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效能评估ADC模型中可信赖度矩阵算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ADC模型是目前评价复杂武器系统效能的标准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多数应用中可信赖度矩阵计算过于简化,致使效能评估结果误差较大.为了提高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将武器系统在执行任务后任意时刻处于某种状态看作是一个随机过程,应用连续时间齐次马尔可夫链的柯尔莫哥洛夫向前和向后方程建立可信赖度矩阵计算模型,求解矩阵微分方程得到转移概率.最后,以某型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为应用背景,给出了应用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指标评价体系.针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在处理信息时,只考虑突出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失去太多有用信息而不能有效评估的问题,引入三角模的有关知识,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的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机载电子进攻效能评估为例,应用基于三角模的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此模型为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组网雷达作战效能模糊综合评定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现代战争向网络中心战转变,雷达组网作战是防空武器系统发展趋势,其作战效能分析可为防空雷达组网提供辅助决策。为了评估组网雷达作战效能,结合雷达组网的因素分析,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提出了组网雷达作战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三级模糊评判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提出了组网雷达作战效能的量化评判方法。并对某重点区域防空两种雷达组网方案作战效能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组网雷达作战效能模糊评判模型具有实用性,其评估结果可为防空雷达组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子战装备作战效能灰色评估模型和算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电子战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因素多,而且部分因素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问题,而灰色系统理论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有力工具。提出了利用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来评估电子战装备的作战效能,建立了基于层次结构的灰色评估指标体系,介绍了灰色评估模型和评估算法。最后利用MATLAB语言进行了仿真评估举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不仅能评估单台电子战装备的作战效能,还能对同类型的多台装备进行作战效能的优劣排序。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飞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较系统的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框架,重点研究了飞行技术特性效能,使用技术特性效能、武器、火控和航电系统效能的评估与综合模型。根据飞机的设计参数评估飞行技术特性效能,可以解释造成效能差异的设计因素。使用技术特性效能评估模型考虑了飞机的无故障性、耐久性、维护性、安全性和生存性等特性。武器、火控和航空电子系统的效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武器装备的发展作了修改。应用该模型,给出了典型飞机作战效能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DC方法建立了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典型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逻辑结构,通过适当的计算假设,计算出武器系统的有效度矩阵;利用连续时间齐次马尔可夫链的柯尔莫哥洛夫向后方程和向前方程求解武器系统的可信赖度矩阵;选择武器系统的目标特性,射击能力,抗干扰能力,导弹能力和机动能力建立能力指数体系数学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给出应用实例,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ADC(availability dependability capability)法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进行建模。针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复杂的特点,构建了系统的多状态及状态转移的路径,充分体现了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建立了可用性和可信度模型。克服了ADC法的不足,对系统能力向量进行拓展,考虑了指控能力、抗干扰能力、生存能力等综合性指标,突破单指标效能评估的局限性。采用多种方法组合,对量纲类指标采用标度法进行计算,对定量概率指标采用参数法进行建模,对定性概率指标采用标度法结合德尔菲法进行量化。通过算例的验证表明了该模型适用、准确。  相似文献   

8.
基于ADC(availability dependability capability)法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进行建模。针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复杂的特点,构建了系统的多状态及状态转移的路径,充分体现了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建立了可用性和可信度模型。克服了ADC法的不足,对系统能力向量进行拓展,考虑了指控能力、抗干扰能力、生存能力等综合性指标,突破单指标效能评估的局限性。采用多种方法组合,对量纲类指标采用标度法进行计算,对定量概率指标采用参数法进行建模,对定性概率指标采用标度法结合德尔菲法进行量化。通过算例的验证表明了该模型适用、准确。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母编队作战效能评估问题,考虑到作战环各环节的作战能力指标无法精确度量的特点,将三角模糊数方法引入到作战环理论中并对其进行扩展。首先,构建航母编队作战能力指标体系,并给出作战环中各环节作战效能的计算方法。其次,考虑信息共享和协同指控过程,结合作战环理论,以及航母编队中装备实体与作战环节点的映射关系,构建作战环网络模型。最后,以航母编队遂行对空拦截作战任务为例,对航母编队作战效能展开评估,并分析集中式和分布式指控方式下航母编队的作战效能以及各类装备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0.
黄炎焱  杨峰  王维平  朱一凡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0):4629-4633,4656
针对武器装备效能评估可能存在的评估风险问题,提出一种旨在缩减这类风险的稳健评估方法及支撑技术。该方法包括:建立面向装备型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仿真手段主动采集评估数据,对专家款据以及仿真数据等多种评估数据源进行评估融合.并对评估结果的稳定性进行测度,找出效能评估值影响因素,据之进行下一轮的评估,直至得到稳定、风险降低的评估结论为止。以装甲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为例,利用稳健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表明,评估过程合理,结果趋于稳定,的确降低了评估风险。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理论的卫星系统效能评估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根据卫星系统的功能结构关系,建立了卫星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针对该系统效能评估多任务多指标的特点,以模糊理论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介绍了效能评估的实现过程,并从仿真分析中总结出一些从卫星系统总体设计指标着手提高其综合效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C4ISR系统作效能评估的复杂性,借鉴云理论的原理,提出基于云理论的C4ISR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在描述云理论评估步骤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求各指标的云模型表征及各指标参数的权重,用加权偏离度衡量系统与理想状态的偏离量,采用包含一维云发生器的改进型云模型实现了C4ISR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实例证明此方法能较好地融合主客观信息,有效的集成了模糊性和随机性,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为C4ISR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E-GERTS模型的复杂任务成功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复杂任务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一般模型无法反映资源约束对任务过程的影响以及任务过程间的相关性问题,提出了E-GERTS模型及其计算机仿真算法。该模型通过添加决策型节点和决策函数,可根据当前资源和时间信息,对任务过程进行动态决策,确定后续任务节点的分支概率,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还给出复杂任务成功性评估的E-GERTS模型建立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示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作战仿真和探索性分析的海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介绍了利用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编队实施饱和攻击的作战效能评估新方法,首先用海战仿真系统计算反舰导弹到达的数量分布,然后采用探索性分析方法研究改进战法、优化反舰导弹到达数分布、提高反舰导弹攻击效果及节约弹药的可能性,并给出了一个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分析的绿色大学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大学”的评价体系有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绿色实践5个一级指标,这些一级指标又有教育理念等19个二级指标组成;在这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由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绿色大学”建设水平进行评估,以评促建,进一步推动“绿色大学”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改进了Takagi-Sugeno型模糊树模型的反向传播学习参数的方法,提出基于GA的一套完整、系统的优化模糊树模型参数的算法,其关键是选择确定祖先节点a的方式和选择哪些变量作为染色体基因。对国际标准例题的仿真表明,该方法对算法初始值的选择不敏感,能显著提高模糊树模型的建模精度,在相同模型精度条件下,则可简化样本空间的划分,降低模型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17.
一种雷达系统效能的综合评估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雷达的基本任务和功能,将雷达评估指标分为探测能力、定位能力、抗干扰能力、生存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目标识别能力及可用性等七个方面,建立了雷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评估指标进行了具体量化,建立了评估指标的数学模型,给出了雷达系统的效能综合评估模型,为雷达装备的论证、研制、生产及改造提从了辅助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