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渗碳钢试样缺口实施表面滚压以提高渗碳钢的缺口疲劳强度,并对提高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滚压可使渗碳钢缺口疲劳极限提高78%~121%,达到1000MPa以上,超过未滚压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其强化效果相当显著;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缺口处由表面滚压引入高的残余压应力是提高缺口疲劳强度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离子渗氮提高2Cr13钢光滑和缺口疲劳极限的幅度与疲劳薄弱环节出现的位置有关,渗氮处理提高缺口试样的疲劳强度更加有效,用主要取决于心部性能的光滑疲劳极限和主要取决于渗氮层性能的缺口疲劳极限,计算得到的疲劳缺口敏感很小,具有非真实性,文中给出了真实性强的合理估算值,并提出疲劳缺口敏感度真实与否的判断原则,该原则也适用于其它的表面强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碳钢的微动磨损特性,采用不同参数的滚压工艺对45号钢试样进行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形貌测量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SEM)考察在不同参数下,滚压工艺对钢的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硬化层的厚度等的影响,然后在SRV I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比研究各工艺处理试样的微动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滚压工艺使试样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硬化层,可以降低试样表面的粗糙度,提高表层显微硬度;滚压工艺使试样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显著减小;未处理试样的磨损形式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滚压后试样以磨粒磨损为主,并伴随轻微的疲劳剥落;不同的滚压参数对45号钢表面性能和微动性能影响较大,滚压工艺使45号钢试样的抗微动磨损性能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速列车转向架在运行进程中常因承受各种交变载荷而导致疲劳断裂问题,针对CRH2高速列车转向架用SMA490BW钢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确保SMA490BW钢的力学性能符合标准要求下,对此种钢进行疲劳性能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进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与光滑试件(kt = 1)相比缺口试件(kt = 3),疲劳极限应力减小了61%,S-N曲线左侧的斜率更大;其缺口敏感系数为0.786;光滑试样的裂纹源为角部裂纹,缺口试样的裂纹源为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M50NiL钢的疲劳性能,在对M50NiL钢进行渗碳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单一磨料水射流喷丸、磨料水射流喷丸+表面超声滚压复合表面改性处理试验,研究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场、表层硬度和疲劳寿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磨料水射流喷丸处理相比,复合表面改性处理可提高试样表面完整性.在表面形貌方面,复合表面...  相似文献   

6.
利用(SEM)观察了30CrMnSiNi2A钢经螺纹滚压的疲劳断口与未经螺纹滚压的疲劳断口,研究和分析螺纹滚压强化对30CrMnSiNi2A钢制造的零件螺纹部位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滚压后的疲劳极限提高了58.6%,疲劳源减少,疲劳扩展区明显增大,疲劳条带间距变窄,初步探讨了滚压强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速列车转向架在运行进程中常因承受各种交变载荷而导致疲劳断裂问题,针对CRH2高速列车转向架用SMA490BW钢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确保SMA490BW钢的力学性能符合标准要求下,对此种钢进行疲劳性能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进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与光滑试件(K_t=1)相比,缺口试件(K_t=3)疲劳极限应力减小了61%; S-N曲线左侧的斜率更大;其缺口敏感系数为0. 786;光滑试样的裂纹源为角部裂纹,缺口试样的裂纹源为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8.
残余奥氏体的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8Cr2Ni4WA钢,在气体渗碳炉中,碳势为1.0%,920℃的条件下进行5h渗碳,对试样重新加热淬火,并通过回火、冷处理等方法改变渗层中的奥氏体量。研究了渗碳层中奥氏体在边界润滑条件下的耐磨特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疲劳试验方法考察了AL6061铝合金缺口试样的疲劳强度,分别对板状光滑试样和缺口试样进行了10~5周次~10~(10)周次范围内的对称疲劳试验。试验载荷为轴向拉压R=-1,加载频率为20 kHz,环境温度为室温,试验结果显示,在10~(10)周次范围内光滑试样和缺口试样的S-N曲线都出现了极限平台型的特征,存在传统疲劳理论定义的疲劳极限,且试样的疲劳性能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大多数试样疲劳裂纹萌生于表面,但随着疲劳周次的增加,AL6061铝合金疲劳缺口系数和疲劳缺口敏感系数增加。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2.54的试样其疲劳缺口敏感系数为0.89,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3.27的试样其疲劳缺口敏感系数为0.82,疲劳缺口敏感系数接近1,表明AL6061铝合金具有非常高的缺口敏感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须充分考虑应力集中对该材料及相应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碳质量分数为0.54%高速车轮钢进行热处理,得到具有不同晶粒尺寸和珠光体片间距微观组织的试样.在-120~20℃温度下对具有不同微观组织的拉伸试样和三点弯曲(3PB)缺口试样进行测试;采用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计算三点弯曲缺口试样缺口前的应力分布;利用扫描电镜对3PB试样断口进行观察并测量解理起裂源的位置;测定不同微观组织车轮钢试样的解理断裂应力.在扩展控制断裂机制下,微观组织对车轮钢的解理断裂应力具有明显影响,晶粒尺寸和珠光体片间距越小解理断裂应力越高.细化晶粒使未扩展微裂纹的特征长度减小,细化珠光体片间距有助于提高珠光体的有效表面能,从而使得解理断裂应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CrMnMo钢渗碳硬化层的组织结构,层内残余应力和硬度的分布以及渗碳硬化试棒的扭转性能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经综合分析总结出20CrMnMo钢的渗碳硬化层具有下列几个特点,即:(1)渗碳层中基本组织的主体是枣核马氏体,枣核马氏体基体由表及里一直可延伸到含碳量为0.5%的层深部位(即有效层深,HV550处)。(2)表面碳势为1.1%C的渗碳梗化层内,临近外表面部位的枣核马氏体中会出理显微裂纹  相似文献   

12.
利用硬度计在光滑沙漏状车轴钢疲劳试样上制造压痕,同时利用电火花在试样上加工缺陷,通过疲劳试验研究两种缺陷尺寸与试样疲劳极限之间的关系。将两类试样的测试结果和基于材料硬度、缺陷投影面积的Murakami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疲劳断口。结果表明,与计算结果相比较,压痕局部塑性变形导致的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对试样的疲劳强度没有影响,裂纹依然从应力集中最大的压痕底部起裂。电火花缺陷表面粗糙度较大引起二次缺口效应,表面硬脆的重铸白层上还有微孔和微裂纹存在,导致此类试样疲劳强度低于模型计算结果,裂纹从电火花缺口底部多处萌生。  相似文献   

13.
20CrMnTi钢带状偏析对渗碳后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CrMnTi钢中,具有不同带状的原始组织试样进行渗碳试验和分析,得出对渗碳淬火后马氏体大小和残奥含量有明显影响。并讨论改善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从冲击接触疲劳角度论钢的渗碳及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渗碳钢的表层状态与多冲接触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指出:渗碳件的最佳多冲接触疲劳抗力所对应的渗层深度,淬火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回火后表面硬度等是随着材料成分,另件尺寸和冲击能量大小而改变的; 渗层的碳浓度应从马氏体的含碳量,碳化物大小,数量,渗碳层淬透性及淬硬性诸方面综合考虑来确定。文中还指出:带有冲击性质的接触应力作用下的渗碳件,应该采用多冲接触疲劳试验方法来评定材料和热处理工艺。表面滚压强化是进一步提高渗碳件多冲接触疲劳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吊钩是起重机械的直接承载部件,疲劳寿命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疲劳性能成为吊钩用钢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本文以StE-X钢为研究对象,由热轧圆钢经淬火(油淬)处理后,通过高周疲劳实验、组织观察、断口分析等对实验钢的疲劳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根据疲劳极限小样本评估方法,拟合得到StE-X钢的疲劳极限为360.4 MPa,疲劳断裂为表面萌生裂纹机制,疲劳断口分析证实了引起试样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组织不均匀及组织内部夹杂、疏松。  相似文献   

16.
残余应力对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残余应力对光滑试样高周疲劳的作用,采用多轴应力的Dang-Van 图估算,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裂纹体上作用的残余压应力可提高裂纹的闭合力,从而降低裂纹的扩展速率,甚至停止扩展;对于缺口试样,残余应力的集中和松弛对疲劳极限的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本试验研究中,选原始状态完全相同的 40Cr 钢两种圆棒形试样,一种是未经激光辐照,另一种经激光大面积辐照强化处理,同时进行疲劳试验,以考查其疲劳性能的变化,通过金相观察,断口形貌分析和疲劳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证明40Cr钢圆棒形试样用激光辐照强化处理以提高其疲劳性能是有效的和实际可能的,使40Cr钢疲劳极限提高了55%,使疲劳寿命明显地提高,最高可达56.2倍。  相似文献   

18.
边界润滑条件下磨损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 18Cr2Ni4WA钢 ,经渗碳淬火和冷处理后制成试样 ,然后在边界条件下与T10金属盘进行对磨实验 ,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磨损表面、显微形貌结构和边界润滑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升TB6钛合金旋翼的疲劳性能,研究了喷丸、激光冲击及两者的复合工艺等3种表面强化方法对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及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白光干涉仪、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加工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和微观组织等表面完整性特征参数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疲劳试验机分别测试了轴向应力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结果表明,在相同加载条件下,相比磨削试样,采用单一的激光冲击试样的轴向应力疲劳寿命提高了32.2倍,而单一的喷丸和激光冲击+喷丸复合强化的试样疲劳寿命均提高了至少126.4倍。激光冲击+喷丸复合强化表现出比单一的喷丸强化更优的疲劳极限增益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PX-100高频疲劳试验机,采用升降法在振动频率为100~120Hz、拉-压对称应力的条件下测定车轮轮辐钢S500LF的疲劳极限,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确认疲劳极限为291MPa.此值作为母体50%存活率下的疲劳极限估计量时,以95%的置信度,相对误差不超过±5%.在测定的疲劳极限基础上,采用多试样法测得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据此绘制出应力-寿命关系曲线,通过回归得到应力-寿命曲线方程.对试样断口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韧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