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度一生以“帝王之学”安身立命,以之指导自己的人生,并孜孜追求“帝师”之梦。他的所谓“帝王之学”其实有“术”而无“学”,是战国以来纵横家思想的嬗变与翻版。杨度最终落泊仕途,沉沦史河,并非如他自己所说是因为没把“帝王之学”学到家,而是时代注定了他的这种学术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2.
南宋孝宗隆兴、乾道间至光宗绍熙时,理学主流派的性理之学与永嘉事功之学同时昌盛,后者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兼容前者的合理因素,具体表现在薛季宣"问阵而称俎豆"和陈傅良兼重"勇猛"与"详密"。他们对理学性理的兼容,其核心旨趣是传统儒家的"中道"思想,为叶适创建事功"治统"体系奠定了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3.
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有诸多学派,朱熹之前已有濂洛关闽之分,在朱熹之时,亦有江西之学、湖湘之学、浙东之学诸派.朱熹之后,历朝同样有诸多学派.朱子学派称"闽学",但朱子学不等于"闽学".朱熹称二陆之学为"江西之学",但陆象山之学不等于"江西之学",江西之学发脉于欧阳修、曾巩,经李觏、王安石,而成于周敦颐、张九成、陆象山."江西之学"以二陆心学理论特色得以"孤行于天下".江西是理学开源、心学萌生之地.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上饶.朱子学不入于江西,但江西是他讲学论辩任官施教的地方,朱子学与象山学同样在江西广泛传播,历宋元明而不衰.所以,江西是宋元明时代理学发展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早年本着寻求精神之形上慰藉的解脱心态,治叔本华与尼采的纯粹哲学,但叔本华与尼采其人与其学的内在张力使得王氏转向康德,“人间”大义代表了王国维哲学探求的归宿。人与人的“之间”,构成了王国维理解与刻画自己的位置的思想出发点:经世致用不过是人乎人间之内,而解脱出世亦不过是出乎人间之外。对国家、民族病理与个人性情的日益深化的思考,促使王国维一度从哲学转向文学美术。但近代特殊的社会历史,不得不使得国维从个人之解脱转而进入在具体时空直面现实而有所承担,由此而有从文哲之学到晚岁经史之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代,随着宗法制解体,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古代第一个商人阶级相应形成。作为商人阶级的代表,范蠡、白圭等人总结商业经验和规律,形成了一套不同于管仲富国之学和孔子富民之学的新的经济理论——商人治生之学。它在理论上独特的创新价值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18,(1):103-107
在孔子对于"仁"的阐发中,"思"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思在整个"仁"学理论以及德性的培养和践行过程中起着文化承接、行为转化和价值提升的作用。所以正是"思"在"学"与"行"中的这种作用,从而开启了对于"人"与"仁"自身价值意义,它包括对于礼崩乐坏的问题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忧患意识以及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意识,因而形成了仁学之"思"的三重意蕴即省察之思、忧患之思和闻道之思。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文化创新之关键在于开发出新的最根本的人性本体与生活世界之原理,而儒学正逢其时。要创新和复兴儒学,需要深刻认识儒学之本。从中国文化之本源出发,可以引申出一个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创造理论:无极而太极的层级创化论。此亦儒学的基础及其开始。儒家的开发建立在周易哲学的创造思维与人性自觉的基础上。儒学为知本之学,亦为本体用之学。  相似文献   

8.
论文对张志公、陈望道等有关辞章学定义的内涵、外延作历时的动态的描写和总结。全文用"否定之否定律"作科学的分析,为辞章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和辞章学下位学科的开拓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文对张志公、陈望道等有关辞章学定义的内涵、外延作历时的动态的描写和总结。全文用"否定之否定律"作科学的分析,为辞章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和辞章学下位学科的开拓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己之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通过在书院所从事的教育与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亲自拟定《白鹿洞书院学规》,开启了书院的传统与精神。"为己之学"作为书院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强调修身治德,追求自我德性的完善,理想人格的成就;这种传统道德教育倾向在现代社会对于培养健康个体人格、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提高道德主体修德成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消解现代教育的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有其特别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仲长统的学术思想在其《昌言》和其他散佚的章句中得到反映。重视学养与知行合一,深究事理并独立思考是仲长统学术思想中的传统因素;不随流俗与怀疑传统,高扬社会批判精神是仲长统学术思想中的新鲜因子。政治环境下士人意识的觉醒、经学的式微以及士人仕途的阻绝、仲长统自身性格和经历,是仲长统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改革思想家、经学家及博古通今的史学家,诗文俱佳的诗人和文学家。其改革思想所引发的三大前沿学术贡献分别是:政治思想方法论的前沿学术贡献;文化思想的前沿学术贡献;文艺美学的前沿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学术自由是大学理念的一个核心理念。本文通过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关于学术自由理念的阐述的分析,得出了大学所应具有的批判意识和批判品格,而其批判品格的获得,是通过大学知识分子的学术自由和担当的社会良心的角色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藏族历史上的佛门奇僧、藏族学术大师根敦群培在国外的生活,剖析了国外生活在诸多方面对根敦群培造成的重大影响,包括从神学史观转向人文史观、国外学者全方位的影响、国外艺术风格的影响、国外新思潮对其思想的影响,指出国外生活使他获得了一个丰硕的人生,揭示了根敦群培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15.
朱继生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1):54-56,62
通过对“节用”、“节葬”和“非乐”篇的分析,原创性地提出墨子的简约美学思想,探讨了简约美学思想形成的哲学根源、经济条件和社会状况,进一步丰富了墨子的美学思想。墨子以简约为美的思想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锐词学思想与常州词派词学理念迥异,其推尊柳永,重字句、协韵与守律,且填词较好地实践其理论主张。不惟如此,柳永词谱之功与婉约风格受到陈廷焯、郑文焯、刘熙载、王国维以及朱祖谋等词学家的青睐,反映了柳词经过清初、中叶传播的沉寂之后于晚清民国再次进入词学家的接受视野,亦体现了晚清民国词学思想的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学术期刊中学术造假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剖析了学术造假成因,主要是夸大了学术论文的作用,学术风气浮躁,学术监管不力,投机之风盛行,学术期刊竞争法则被扭曲,办刊人员素质偏低等,指出要固守学术期刊这一学术领域,引导学术研究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需要刊社和相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从文献述评的角度入手,介绍并评论当今学术界对斯金纳共和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9.
回顾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状况,对其晚年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剖析他的“二次革命论”、社会主义观、民主观、经济思想、爱国思想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明末清初的多元学术思想和社会思潮发生了巨大转变,最终俱归于经史考据一途。文章从内在学术理路和外在社会环境两大方面展开,包括王阳明心学、东林复社的学术、考据学和西学之间的关联和继替,以及引起当时主要社会思潮的社会危机、明朝倾覆等大的历史背景。通过梳理各种思想思潮的端绪,弄清其来龙去脉,从而简要分析清初“由理学入经学”学术思想转变的过程,以及启蒙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实学思潮等社会思潮转化和潜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