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文研究作为低温烧结多层陶瓷电容器银电极染料,910℃烧结。制备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测定电容器的电学参数,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在实际使用中,其电性能参数将会随着时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直至电容器被判定为失效。文章分析了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失效机理及其模型,提出了采用140℃、6倍额定电压的高加速寿命实验测试方案,作为国标GB1772-79标准寿命实验的替代实验。  相似文献   

3.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着大量的并联电容器组 ,由于电容器组的阻抗呈现容性 ,它与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容易产生相互影响 ,发生谐波的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和电容器对谐波电流的谐波放大 ,造成电容器和电气设备的损坏。因此研究和分析谐波对电容器的危害 ,认识电容器对谐波电流的放大作用 ,合理地配置电容器和电抗器 ,以避免电气参数匹配发生谐振 ,控制其谐波电流放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10,19(14):1-1
<正>MLCC MLCC是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英文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的缩写。目前在便携产品中广泛应用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材料根据温度特性,主要可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5.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着大量的并联电容器组,由于电容器组的阻抗呈现容性,它与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容易产生相互影响,发生谐波的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和电容器对谐波电流的谐波放大,造成电容器和电气设备的损坏。因此研究和分析谐波对电容器的危害,认识电容器对谐波电流的放大作用,合理地配置电容器和电抗器,以避免电气参数匹配发生谐振,控制其谐波电流放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产实际,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端电极的附着机理入手,对所用材料及制作工艺进行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制作出符合MLC产品要求的端电极,并使小尺寸MLC适用SMT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真空电容器的基本知识,并对陶瓷真空电容器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失效分析,提出了防止陶瓷真空电容器失效的应对措施,供维护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谐波电流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如何减小和消除谐波电流对电力系统影响的问题,分析了有谐波源的电力系统中装设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谐波电流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确定了谐波电流在电容器支路中放大、分流、谐振和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及对电容器的影响,提出了在系统中谐波电流较大时,设计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支路应采取在该支路串联电抗器的措施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有谐波源的电力系统中装设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谐波电流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确定了谐波电流在电容器支路中放大、分流、谐振和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及对电容器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对电容支路的串联电抗的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多层陶瓷电容器端电极附着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生产实际,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端电极的附着机理入手,对所用材料及制作工艺进行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制作出符合MLC产品要求的端电极,并使小尺寸MLC适用SMT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并联电容器谐波放大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谐波等值网络化简法,分析各奇次谐波下随电容器组投入情况不同,变电站等值网络的变化过程,研究了电容器支路发生谐波谐振放大的各种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电容器组须按照分析结果进行投运,以避开谐振点,从而避免谐波电流放大的发生.对驻马店变电站实际运行电容器组进行的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对实际生产运行具有指导意义,可避免传统方法所造成的设备浪费,对多数带并联补偿的三绕组电力变压器都适用,并可作为校验方法供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在集成电路中制作大容量电容器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个线性可调跨导运算放大器(LO-TA),利用3个所设计的LOTA和1个接地电容实现了1个浮地电容倍增器.提出的电容倍增器能够通过调节相应LOTA的外部控制电流的比值实现电容容量的线性调节,调节范围为1~103倍时误差小于0.3%.电路的性能通过一个二阶电流模式滤波器和PSPICE仿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物元法的电力电容器的绝缘状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评估的指标参数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提出基于模糊物元法的状态评估模型。首先,通过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技术,提取了与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相关的特征量,包括电量监测法中三相不平衡电压、实际运行电压、电容量、介质损耗因数以及非电量监测法中的油色谱三比值,建立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评估的指标体系;按等规聚丙烯薄膜的结晶度,将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划分为正常、老化、严重等3级状态。其次,应用"乘法"集成法对层次分析法和最大熵权技术法进行处理,获取了主客观综合赋权系数。然后,对特征量通过从隶属度计算得到模糊量值,并用模糊物元表征。最后,评估未知绝缘状态电力电容器与正理想解的关联度,判断其绝缘状态。实例分析验证了基于模糊物元法的状态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估电力电容器的绝缘状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相氧化法制备了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MnO2为正极材料,活性炭(AC)为负极材料,丙烯腈作聚合物单体,碳酸二甲酯(DMC)与碳酸乙烯酯(EC)的混和液作增塑剂,高氯酸锂为支持电解质,采用内聚合法制备PAN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MnO2/AC混合电容器.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混合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混合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2.5 V,比容量为27.3 F/g(i=0.5 mA/cm2),比同电解质体系的AC/AC电容器提高约48.21%.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江西省浔湖Ⅰ-Ⅱ双回线路存在严重的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提出采用电容器补偿措施减小三相电流不平衡度。由于对称分量法对不换位的输电线路误差较大,利用模分量法推导出三相不平衡度表达式;并根据GB/T 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中电网正常运行时负序不平衡度不超过2%的要求,理论计算补偿电容的大小。以江西220 k V浔湖双回线路为例,利用电磁暂态程序ATP/EMTP建立电容器补偿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模型。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采取合理配置补偿电容可以减小线路三相不平衡度。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电力系统并联电容器投入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着重研究电容器投入电网时所引起的瞬态过电压、低压电容器处的电压放大现象,以及追加投入电容器时的高频涌流及解决办法.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同步合闸、预插阻抗、以及在每组电容器串联小值电感,均是减轻瞬态现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低输出纹波的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一种新的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在设计中采用两个附加的对称电容器以及相应的开关,以减少由于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阻抗造成的输出电压纹波电平。文中以一个12V/5V的变换器为例讨论了这种方法。PSPICE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荷转移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ADC)的结构特点 ,提出了一种增加模数转换速度而保持功耗不变的方法。该方法在流水线级电路的采样相引入一个额外的时钟相来释放要接入到前级反馈放大器的电容上的电荷 ,以此来优化反馈放大器建立过程的起点 ,从而减小最大可能的建立时间。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 :该方法对常用的电荷转移流水线结构均有效 ,但更适用于低级分辨率、低线性输入范围、低建立精度和低电容缩减系数的流水线结构。当在低线性输入范围、无电容缩减处理的 1b/级或 1.5 b/级的流水线结构中应用该方法时 ,可将 A/ D转换周期降低达 30 %。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种电流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的温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压电容器和一次侧信号处理单元中的积分电路是影响其温度稳定性的主要环节. 设计了利用正、负温度系数数值相等的多个电容单元串联组成高压电容器的温度补偿方案,有效地改善了高压传感部分的温度稳定性;提出利用热敏电阻对积分电容的温度特性进行补偿的方法,减小了温度变化给积分电路带来的误差. 依照IEC60044-7的要求,对研制的110 kV电流型EVT样机进行了温度影响准确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温度补偿方案有效,互感器在-40 ℃~+70 ℃温度范围内,满足0.2级测量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