇佳作《拉帕西尼的女儿》是一部运用哥特手法的道德寓言。小说的背景拉帕西尼的花园是哥特式封闭城堡的变体,小说采用哥特式的逻辑理念塑造人物性格,继承了传统哥特式的爱恨交织的主题。小说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扣人心弦的情节符合以恐怖为主导的哥特小说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哥特小说是盛行于18世纪英国的一种小说类型,后被引入美国文学之中,对坡、霍桑等一些美国重要作家产生了普遍的影响.霍桑的短篇佳作《拉帕西尼的女儿》是一部运用哥特手法的道德寓言.小说的背景拉帕西尼的花园是哥特式封闭城堡的变体,小说采用哥特式的逻辑理念塑造人物性格,继承了传统哥特式的爱恨交织的主题.小说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围、扣人心弦的情节符合以恐怖为主导的哥特小说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爱伦·坡认为,以死亡为主题来制造恐怖的气氛,能够给读者心灵造成极大的震撼,在情感上扣住读者的心弦,使作品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从分析和讨论其《鄂榭府的倒塌》中的恐怖气氛的营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感官词汇的运用等方面,以探究其"效果说"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5.
《霸王别姬》是张爱玲少女时代的重要作品,探讨和分析《霸王别姬》对研究张爱玲的创作道路及其总体风格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霸王别姬》的创作背景,重点分析其独特的叙事角度,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烘托和渲染,以及意象的运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苏茜的世界》以复仇为主题,以谋杀为主要情节,以嗜血杀戮、心理变态为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一部充满了哥特元素的小说。 相似文献
17.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已得到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与接受。《愤怒的葡萄》代表着斯坦贝克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他描写了俄克拉何马州佃农乔德一家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故事。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该部作品进行解读,笔者感受到斯坦贝克在作品中展示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内容,并流露出对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的深刻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杨永钢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5)
《玛莎·奎斯特》是莱辛系列小说《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的第一部。本书主要描写主人公玛莎·奎斯特15到18岁的所思所为。玛莎·奎斯特想摆脱时代、社会和家庭为自己安排的成长经历,因而展开了一场对生命、对生活的抗争,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少女的叛逆表现。本文从青春期少女叛逆的角度出发,分析作者莱辛是如何展示玛莎·奎斯特青春期叛逆的表现行为的。 相似文献
19.
于鸿雁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9,12(2)
《万象》月刊是20世纪4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文学期刊。它以鲜明而独特的编辑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在当时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刊栏目设置灵活多样、版面整合整饬活泼、广告编排新颖独特,体现出一以贯之的开放兼容的编辑风格。 相似文献
20.
霍桑小说《红字》中海斯特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晶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1):131-133
《红字》是霍桑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17世纪北美清教徒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反映了政教合一的殖民统治对女性的迫害。文章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女主人公海斯特.普琳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