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苏联和平外交之史的发展和平外交在苏联看来,是抵抗国外侵略的一种精神上的国防,也是鼓起国际反战运动最有力的号角。虽然在苏联外交史上,对外政策经过了许多次的变迁,可是“为和平而奋斗”这一外交路线是和苏联政权的历史一样长久的。大家都知道,俄国人民对於和平的要求,是俄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这种和平要求立刻由对内的革命口号发展成为对外的一般政策,新政府不管协约国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193年~1941年)苏联对欧外交,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其中对1939年英法苏谈判的评价分歧更大。笔者认为,要正确评价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苏联的外交方针,不能单纯就这次谈判即下结论,而应该把它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对欧外交联系起来评判,才能够更准确、更客观地理清苏联外交的得失。为了总结社会主义外交的经验教训,本文仅就苏联对欧外交的缺陷发表浅见,请方家批评指正。在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分子固然有提防苏联之意,苏联也同样有防英法之心,因而,谈判注定…  相似文献   

3.
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193年~1941年)苏联对欧外交,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其中对1939年英法苏谈判的评价分歧更大。笔者认为,要正确评价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苏联的外交方针,不能单纯就这次谈判即下结论,而应该把它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对欧外交联系起来评判,才能够更准确、更客观地理清苏联外交的得失。为了总结社会主义外交的经验教训,本文仅就苏联对欧外交的缺陷发表浅见,请方家批评指正。在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分子固然有提防苏联之意,苏联也同样有防英法之心,因而,谈判注定…  相似文献   

4.
今年,对苏联在国外的间谍人员来说,是流年不利的一年。自3月底西班牙政府驱逐一名从事颠覆活动的苏联外交官员以来,一阵“起于青萍之末”的“扫荡间谍”之风,吹向世界各地,几乎变成了“龙卷风”。4月份,澳大利亚驱逐一名苏联外交官;英国先后两次赶走了4名苏联人;瑞士封闭了苏联新闻社伯尔尼分社,驱走了首席记者。4月上旬法国政府宣布47名苏联外交官、记者、侨民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勒令其当天离境,出现驱逐苏联间谍的高潮。5月初,伊朗政府又赶跑了18名苏联官员。一时苏联间谍成了过街老鼠。《亚洲周刊》也把苏联在亚洲六个首都的“外交官—间谍”名单公之于众,使这些人处于尴尬的境地。据说,仅今年几个月内,全世界被驱逐的苏联外交  相似文献   

5.
外交之术,贵在不定。外交策略,虚实术实为其首。《孙子兵法》十三篇,专有《虚实篇》论其详。孙子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虚实术的核心。军事如此,外交亦然。外交斗争能“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这是常用的外交虚实术。17世纪时瑞典首相奥克生斯汀说,外交者。“将无作有,将有作无”,肯定不存在的事,否定已存在的事。赫鲁晓夫时,苏联的军力逊于美国,赫便动辄咆哮,时唱高调,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用皮鞋敲打桌  相似文献   

6.
一一贯的和平政策在检讨一年来苏联的对外关系之先,我们对于苏联外交的基本政策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才不会被歪曲的宣传家弄得恍惚迷离。苏联的外交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简要叙述:在一九一七至一九二○年军事共产主义时期的最后一年,由于了国内的白卫军和克服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武力干涉,苏联即开始采取和平外交政策,先后和爱沙尼亚、立宛、拉脱亚及芬兰订立了和平条约。  相似文献   

7.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苏联外交部作过多次报告,谈苏联对外政策和苏联外交的改革。今年7月,他又在苏联外交部的科学—实践会议上作报告,根据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精神以及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对苏联对外政策和苏联外交的反思,就这一领域中的一系列原则问题提出了批评性的意见。下面是这篇报告的摘译。标题和插题都是本刊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公认的伟大的政治家,他在很多方面包括对外交问题、全球问题都提出过了不起的战略思想,但他不喜欢处理实际外交问题,所以在外交上他总是离不开周恩来。1949年~1950年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毛泽东不快的苏联之行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目的是商讨两国间的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为斯大林祝寿,重点是处理1945年国民党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的  相似文献   

9.
戈尔巴乔夫当政后,特别是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提出了“新的政治思维”概念。他在阐述苏联对外政策时明确提出,要“采取新的态度、新的方法和新的形式”。据苏联领导人说,这是他们“饱经痛苦”和进行“严肃而大胆的思考”后提出来的。人们还注意到,去年12月以来,苏联报刊对勃列日涅夫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公开的或不指名的批评。看来是苏联尝够了勃列日涅夫在外交上留下的苦果,正对勃列日涅夫外交进行反思。那么,勃列日涅夫外交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世界知识出版社最近正巧出版了《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一书,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据此作出回答。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人员编著的这本书,以多达65万字的篇幅收录了勃  相似文献   

10.
风云一时的谢瓦尔德纳泽挂冠而去,个中原因耐人寻思。老资格的别斯梅尔特内赫上任,其影响有待琢磨。在外交舞台上风云一时的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终于在今年初得以遂愿,挂冠而去。谢瓦尔德纳泽是在1985年接替老资格的外交家葛罗米柯出任苏联外交部长的.5年来他被公认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最得力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11.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面临两方面的严重困难。在阿富汗境内,它遇到阿富汗人民武装的顽强抵抗。在国际上,它受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国际斗争的格局出现了不利于苏联的不小变化。为了摆脱被动、破坏各种抗苏力量之间加强的联合,以图扑灭阿富汗人民武装的反抗,苏联近四个月来在加紧对阿富汗军事侵略的同时,在外交上和宣传上也玩弄了一系列花招。矛头主要指向美国波斯湾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必争的重要战略地区。美国是苏联称霸世界的主要对手,它对阿富汗事件的反应又十分强烈。因此,苏联这几个月来的外交和宣传,其矛头所向主要是直指美国。苏联从入侵阿富汗之日起,就开动全部宣传机器,以攻为守,贼喊捉贼,攻击美国  相似文献   

12.
紧张的地面战准备与苏联的外交斡旋 2月19日苏联总统副发言人说,苏联18日建议主要内容是伊拉克撤军,然后停火,此后苏联承担起维护伊拉克国家结构和边界的义务。布什总统说苏联建议与美国的要求相差甚远。白宫说地面进攻按计划进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从莫斯科回国,途中在德黑兰停留时会见了伊朗总统,当天回到巴格达。  相似文献   

13.
谈起苏联对亚太地区的政策调整,人们势必要提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他在海参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讲话。戈尔巴乔夫在这两次讲话中重新估价了亚太地区在苏联全球战略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人们看到苏联的亚太政策有了大幅度的调整。苏联领导人认为亚太地区很可能成为下一世纪的“世界政治中心”;这一地区的一切复杂问题都与苏联息息相关,苏联理应参与解决。由于美国重视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长期保持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较深,苏联要挤进来,首先就会遇到美国的强烈抵制。所以,苏联在调整亚太政策中不得不把协调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关系作为主轴。一、推行全方位外交:苏联经过外交反思,深刻认识到由于过去长期推行重欧轻亚政策。致使苏联在  相似文献   

14.
苏联的政治“新思维”究竟“新”在何处,其含义又是什么,这是近年来引起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极大兴趣的一个问题。三年多来,有关苏联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的新的指导思想,已经有了数量可观的论述。关于外交问题的“新思维”,虽然在戈尔巴乔夫的著作和讲话中一再有所阐明和发挥,并多次在苏联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得到表述,但是这方面的公开讨论一直落后于国内问题。同外交直接相关的军事问题则还没有怎么展开。近半年多来,情况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围绕外交问题的讨论趋于活跃,对外交的反思达到了新的深度。这主要表现在:某些长期存在的“禁区”开始被打破;已经形成的新观念和新政策开始在理论上得到比较深入系统的阐述。1988年6月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是个标志。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阿尔巴托  相似文献   

15.
“一边倒”外交战略就是联合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战略方针。这一外交战略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根据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现实情况而作出的一项外交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新思维译丛”,最先推出的是《我看赫鲁晓夫》和《苏联外交反思》,现在又有一本即将问世,这就是列·伊·阿巴尔金院士的小册子《苏联改革的道路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台海危机"是毛泽东应对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战略反应,也是其将新的外交理论付诸实施的重大行动。由于毛泽东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和"不断革命"外交理论以及由此越来越明显的中国外交的"激进"色彩,使得中国同苏联外交政策的分歧不断加大。第二次"台海危机"使得苏联陷入两难境地,不仅在中苏同盟关系上投下阴影,还加深了中苏在台湾和沿海岛屿问题上的矛盾与分歧,同时也促使赫鲁晓夫决定停止向中国提供核武器和核技术。第二次"台海危机"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中苏关系的走向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8.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毛泽东的对苏外交是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光辉典范。他一贯擅长的哲学思维使他能够在更深邃、更广阔的视野中,观察和分析中苏关系演变的规律,并据此制定出符合实情的外交政策和策略,坚定了独立自主的决心和信心,也使他的对苏外交思想和实践带有浓厚的哲理色彩和光辉。具体表现在:以斗争求团结的矛盾论方法;关于学习苏联、赶超苏联的辩证思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增强对苏外交的群众基础与实力地位;依据意识能动性原理,重视发挥思想和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北欧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宁静的地区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向为苏美必争之地。苏联的波罗的海舰队必须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才能进入北海,它的北海舰队则需经格陵兰——冰岛——英国海峡方能进入大西洋。苏联的海上生命线系于此,对该地区尤为重视。戈尔巴乔夫在进行外交新思维和实行外交新战略时,自然也不会忽视北欧地区。继海参崴讲话的六点建议去年10月1日,戈尔巴乔夫在视察北方摩尔曼斯  相似文献   

20.
正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对美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相对地位与所占比重已经明显下降,中国对"周边外交"的重视程度从2016年起已经超过了对"大国外交"的重视程度。但就国别外交而言,对美外交依然排在第一位,并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准确判断美国对华战略干系甚大。笔者的基本判断是:美国对华战略已经从"两面下注"转变为"全面防范",但并没有把中国看成苏联那样需要加以遏制的敌人(enemy),而是看作需要严加防范的对手(riv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