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印度与中国在农业发展上较为相似,印度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遇到的问题对我国具有参考价值.本文详细阐述了印度主要的农业推广主体及其在农业推广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印度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是农业方面的一项新技术、新的管理体系。对促进农业的高效益、维护农业和人类自然环境的长远利益有莫大意义,因而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我国幅员广大,自然生态类型复杂,各地也有各自的具体情况和尝试经验。本文是作者根据浙江省的情况和近年的一些实践,归纳了六种生态综合发展类型,对兄弟省也许会有一些可供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3.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探讨——与闵庆文等学者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得到积极的发展,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欠妥,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还存有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的就是农业文化系统,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等同于农业遗产。  相似文献   

4.
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区别于一般地区农业的主要标志,不在于农业本身有什么不同,在于农业结构、功能和发展水平等等方面的差别。像大城市小郊区的上海等地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地区的农业,具有鲜明的大都市农业的特点。 在我国,对传统的农业,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功能是其唯一的功能。这是由特定国情和解决“温饱”的社会基本任务决定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农业的发展简单划一,抹煞了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尤其限制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适合当地需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被称作现代保险中最尖端的课题,它也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研究和发展农业保险.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农业保险在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并对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引进国外智力 促进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几年来的公关研究和技术引进,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为了满足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对技术的需求,尽快缩小我国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跟踪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自主创新发展新农业的同时,针对国家农业发展目标和  相似文献   

7.
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经 《广东科技》2014,(14):161-16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国家相关"三农"政策法规不断出台的背景下,农业科技推广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技术推广是新形势下国家给予其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认清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推广者在不同的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推广方法,才能够保证农业推广工作真正落至实处。讨论农业推广发展趋势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科研投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测定"十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态势与主要特征,分析了农业科技投入的变化特征,测算了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弹性。结果表明:(1)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水平稳步提高,但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且不同年份波动较大、不同区域发展不均衡;(2)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稳步增长,其中政府拨款仍是主渠道,投入强度波动上升,但仍明显低于国外水平,也低于国内非农行业;(3)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弹性呈递减明显,从"八五"的0.483下降到"十五"的0.235,并据此从科技投入增加、科技体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农业保险的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加上传统农业保险在经营上也面临很多困难,为推动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价格指数保险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探讨。文章通过类比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研究美国、加拿大价格指数保险发展经验以及我国试点情况,对当前我国区域性农业灾害下开展价格指数农业保险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及原则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从而对价格指数保险在当前背景下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对开展价格指数农业保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本文对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和经验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的同时,实现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而我国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的问题,这其中有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特殊国情,也有我国重化工业追赶策略带来的连锁反应。如何破解同步发展难题,不仅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节水农业的发展模式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要把节水农业融合到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以适应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发展需要.在指导思想上,以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为目的.在发展规模上,区选择不同的节水措施.本文对福建省不同阶段的种植体系与节水技术体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很不平衡,处在初级阶段的平凉市,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以及产业化的发展状况差异很大。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不同阶段的农户的调查来说明农业产业化初级阶段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各个行业都在快速的发展,农业也不例外.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我国的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气象灾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分别从我国现阶段农业气象灾害的具体情况、应急性措施、长效性措施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撑和依托。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在分析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大连为例,分析了大连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特点、存在问题,提出了大连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人民生活水平也不尽相同,各国在服务发展农村(农业)金融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最为我国值得借鉴的有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美国的合作金融体系,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孟加拉和美国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以期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周怀昌 《广东科技》2014,(22):138-13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每一个行业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发展,加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我国的经济更上了一层楼。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疑,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的方式由传统的手工农业方式逐渐向科学的机械化农业方式转变。与此同时,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在快速成长。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快速提高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奠基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走之路。但是,就当下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阐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所以对于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就有很高的要求。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农作物的产量就尤为重要,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产量,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作物的质量有很大的危害,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本文对病虫害在防治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对农业产业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的基础上,在农业关联产业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商品生产.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两种不同实质的农业的一体化经营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不同。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可在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一、高等教育与农业生产率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与教育。各级教育对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意义,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中更是举足轻重。这不仅因为,高等教育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一批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级农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而且还在农业科技知识的发现和推广中起着主导作用,为发展我国的农业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这些成果正在逐渐转化为巨大的农业生产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民从传统的农业观念和劳动方式中解放出来,更普遍地认识到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在农业生产力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这又以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的进步。丹麦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