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陶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1):103-106,122
建立了错流移动床气固两相流动的实验系统。研究了错流移动床内单相流动和两相流动时的压降、颗粒流动对压降的影响;以及颗粒尺寸、形状对床内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床层压降随着气速的增大而增大;气速越小,气体沿床层高度分布越均匀。颗粒流动对整床压降几乎没有影响。颗粒的粒径越小,床层压降越大。不同形状的颗粒由于空隙率和堆积结构不同导致床层压降不同,椭球形颗粒压降最大,圆柱形颗粒压降最小。另外,建立了计算不同尺寸圆柱形颗粒的压降的关联式,预测值与实验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4.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对地埋管换热器建立二维传热模型.运用Ansys热分析软件,采用热传导的有限元瞬态分析方法,对地源热泵垂直埋管与回填材料及岩土间的传热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根据合肥地区某住宅的地源热泵工程的相关设计资料,分析了垂直埋管在岩土中传热的温度场及温度梯度场的影响大小及范围,对地埋管在1个周期运行后对岩土体的温度恢复情况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地处夏热冬冷的合肥地区,较适宜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岩土温度的自平衡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试验方法在一个内径φ0.25 m,床高2.4 m的移动床中进行颗粒氧化铅高温深度氧化煅烧,研究了煅烧温度、物料停留时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床内温度分布,取得了适宜的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产品纯度可达99.7%左右,节能70%以上。本文还建立了移动床二维拟均相气-固传热模型,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相符,将模型用于放大设计生产装置,效果良好,运行正常,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欧拉-欧拉模型对GeldartD类颗粒气固流化床的非定常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比较了包括Gunn模型在内的6种不同的气固传热系数模型.通过模拟二维流化床发现,基于6种气固传热模型得出的平均壁面传热系数与文献的实验关联式相差不大,但是6种模型给出的局部气固传热系数呈现较大的差别,其原因在于不同模型中的两个主要影响参数颗粒雷诺数和床层空隙率的贡献不同.比较了6种气固传热模型之后,采用Gunn模型对D类颗粒的流化床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存在较大的气泡和一定程度的腾涌,D类颗粒流化床可以实现稳定的流化.从流化床内的温度分布的演化来看,D类颗粒流化床的传热均匀性不存在问题,较大的颗粒直径和较大的气泡并未造成传热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几种常见土壤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建立了单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的非稳态传热模型.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法对冬季运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U型埋管出口水温的变化规律及土壤温度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国内外地源热泵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指出了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考虑地下水运动影响的更完善的传热模型,这对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南方富水土壤地区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及传热过程的研究一直是地源热泵工程应用的理论基础和重点。结合河南某地地源热泵工程,针对不同埋管方式的垂直U型地埋管建立现场热响应试验系统,分析得到场地土壤等效导热系数为1.52 W/(K?m);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比单U形管高30%左右,De32型双U地埋管的延米换热量比De25型高10%左右,地埋管延米换热量随载热流体流速的变化不呈正相关变化,存在最优流速使得换热器换热效果最好;以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最大作为优化条件提出优化U型地埋管换热器设计的方法,建议设计前试验确定适合管径和流体最优流速。  相似文献   

10.
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下连续墙内埋管的结构形式和传热特点,建立开挖面以上和开挖面以下两部分的地下连续墙内埋管传热模型,并采用格林函数法推导其解析解.该模型能求解带有随时间变化的内热源、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复合介质热传导问题,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及周围土体内的温度场分析,还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布置形式、埋管间距以及间歇运行时间等参数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鼓泡塔中气液两相流与浸没在其中的水平管间的对流传热系数进行了实验测定。着重研究了表观气速、液相粘度和液相表面张力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证明,鼓泡塔内的传热系数与传热管的方位无关,其传热系数可按文献[1]的关联式进行关联。  相似文献   

12.
螺旋管式换热器和蒸汽发生器已经在动力、核电站、化工、石油等工程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传热设备.螺旋管式换热器,由于其本身结构、流动和传热特点,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对螺旋管式换热器和蒸汽发生器提供正确的设计和计算方法,需要对气液两在螺旋管内的流动和传热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对于以工程应用为目的、以高压蒸汽——水系统为对象的研究工作还十分少,缺乏供工程实际应用的试验数据,对于气液两相在螺旋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以及机理的了解也很不够.本文分五个方面对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弯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建立了固体颗粒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气流中向弯管外侧壁面分离的规律与斯托克斯准则数和颗粒在弯道内运动角度的关系.对水平肘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在 R_0/d 分别为2和4、一次风速分别为15m/s 和20m/s、煤粉平均粒径为50~60μm、煤粉浓度为0. 2kg/m~3的工况下,当煤粉-空气混合物流过弯头的角度≥45°时,约有80%以上的煤粉颗粒沿弯管外侧形成一股高煤粉浓度的气流流出.这一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较吻合.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为开发煤粉浓缩燃烧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椐.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垂直布置闭式热虹吸管冷却段内两相流凝结换热特性,讨论了凝结换热系数的预报方法,提出了考虑上升蒸汽速度和液滴夹带现象后的凝结换热系数预报模型,计算表明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卧式螺旋管内汽水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卧式螺旋管内中、高压单相水、汽和沸腾条件下的汽水两相流强制对流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参数范围为压力3.0~15.0MPa,质量流速250~1500kg/m2s,热负荷70~600kW、/m2,出口干度0.01~1.20;实验段为25mm×2.5mm不锈钢管弯制而成的螺旋直径比分别为D/d=12,24和48的三个管圈,总长都是3014mm,给出了局部传热系数的分布特性及各种条件下的截面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
液氮在狭缝中热虹吸两相流传热的强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狭缝中液体的沸腾换热是以变形的扁平汽泡为特点的,以微液膜蒸发为主导机理,热量通过扁平汽泡底部的液膜传给主流流体,试验结果表明:狭缝间隙尺寸对传热有直接影响,当间隙尺寸为0.5~1.0mm时,狭缝沸腾换热系数比光管增加3~5倍,达到人工烧结多孔表面管相当的水平;当狭缝通道中流型大部分转变为环状流时,传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对1/10长度的狭缝通道起始段采用人工凹孔表面处理,使这种流型转变在较小热流密度下提前发生,换热系数进一步提高,传热温差进一步下降,随间隙减小,这种趋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水平竖直上升弯管内煤粉与空气两相流的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煤粉空气两相流在水平竖直向上弯管及弯管后上升直段中的煤粉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在弯管的充分分离段,弯管外侧壁脊线附近煤粉浓度特别高,其余部分浓度较低且较均匀;在弯管的初始阶段大多数颗粒被强烈的惯性力分离出主气流,向外侧壁集中,气流的平均速度对惯性分离有较明显的影响;弯管造成的煤粉浓度分布不均匀性在流经l/D=6的竖直上升直段后仍未消失。  相似文献   

18.
首次利用极限偏心圆管形成的弦月形通道在液氮池中进行了两相流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热流密度达到9kW/m^2时,弦月形通道内的传热温差仅为1.1K,传热性能达到了目前一致公认的沸腾传热系数最高的烧结多孔表面管的同等水平,而其制造工艺、生产成本和运行操作等方面却大大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竖直窄矩形通道内环状流区沸腾传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窄矩形通道内的对流蒸发传热,分析了过渡流传热状态,为过渡流传热状态提出一个幂加和数学方法.经实验验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分离式热管蒸发段流特性的基础上,对其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文中着重分析了核态沸腾传热区及飞溅降膜传热区的传热原理;根据试验数据回归整理了相应的换换系数无量纲准则关系式,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吻合相当好;分别与大空间池沸腾传热和整体式热虹吸管热管蒸发段降膜区传热进行了比较,其结果为分离式热管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