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百户湾天然植被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天然植被有5种典型群落,其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明显,构成乔木层优势种分属9科16属,以落叶阔叶成分为主体;(2)各群落生活型谱以乔灌木等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3)该天然植被物种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58科454属823种,珍稀植物15种;(4)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研究该地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类型、物种组成、生活型谱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群落按演替过程可划分为草地、灌丛、落叶松林、杨桦林、春榆水曲柳林、胡桃楸林、椴树槭树林、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等9种群落类型;有维管束植物205种,分属68科142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8种,裸子植物3科7属8种,被子植物59科129属189种;优势生活型主要以高位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为主;各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变化明显,随着演替的进展,草本植物多样性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乔木植物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灌木植物从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到灌丛植物群落阶段多样性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而后随着演替的进展,呈现先增加再逐渐减少的趋势,后期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与植被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就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与植被特征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中,植物群落退化的趋势为本氏针茅群落→本氏针茅 油蒿群落→油蒿群落→沙地以及油蒿群落→油蒿 牛心朴子群落→牛心朴子群落→沙地。退化阶段植被区系组成的变化表现为物种数和密度先降后升的的过程,本氏针茅群落→油蒿群落→牛心朴子群落密度的变化幅度为51.98→31.12→62.76→(ind.(tus.)/m^2),种数为15→12→17种;生活型谱变化不明显,说明植被的退化主要是群落中优势种的衰退造成的;生物量的变化幅度较大,为218.1→748.72→155.6(g/m^2);植物水分生态类型表现为中旱生植物逐渐减少,强旱生植物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七差地区芒果园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海南岛七差地区芒果园植被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芒果园植被丰富,共有植物102种、38科、95属,其中以双子叶植物占优势,有72属,单子叶植物次之,有22属;在102种植物中,草本植物有52种,为芒果林下的优势植物种群;植物群落特征为人工植物群落.本文还对芒果园植物的组成、性状、不同生态习性以及多度、盖度和频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保护和改良利用芒果园植被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拉萨市巴嘎雪湿地作为研究地点,采用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该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分布格局及其环境条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巴嘎雪湿地34种主要植物隶属18科32属,其中常见的种有芦苇、肉果草、嵩草、杉叶藻、狐尾藻、水毛茛、矮嵩草、荸荠、西藏粉报春和甘肃马先蒿等。DCA分析表明,26个样方分为三个主要组合类型,分别代表不同的生境类型;34个植物物种分为三种主要的群落类型并与CCA排序分析基本一致。CCA排序分析反映了巴嘎雪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随着环境变化趋势形成不同物种为代表的三个群落,并且CCA分析确定了影响该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即水位变化、电导率和小生境变化(小丘、积水等)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雾灵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研究,发现在调查所涉及的52种植物中,大叶章、硬质早熟禾、地榆、藁本、双花堇菜、细叶藁本、披针叶苔草以及细叶苔草等植物的重要值较高,在群落中占据明显优势。群落的Simpson指数为11.75;Shannon-Wiener指数为4.19;PIE指数为0.91。以这3个指数为基础的群落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17,0.69,0.93。从总体来看,群落的生态优势度指标偏高,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瑙基耶尔生活型谱分析得到以下结果:高位芽和地上芽植物各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9%,地面芽植物和隐芽植物占绝对多数,分别为31种和16种,占总数的59.62%和30.77%;1a生植物有3种,占5.77%。表明该地区为夏季较短,冬季漫长,气候严寒而潮湿的温带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7.
根据样方调查,分析了海南岛昌江县石灰岩地区轮叶戟Lasiococca comberi var.pseudoterticillata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和结构特征,并就分析结果与其它地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1800m^2样地中,有维管植物164种,隶属于64科129属,其中以热带性分布属占明显优势,所占比例为94.87%。群落外貌终年常绿,生活型以高位芽为主,占76.07%,乔木多为单叶,叶型以中型叶为主,占70.。73%。群落成层现象不明显;通过对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显示,该群落处于增长状态,按照Raunkiaer的频度等级定律,A级频度值为71.95,其中有79种植物只出现于一个样方中。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该地植物在属的区系成分上受气候的影响比基质的大,该群落所属的植被类型处于热带常绿季雨林向热带雨林演替的过渡阶段,并需用自然恢复的方式对植被进行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洞庭湖地区ZK01钻孔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孢粉等古环境指标的分析, 初步揭示了该地区6000 aBP以来湖泊环境及气候演变的历史: 6000~4000 aBP, ZK01钻孔所在区域为水深较大的湖泊环境, 湖泊周围地区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 代表较为湿热的气候; 4000~1000 aBP仍为深湖环境, 但后期水深有所减小, 其中4000 aBP的气候有明显变干变凉的趋势, 植被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000~600 aBP湖泊演变为浅湖环境, 600 aBP之后进一步演变为浅滩与湖沼交互相环境。 该地区环境演变同史前及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 6000~1000 aBP的水文环境及气候变化显著地影响了区域的古代人类文化与历史的进程, 其中4000 aBP的气候变凉及水文环境的变化可能是该地区史前文明迅速衰落的原因; 1000 aBP以来, 人类在长江两岸的筑堤和围垦等活动明显影响了洞庭湖地区的水沙过程及河湖环境的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9.
刘健  陈星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7):713-720
采用耦合了陆面过程的9层15波菱形截断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AGCM+SSiB),引入全球最新的6和21ka时陆面植被分布,并转换成模式格点值,开展了系统的6和21ka古气候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拟设计得出了较真实的气候特征,并揭示出太阳辐射和下垫面植被是中全新世气候格局的主控因子,而海温和北半球两大冰流则是末次盛冰期气候的主控因子,植被场改变对模拟结果影响的显著性检验表明,6ka时植被的改变对降水,温度和海平面气压场的模拟均有显著影响,而21ka时植被影响的显著性区域较大,且比较零散,说明寒冷气候时期对植物被迫改变的敏感性没有温暖气候时期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粗糙度和稳定度等对绿洲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的影响。地表粗糙度和大气稳定度是控制地气间能量交换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绿洲中植被的温度不仅受反照率、空气温度影响而且受大气稳定性和地表粗糙度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气稳定度越高(低),植被的温度越高(低),地表粗糙度越小(大)植被的温度也越高(低)。研究还发现,绿洲中总的蒸散量的多平衡态特征只有在稳定度低的时候出现。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低矮的植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容易发展起来。另外研究了层结不稳定和层结稳定的情况下绿洲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浙江嵊泗小洋山岛发育至今,生物、非生物环境因子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成岛年龄、高程、土壤种类、土壤养分、土壤含盐量、土壤p H值等影响着植物群落的形成、定居与演替.在多年野外调查基础上,以时空跨度,运用PC-ORD生态学多变量分析软件中的典范对应分析(CCA)二维排序方法,阐述了小洋山岛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并对该岛植物群落的演替现状和植被恢复进行了二维排序分析.结果表明:(1)小洋山岛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多样有维管植物300种;(2)人们对小洋山岛进行各种建设的同时且先锋植物群正在发生,并为研究分析该岛植被恢复及其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内蒙古地区草原植物群落样带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AP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多元回归树(MRT)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探讨了群落组成、分布格局及影响其分异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如下:1)TWINSPAN将273个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8个群系级草原类型,各自代表并反映出该地区草原群落的特点;2)DCA排序结果间接地反映出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CCA排序结果较好地展示了各群落类型中优势物种的生境特征,并进一步展示了该地区草原类型、主要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3)DCA、MRT及CCA结果均表明,气候因素对于该地区草原植被的地域分异影响作用较大,其中水分因子的影响十分突出,特别是最湿月、最暖季节与最冷季节降水,是构成内蒙草原植被类型区域分异的决定性因素;4)MRT与CCA结合使用能进一步挖掘出更多的环境信息,为群落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环境解释.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龄级样方调查海南橡胶林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了胶林的植被类型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橡胶林下植物约有维管束植物207种、61个科和113个属,以耐阴性禾本科植物为主。经聚类分析,橡胶林下代表性的植被群落类型主要有8种:幼龄阳性杂灌木为主的群落、飞机草群落、白茅群落、耐阴性禾草(为主的)群落、假蒟群落、芒萁群落、蕨类群落、阳性禾草(为主的)群落。橡胶林生物多样性因降雨量、土壤理化性质、胶林年龄而异。降雨量越大胶林林下生物多样性越丰富。随着橡胶树年龄的增长,生物多样性有所下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全磷、速效钾、全钾含量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4.
种间联结及种间相关性能够反映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和群落的稳定程度,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基于岑王老山1hm2样地中胸径大于1cm的每木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VR)、种间联结(AC)系数、Ochiai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PCA排序,对群落中13个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性和种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行生态种组的划分。结果显示:(1)群落总体呈现显著正联结,表明群落正处于演替的稳定阶段;(2)种间联结性与种间相关性分析中的正负关联比均未超过1,但达到显著正关联的种对数明显大于达到显著负关联的种对数,说明群落整体联结性与群落中达到显著关联的种对数关系更为密切;(3)相关性检验中虽然结果相似,但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结果更为灵敏;(4)生态种组的划分与相关性检验表现出一致性,说明物种的生态学特性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其种间关系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古丈县南方红豆杉的植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古丈县南方红豆杉珍稀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对群落结构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群落区系组成比较丰富和复杂,属于许多属的过渡地带,具有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2)种类组成以壳斗科、樟科、漆树科、卫矛科、榆科、五加科、金缕梅科等为主,但优势种、建群种以温带属为主;(3)种群生活型谱以高位芽占绝对优势,群落垂直结构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成土年限、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环境条件恶劣,土壤动物种类贫乏,且优势类群明显,群落异质性差,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低,多样性指数不及最大多样性指数的二分之一.农田生态系统则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改善了土壤环境,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多样性较高.11个样点、3个年代三角洲或6种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土壤含盐量是影响土壤动物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随成土年限或植物群落演替,土壤动物群落在较高分类阶元上未能表现出明显的演替过程,有必要对土壤动物的分类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7.
太湖西区公路两侧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按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层,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无锡马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公路两侧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各植物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4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具有相关一致性,草本层则差异较大;(2)公路边坡经人工植被修复后,植物物种多样性比未经修复的显著增加,起到防护边坡和改善景观的作用;(3)修复的湖滩地植物群落盖度大,但种类单一,故物种多样性较低;(4)原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合理的人工修复可促进受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增加;(5)通过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的比较,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18.
苏南丘陵山区森林中冬青幼苗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冬青幼苗更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苏南丘陵山区森林抚育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溧水林场内4块有一定代表性的天然次生林样地进行详细调查,在分析不同群落中冬青幼苗的个体大小-密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冗余分析(RDA)的方法对冬青幼苗更新状况与种内、种间、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随着群落中冬青重要值上升,冬青幼苗由“高密度-小株型”的分布特征,逐渐转变为“低密度-大株型”状态。3类环境因子对冬青幼苗更新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不同林层的林分结构因素间及不同种类的土壤因素间存在一定差异。当冬青重要值较高时,种内因子和种间因子组成的林分结构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土壤因子影响较小,此时种间作用主要体现于上层高大乔木的影响。当冬青重要值较低时,土壤因子的影响超过林分结构因素,此时林分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较强的更新层种间作用。【结论】在苏南丘陵山区森林中,不同类型群落中影响冬青幼苗更新的主导因子不同,林分结构和土壤因子对冬青幼苗更新的作用因群落中冬青重要值高低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山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至全球尺度上,水热条件是决定植物种、生活型或植被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而在景观及更小的尺度上,区域环境因子则主导着植被的分布格局。数量分类和排序是研究群落生态关系的重要数量方法,它为客观、准确地揭示植被、植物群落及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提供了合理、有效的途径。笔者从群落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格局的角度出发,综述了我国山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的相关研究,阐述了采用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研究山地植被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我国山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E、S两组主分量分析,对陕西省铜川地区植被次生演替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主分量分析是一种在自然条件复杂的较大区域内,研究植被次生演替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认识植被次生演替与生态条件的关系及演替过程中群落性质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