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 1.发展历史 同全国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在广泛吸取兄弟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为重点资助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增加科技储备,培养跨世纪高层次科技人才,安徽省科委于1995年10月设立了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安徽省经济、社会、资源情况和安徽省学科发展基础及科研人员力量、水平,并考虑基金的投入强度和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接轨,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确立资助农业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科学、医学科学等6个学科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
邵沛炯 《安徽科技》2000,(8):12-12,25
基础研究是科技、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1995年10月以增加我省科技储备,培养跨世纪高层科技人才为目标的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标志着我省基础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 几年来,基础性研究的发展,为振兴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科技资源,为我省培养了高层次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进程,推动我省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发展,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从今天起在《安徽科技》杂志上开辟“应用基础研究园地”专栏。 江泽民同志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批示中指出:基础研究很重要。人类近代文明进步史已充分证明。基础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经济文化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995年设立,功能定位是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挖掘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问题,加强技术和人才贮备;围绕安徽省的优势学科和优势资源,适度超前,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为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和"973"、"863"等项目作前期培育.在此基础上,2001年设立的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旨在促进安徽省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为中青年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国际科技前沿的高水平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科技方针的一个重要举措,构架和完善了我省科技事业的总体布局,为我省科技储备和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7,(11):15-16
为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提高我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日前,安徽省科技厅已启动第四批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根据《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管理办法(暂行)》的有关规定,11月10日,由省自然基金办公室组织,对受理的112个项目,分农业科学、信息科学、生物与医药、工程与材料、资源与环境、基础与管理等6个学科,组织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自设立以来,对促进我省基础科学发展,培养人才,增加我省科技储备,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深得广大科技人员的欢迎与参与。尤其是基金管理中的“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和“控制规模,提高强度,拉开档次,鼓励创新”的资助原则,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我省的基础性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 我校目前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项,其中1996年获得资助9  相似文献   

8.
一、发酵工程学科概况 发酵工程学科是安徽省最早并唯一设置的学科,是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重点学科.该学科在膜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及其应用开发、生物催化剂——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农副产品资源生物转化等方面先后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完成了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外司留学回国人员资助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及行业委托研究等20项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9.
苏坤 《安徽科技》1999,(10):8-9
安徽大学是一所文理工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基础研究实力较为雄厚,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前,教师与科研人员在省内缺少基础研究的申报渠道,同时也没有稳定的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结束了安徽省不资助基础研究的历史,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热烈欢迎,也为我校广大科  相似文献   

10.
 1988 年12 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了第1 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国内最早设立地方科学基金的省份之一。25年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从最初的216 项,上升到2013 年的1271 项,累计资助项目数达10653 项,支持科研人员逾5万人次。由于地方政府的重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作为“种子基金”和“人才孵化器”,在促进浙江基础研究事业发展、提升地方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承接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培育国家级科技成果、培养杰出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地方自然科学基金是提升地方基础研究实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凝聚和培养人才、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本文以"十二五"期间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数据为基础,分别从项目类型、学科分布和依托单位类型几个角度,对总体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的主要特点,进一步提出提升我省基础研究实力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旨在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为四川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后备人才。基金来源目前仍以财政拨款为主。 基金会成立以来,分别于1994、1995和1997年遴选了三批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为培养资助对象。其中1994年首批33人,1995年10人,1997年30人。这73名培养对象入选当年最大年龄38岁,最小28岁,平均32岁。  相似文献   

13.
(一)着手制定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五”计划 制订“十五”计划,要遵循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线索,以增加我省储备、培养跨世纪高层次科技人才为总目标。对关系我省长远利益的科技领域,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培养我省跨世纪的科技人才,经湖北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审批,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决定授予周怀春等10名同志第三届“湖北省青年科技奖”.我校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怀春副教授荣获第三届“湖北省青年科技奖”  相似文献   

15.
陈治光 《科技潮》2006,(9):10-11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会议暨四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第三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长裔幼静作了《抓紧机遇,创新求实,奋力拓展自然科学基金事业》的工作报告,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第三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任期是1999~2005年。该届委员会依托首都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北京市科委的关心、支持下,遵循科学基金制的原则和市基金的宗旨,积极拓展科学基金事业,为首都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为进一步促进首都基础科学研究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内资助基础研究发展最重要的渠道。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始于1987年设立的广东省科委科学基金,后与1991年增设的广东省科委青年科学基金合并整合而成,是我国第一个地方性自然科学基金。2016年,广东省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2.0版),在新的广东省级科技计划框架体系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处于创新链的前端,肩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优化科技资源、提高科技投入的资金运行效率,在国内外相关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绩效的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整体绩效水平较高,但不同项目类别、不同学科之间差距较大,对此应进一步扶持弱势学科,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及对基础研究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目标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基金制度是国家发展的产物.各地区自然科学基金在其地方基础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为案例,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浙江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万泰博士荣获200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该基金旨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为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而设立的.这是我校青年教师首次获得该项基金资助,也是杨教授继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后,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88年12月成立,同年设立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这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地方自然科学基金之一。多年以来,浙江省自然基金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公开、公平、公正,并结合省情,对接国家战略,大力培育基础研究高端人才,大力支持解决浙江需求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