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摭言》是一部专门记载唐代科举制度的笔记小说,由于时代较远、词汇难懂,使之无人问津。《唐摭言校注》的出版,为研究此书提供了便利。然而古籍校注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书中有个别词语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进士科作为唐代科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世人的重视。进士科应试要考诗赋,场外又盛行行卷之风,而《文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应进士科举子们人手一册的范本。同时还因为它具备了举子们所需要的“习骈俪”、“看文体”、“检事”等功用,倍受青睐。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涉及科举制度的篇章将近百篇,占总篇数的近五分之一。这些篇章中的主人公大多出身寒门,很多文名出众之人都屡败于科场。在蒲松龄的笔下,科举成败有诸多影响因素,然不管如何都不由自己。蒲松龄将自己的科举遭遇融入笔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4.
饮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对于饮食的描写是对一个人最本真愿望的反射。《儒林外史》中的饮食描写大大小小不下百处,既写饮食,又不止于此,从饮食入手,描述了在科举制度下文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展现了八股取士制度在物质和精神上对文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工具书,《汉语大词典》为众多学者提供了便利。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这部书也存在一些弊端。从该部书完成编纂到目前使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它在语音、释义、引证、编纂体例等方面的疏漏也逐渐被发现。其中,孤证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疏漏。探讨《汉语的词典》的孤证问题,有利于纠正对一些字词的认识和提高词典本身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唐代科举与诗歌互动关系的剖析,可以发现唐诗发展过程中自身的主导性,以及科举考试、举子们科场之外的社会活动和创作行为对诗歌及其理论的创造和发展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礼”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的礼学家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其中的投降礼,却较少涉及。投降礼在《左传》中有三次确切记载:僖公六年,许僖公向楚成王投降;宣公十二年,郑襄公向楚庄王投降;昭公四年,赖国国君向楚灵王投降。实施投降礼仪通常是失败的国君“面缚、衔璧、肉袒”,大夫“衰绖”,士“舆榇”;接受投降的一方通常是“从之”,以礼相待。《左传))里的投降礼仪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隋开皇年间开始通过科举考试遴选官吏,唐代因袭隋制。至玄宗开元年间进而以诗赋为科考的题目。南梁萧统编纂的《选》适应了科考士人们的需要。唐李善注与五臣注使《选》的影响日益扩大。《选》成为科举教科书的时间,实在于玄宗开元时期。  相似文献   

9.
集中从清初吏治的腐败和科举制度的弊端二个方面描述分析了《聊斋志异》对清初政治黑暗的批判。并通过与之以前以后的小说家对比,分析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狂欢化的世界感受植根于欧洲文明的深处,折射出欧洲文明的一种精神特质。它从不曾消失,仍然对僵化和凝固的制度和思维起着很强的解构作用。狂欢化的文本——《看不见的人》中设定了狂欢节上的一系列礼仪形式,也因此,《看不见的人》获得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和两重性。本文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发掘这部黑人小说的独特魅力,也借此一窥黑人生活的苦难和渴望。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最高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指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呈现出鲜明的人本价值取向,丰富、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科举制度承袭唐制,但相比又有所发展,有自已鲜明的特点。宋代的科举制度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实施了重文轻武等各项措施紧密相关,宋代对知识分子的宽容政策及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唐代宫廷医疗机构主要有尚药局、药藏局及太医署。尚药局是专为皇帝设立的医疗机构,负责治疗皇帝平时的疾病。药藏郎2人,丞2人,侍医典药9人,药童18人,掌固6人,药藏郎掌和剂医药。唐太医署总全国医政、医学教育,是全国医政总署,其本身也是集科研、医疗、教育为一体的医学机构。  相似文献   

14.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科基制度对明代绘画艺术的影响.首先,作者认为明代政府选官制度上重进士出身轻杂途入仕的作法。是造成明代宫廷画院制度特色的原因之一:其次,从画家人数上分析.科举制度录取的严格,迫使不少“累试不第”的文人流入绘画的队伍中,扩大了画家人数的总量。再次.考中举人的或文人的在为官之余的绘画创作,增加了绘画作品的数量。举人和进士加入画家的行列,也提高了画家队伍的文化素质,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从清代乡试阅卷官员的任用程序和政府对阅卷时间的限定这两个角度,分析由于考官素质得不到保证及阅卷时间的紧迫,决定了科举制度下阅卷结果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正。  相似文献   

17.
关于明代科举考试试卷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依据台湾学生书局影印本《明代登科录汇编》等历史资料对明代乡、会、殿试试题的起草、格式、字数及特点和试题的种类、试题的优劣进行评价,同时对试卷批阅的人员、特点、方式和批语,字数及结构诸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明代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明清社会蕴含着新的社会因素的萌芽,所以由婚俗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的演进显得比以往更加激烈,并且成为了当时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明清的婚俗暨传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规范着人们的婚姻状态,双从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上渐趋解放,从而更加合理、自然,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唐代进士家庭作为一种新兴的家庭类型,其家庭教育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唐代进士家庭的教育既有一般家庭教育的共性,又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重视科举教育。以其家风教育和家学教育为切入点,观照唐代进士家庭教育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其在家庭教育上对思想文化的态度明显迥异于其它的家庭类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各民族各有其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这些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又有着共同的内核、价值取向及其强化手段。灵魂、鬼神、命运信仰是其共同内核,命运信仰是其价值取向,而巫术与方术则是强化其共同内核、价值取向的主要手段。把握住传统民俗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宣传无神论,搞好移风易俗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有神论、巫术和方术对传统民俗影响的根深蒂固,也使我们充分意识到加强无神论教育、破除鬼神迷信和搞好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