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昭谦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
“天”的观念对于中国上自君王下及黎民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全方位、多层次地探讨古人对“天”的阐述,力图以全新的科学哲学概念对现代“天”的本质属性作新的概括,开拓对于“天”及“天人合一”社会结构探索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上《游子吟》一课时,在激情导入新课,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大意后,我说:“每当朗诵起这首诗,就不由得想起一首歌。同学们猜猜是首什么歌?能唱的唱几句也行。” 相似文献
3.
意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面对课文,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得到语文的同时充分享受语文。受到情意熏陶。 相似文献
4.
太阳在空中从东向西移动到正南方时,即恰好处于当地的子午线上,叫做太阳“中天”,然而事实上,太阳中天的时刻很难恰好是正午时刻。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6.
何建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以德治国”的提出 ,引发了人们对“法治”建设中的“德治”与历史上的“人治”、“礼治”关系的思考。本文将从当今“德治”与古代“礼治”二者的区别来阐释“以德治国”并非是提倡“人治” ,而是“法治”建设中一项富有弹性 ,但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治国政策 相似文献
7.
8.
邱仁富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Z2)
“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战略不管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史上都创造了许多军事奇迹。新时期,随着“先发制人”战略在国际上的广泛蔓延以及我国反对霸权主义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科学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历史的发展,推动建筑文化更新、前进的途径,一是由其“内核”文化的裂变或聚变为动力,二是由其“外缘”文化的作用,而往往这两条途径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建筑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子与细胞”是高中生物学科必修内容的第一个模块。该模块学习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生物学科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后续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结合北师大版教材,本人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两个三角”理论,从大三角“古——普——方”与小三角“语表——语里——语值”来分析“作”与“做”的异同,试图理清这两个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冯晨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1):12-16,27
荀子的人性论不能很好地说明礼义法度的来源问题。荀子在《解蔽》篇中系统阐述了“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心达到一种特殊的状态---“虚壹而静”之后就可以对道有发现和把握的能力。虽然“心”与“道”关系确立的前提是“心”的“大清明”状态,但是,这不代表人人都可以见道,只有圣人对道才有所理解。但是,这至少可以在理论上为礼仪法度的来源提供说明。同时,荀子承认“心”对于道有学习和接受能力。由此开始,圣人施教,后天之“伪”就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素描涵义的解释,并引用古代哲学的“知”与“行’崃阐述素描中的“认识’和“实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敏杰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7,20(3):28-32,55
诗三百在董仲舒阐述春秋大义的过程中主要发挥“达意”、“正言”的作用。基于此,董仲舒提出“以诗为天下法”的诗学观点,但在“知天’’的问题上拒斥了诗和诗人,主张“知天,诗人之所难也”。同时,《诗》、《春秋》在董仲舒阐释哲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共同的困境,由此提出“诗无达诂”、“春秋无达辞”等理论命题。在现实政治的情境中,“知天”的问题非但是诗人所难,董仲舒本人也是难以把握的。 相似文献
15.
太谷话里的动态助词“来”“呀”“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呀”表示将来的,“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16.
17.
吴厚炎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以世界上最早的两部兰花专论为个案,从研究其富含的人文思想及哲学底蕴,揭示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并进而审视现代科学“人文文化”精神的缺失。我们不必为过去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感到羞愧,也不应因我们重人文理性而科学理性姗姗来迟就以为别有一方“绿洲”。以现代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完成新的“天人合一”──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19.
20.
冯文慈先生是中国音乐学院资深教授,也是音乐学界治学严谨、学术成就令人仰慕的学者。2014年伊始,笔者有幸到冯文慈教授家对其进行录音采访,本文即是此次访谈之感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