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态学与古死态学——研究生物死亡后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态学和古死态学分别与生态学和古生态学相对应,是研究生物死亡后的变化过程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古生态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科学,是古生物学、沉积学(沉积岩石学、沉积相学)及生态学等等学科远缘杂交的高级理论综合产物。它研究古代生物(化石生物)与古代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这门科学当前从事研究的人员,以及它直接的服务对象、应用目的来看,它属于地质科学范畴。然而,也可以认为它是广义生态学(研究整个古今生物与古今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的一部分,因而也是属于生物科学范畴的。正由于它所具有的这种边缘科学的性质,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生长点,所以,在它诞生以来大约百年的历程里,发展十分迅速。这门科学在中国,则是起步较晚而后来居上的新兴学科,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回顾起来,中国古生态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刘学礼 《世界科学》2002,(12):35-37
自从地球上出现生物以来,生物就与环境构成了复杂庞大的生态系统,而生态学则是一门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把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演变作为统一的课题来研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如果说,生态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生物学分支被大家所接受,已经是迟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如果说,生态学发展为一门具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和特殊方法论的成熟学科、它之崛起于现代科学丛林而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而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就是整个生物圈,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若是被看作研究生物与共栖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根据海克尔(Haekel)所作定义则是在1866年。可是,这门科学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希腊时代就有了各种生物野外史、生物分布等研究。经过中世纪,C·达尔文又对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自然淘汰等生物和环境问题,生物相互关系问题,以及它们对种的连续所具意义等等生态问题作过研究。关于这些,在许多成书中均有详述。除了这些而外,以个体生理学、农、林、水产学等一部份作为母体发展起来的生态学则必然含有模糊的内容,然而,在具有独自目标和方法的独立近代科学中成长起来的生态学则是比较新的科学。生态学本来是野外的生物学,并且是生物学(在  相似文献   

7.
水污染生物学监测的研究萌芽于上一世纪中叶,至本世纪初就有评价河水质量的生物学标准和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污水生物系统”。这种以水生生物的分类知识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方法迄今仍适用于评价腐败性有机物的污染。从本世纪四、五十年  相似文献   

8.
入侵生态学最新研究动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吴昊  丁建清 《科学通报》2014,59(6):438-448
生物入侵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诸多研究在入侵机理及入侵后效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外来生物凸显出形式更为多样的入侵过程并为入侵生态学带来新的挑战.本文紧扣生物入侵的发生机理、途径及其生态学后效等关键问题,从入侵机制、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全球变化下的入侵响应等方面介绍了入侵生态学近期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在入侵生态学未来的研究中,生物入侵与人类健康、全球变化下的入侵态势、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将会引起更大重视.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 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贺金生  王政权  方精云 《科学通报》2004,49(13):1226-1233
生态学10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 然而, 当今的生态学家已经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 鲜为人知的地下部分已成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 因而严重制约着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理论拓展. 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 伴随着全球生态学研究的深入, 一个新兴的生态学领域——地下生态学(belowground ecology)开始形成, 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地下生态学从不同学科层次探索地下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与地上部分的关系, 并特别关注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植物根系、地下动物和土壤微生物. 分析了生态系统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关联、根系生态、根系生物地理, 以及地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着重评述地下过程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若干理论问题, 指出地下生态学将是21 世纪生态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论生物与裂谷》一文的作者出席了1987年8月“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关于生物与地球上大裂谷之间的相关性,作者作了有趣的研究,他的论断也受到我国地质界和生物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讨论的川东和川中丘陵山地,就其地理范围来说,主要是指包括川东平行岭谷,和西部的龙泉山在内的整个四川盆地内部丘陵低山地区,共有50多个县,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是我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本区气侯暖和,雨量丰富,土地较肥沃,实系“天府之国”的腹地。如何充分利用这优越的自然资源,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物生产力,从生态学观点看,它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封面说明     
正奥陶-志留纪之交(约4.44亿年前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和生物事件,如古生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冰川凝聚与快速消融及相伴的海平面快速升降,显生宙第二大规模的海洋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等,并在华南广泛发育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两套重要的页岩气产出地层.在这两套地层之间常夹含观音桥层泥质灰岩及独特的凉水壳相动物群,其时空分布及古生态学、古地理学研究是解读上述  相似文献   

13.
一、生态关系是指生态系统备要素之间的错综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联系形式与相互作用。其联系与作用发生在:生态环境因素之间;生态环境与生物成分之间;各种群内部与种群之间;人类(从生物成分中独立出来)与其周围的生物、非生物要素之间。二、生态关系不是平衡关系。平衡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某物质或能量在对应方面的“量”呈均衡状态。而在一个系统或地区中,很少甚至不可能出现总体性的平衡,故“生态平衡”一词不够确切。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世界农林水产领域也在重新估价“生物量”一词。这一不甚习惯的词来自英语的Bio(生物) mass(量)的生态学用语,可译为“生物量”或”生物现存量”,具体含义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的植物体(种子、叶、茎、根等)的总量。引起重新估价“生物量”的原因是二十一世纪人口增长,地球资源有限,特别是石油等化石燃料枯竭和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代表的环境破坏等问题的预测;以及清洁的可以再生的能源、食物、饲料、工业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态学及其在未来生态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乐 《科学通报》1996,41(Z1):36-36
<正> 1 学科概述 生态学(Oecology)这一名词首先是由德国动物学家Ernst Haeckel在1866年提出的。当时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学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1869年,Haeckel进一步解释,生态学是研究Darwin提及的生存条件中的全部复杂关系,也即适应性研究。与此同时,早先的Oecology也被省略了开头的字母“O”,变成现在使用的英语词Ecology。尽管上世纪末生态学已经成为生物学三大分支之一,与生理学和形态学相并列,但直到1920年才成为一门获得普遍承认的科学。本世纪20~40年代是生态学理论、方法逐渐成熟,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10月获得批准建设,其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实验室围绕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重点研究植被格局与演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以及草业生态与可持续性.其发展目标旨在植被与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植被及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培养和造就该领域  相似文献   

17.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经常听到的一句俗语,这句俗语如果用在生态学上,就有食物链的含义,而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摄食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且还有实践意义,因为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可作为探索鱼群、寻找渔场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2008,53(3):298-298
生物入侵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须有效应对的巨大挑战.对生物入侵机制的了解有助于对入侵生物的预警和治理.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最危险入侵生物的B型烟粉虱近20年来陆续入侵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并陆续取代危害性不大的土著近缘生物,造成大片作物严重减产和绝收.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一直在探索B型烟粉虱强大入侵本能的奥秘.浙江大学刘树生科研小组综合应用生态学、行为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发现该害虫入侵的2个主要机制:入侵烟粉虱与土著烟粉虱之间的非对称交配互作;入侵烟粉虱与所传双生病毒之间的间接互惠共生.  相似文献   

19.
“绿色住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居住概念。所谓绿色住宅,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安排并组织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专家认为,绿色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实现人居与自然的高度和谐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的加剧,一…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生态学领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重大课题,尤其是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正在丧失的当下。21世纪兴起的微生物组学又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落脚点,尽管有科学家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存在过度炒作的嫌疑。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事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人类微生物组计划仍需从多样性和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积极破解生命的规则。在科学研究的生态系统中,多样性同样值得关注。本期"科学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