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朱美龙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Z1)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职业倦怠的现象已经在高校辅导员中出现并有蔓延的趋势.职业倦怠使辅导员的心理、生理和情绪等处于不良状态,成为制约辅导员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概念、表现、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就辅导员职业倦怠心理的消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史金联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6):173-175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其职业倦怠对自身、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极大危害。从社会、学校、学生、个体4个方面分析高校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从主、客观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3):22-23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7.
关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职业倦怠的概念、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及职业倦怠的成因做了初步探析,并提出提高辅导员职业倦怠调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丽萍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使广大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萍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5):112-1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使广大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广大馆员的身心健康。分析了图书馆员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和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时广军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3-17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心理疾病,由于特有的社会、组织、个体及工作因素使得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职业倦怠给教师、学生和教学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自我效能感越强,个体的职业倦怠就越弱,因此,通过继续教育以培养自我效能感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良好的继续教育设计应当包括科学的教育目标、具有可选择性的教育内容、完善的教育评估机制及经费投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一些图书馆的馆员对图书馆工作缺乏兴趣,甚至厌倦,工作敷衍了事,疲于应付,表现出一种职业倦怠。馆员的职业倦怠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分析其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馆员的职业倦怠,是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从体育教师职业特征、社会环境、学校情境和老师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角度提出预防和缓解体育老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立彬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379-38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红旗中学、城郊中学、三中等10所中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结果表明,阜阳城区的多数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前期症状,少数体育教师呈现倦怠心理.倦怠心理是职业地位不受尊重、职业发展前景不好以及环境差、付出无法得到应有回报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特征、社会环境、学校情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缮因,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角度提出预防和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松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0(2):142-145
职业倦怠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其身体的衰竭、认知的扭曲和行为的异常,影响着体育教师素质的全面发挥。其成因来自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寻找健全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是当前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辅导员的工作情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中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由于其工作强度大、角色冲突大、心里压力大、价值体现小等原因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学秘书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避免或消除教学秘书产生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高校连续招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及职业倦怠现象愈发凸显出来。这势必使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受到限制,因此,通过高校教师队伍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机制,以及加强高校教师自身的自我调节等措施,帮助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