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典范作品。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大概成书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众所周知,《论语》是对话式的语录体著作,其语言较接近于当时的口语。研究这部有价值的著作,有助于我们对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语言现象有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初,是建国以来《诗经》研究的第二高潮。通过对诗经成书、流变、创作方法;孔子与《诗经》的关系;《毛诗序》、《雅》、《颂》;《国风》中的典型篇目的研究,是对这一时期《诗经》研究的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朝的程晋芳,最早向世人传出《儒林外史》成书信息。程氏也是早期研究、宣传该书的唯一学者,为后人提供了该书的成书年代、成书过程、版本、卷数以及与“唐人小说”等原始信息,并最早预言《儒林外史》是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4.
关于《周易》本经的成书年代,从古至今有种种异说,或认为它成书于殷末周初,或认为成书于西周末年,或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初年,更有甚,则认为它成书于西汉昭,宣间。本采用语言比较的方法,将《周易》本经中的大部分基本词汇,实词附加成份,虚词的运用等,与殷商甲骨,《尚书》,《诗经》,《左传》,诸子等先秦献进行了比较考察,确定《周易》本经成书的时间为殷末周初。  相似文献   

5.
《春香传》是朝鲜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成书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沈清传》、《兴夫传》并称朝鲜三大古典小说。《春香传》的语言骈散结合,形式多变,极富魅力,塑造了鲜明的人物个性,体现了朝鲜民族的特色,同时融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色彩,在朝鲜文学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中的判断句陈建裕《世说新语》①(以下简称《世说》)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公元403—444年)所作的一部遗闻轶事小说。全书基本上用当时流行的口语写成,是研究中古汉语非常珍贵的材料。笔者对《世说》中的判断句作了全面调查、整理,并作了粗浅的分...  相似文献   

7.
《初潭集》成书于万历十六年(1588),此时六十二岁的李贽在学习、研究儒释道三教的过程中已形成了稳定的特有的宗教情怀。《初潭集》反映了李贽三教合一、因果报应、宿命观、超越生死和出入世间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8.
谢赫是我国宋,齐,梁时期的名画家和绘画理论家,所的《画品》是一部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绘画理论专。《画品》中提出的“六法”至今仍对中国画创作和绘画批评起着重大作用。但长期以来,对“六法”的认识和理解之一,分岐颇大,对谢赫的活动时期和《画品》的成书时间考证也很模糊。本对其活动时期和《画品》的成书时间作了明确界定,对“骨法用笔”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世本》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本文就其著录源流及史料价值作一简述。《世本》一书,作者是谁,成书于何时,现已不能确考。《汉书·艺文志》:“《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于春秋时诸侯大夫”。对于作者是谁及成书的时代,都说得不明白。汉代以后史志所著录的《世本》共有七种。1、《隋书·经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2、《隋书·经籍志》:“《世本》二卷,刘向撰。”3、《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世本》四卷,宋衷撰。”《新唐书·艺文志》:“宋衷《世本》四卷。”4、《旧唐书·经籍志》/…  相似文献   

10.
关于《玄怪录》的成书年代,由于涉及到唐代小说与进全行卷的关系等而成为研究者注目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成书于元和以前(即牛僧儒应举做官以前),另一种意见认为成书于牛比晚年(大和以后).两种意见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依据:一是作品本身所提供的证据;二是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晃公武《郡斋读书志》的有关记载;三是托名唐人韦;李德裕所撰的《周秦行纪》、《周秦行记论》所提供的一些线索。本文试就以上三个方面对两种意见的得失略作剖析,并补充一些自己的看法.汪辟疆《唐人小说》关于《…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一书是用来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式著作,它由孔子弟手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据杨伯峻先生推算,该书当始编于春秋末年,编成于战国初年,历时三十至五十年以上。其语言反映了当时的口语,又经孔子弟子的加工、纂修,因而简炼、准确、朴素而含蓄,同时,它成书于先秦时代,较鲜明的体现了先秦词汇面貌,对后世书面语言的发展有着深刻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据郭沫若的考证《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是孟轲的弟子“‘乐正氏之儒’的典籍”。而《大学》与《学记》都是从儒家的性善出发,思想体系很相似,在内容上则互为表里,各有侧重,从而推论出《学记》也是“乐正氏所作”。它成书于战国后期,即公元前四——三世纪。成书于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最完整最辉煌的一篇教育论著。它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社会的教育经验,其中的精华部分,是我们应当继承的遗产。毛主席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六书通》是明末清初的一部古文字字书,前人对该书评价不一。结合古文字与古代字书研究成果,对《六书通》的成书、文献流传、字形价值进行探讨,肯定《六书通》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指出《六书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词话》中运用最多的方言是淮阴方言,对其分析考辨对清《金瓶梅》的成书年代、作者、源流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系辞》是《周易》的传文之一。作为经传,《系辞》推崇《周易》过甚,夸大其辞,神化其说,这是它的不足之处。但是,《系辞》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周易》的许多好的思想并加以发展,还反映了它所创作的那个时代的特征以及一种进步的社会历史观,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析之:一、“变通”的思想“变通”思想,是《系辞》的一大特色。《系辞》的“变通”思想,一是继承发展了《周易》的主“变”的思想,二是受它创作时的那个时代的影响。一般认为《周易》成书于西周初期,而《系辞》则成书于战国时期。《系辞下》说:  相似文献   

16.
结合《切韵》作者们的成书意图和态度倾向,从他们的"正音"意识出发来重新审视《切韵》音系的性质。从成书过程看,《切韵》音系是以金陵与洛阳为正音标准,参校了其它多地的方音,考核古书音注得到的语音系统;而从结果看,却反映了东汉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综合特点。  相似文献   

17.
《水浒全传》成书经历了由宋元话本、杂剧发展演变而成长篇小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于是自有奇闻异说,生于民间,辗转繁变,以成故事”,“后来又复有人起而荟萃收拾”(《中国小说史略》)。今仅就《水浒》(一百二十回本)中关于宋元百戏伎艺作一些考释,以冀有助从一个侧面窥见《水浒》成书大体上所经历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这部现实义杰主作所反映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歧路灯》的选择问句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作了穷尽性的调查,首先描写了书中选择问句的类型,分析了其各自特点和分布情况;其次,结合语用分析了不同选择问句的功能,以期对汉语疑问句在当时河南方言的概貌和特色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作者对其所持的一些论据进行了辨析,认为“连珠炮”等火器即使确为明初所发明,也不能证明《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因为这些描写是明人增改的;以“玉带”为贵也不是明代才开始的时尚,而是历史久远的传统;《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皆用“原来”而不用“元来”一词,不是因为它成书于明初而不用“元来”,而是因为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官刻本,为避讳而将罗贯中原著中的“元来”改成了“原来”。因此,持明代说者的上述论据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成书时限一直是不解之谜,本文以有力证据证明《金瓶梅》成书上限可定于万历元年。其主要证据为:一、第68回的“新河一带”“毁闸折坝”,“南河南徒,淤沙无水”、“疲弊之极”、“贼盗梗阻”等史实均发生于隆庆元年之后;二、第77、78回提到的济州管屯产生于嘉靖二十五年重修济宁卫之后,计亩征收银两,“秋税”、“夏税”均不征收实物,发生于万丙八年之后;三、书中所提到的三大丧和生辰八字按万年历推算均排在隆庆五、六年,梅节先生有证。总之,《金瓶梅》成书时间为万历元年至万历二十年。这是《金瓶梅》研究的一项新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