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欠驱动机器人的最优轨道生成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的动力学前馈方法,解决了欠驱动系统由于系统不完全可控造成的反馈控制失效,运动轨道难以实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优化交替式最优运动轨道生成方法。该方法将轨道优化与学习控制相结合,所生成轨道可以在欠驱动机器人上实际操作,对一台实际的欠驱动机器人实现了最优轨道生成,并进行了动作实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文对以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作为系统驱动控制元件的微型机器人模型-管道子母型微型机器人系统进行了力学分析,并根据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和人体管道的工作要求提出了该微型机器人的控制方法,研究了其控制机理和运动机理。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多指手的位置——力混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一类机器人多指手的动力学模型的特点,针对这类机器人多指手在运动和抓握2个过程中动力学特性有很大差异的特点,提出了1种切实可地的位置-力混合控制方案,并成功的应用于北京科技大学双拇指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的运动,必须沿着贯穿空间一组点的曲线,从初始位置达到最终位置。若使机器人的运动符合上述要求,必须对其运动轨迹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本文将就在关节变量空间进行的关节内插轨迹4-3-4分段法进行分析与计算。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计算出机器人关节在任意轨迹段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描述机器人手部在规定路径上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在丝嘴处于缠绕平面运动的基本运动方程的基础上,推出一种能方便地用于异形缠绕的3R-3P双臂机器人缠绕机,并对运动学特点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蚯蚓生物体运动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多节蠕动微小型机器人.机器人由5节铰链式结构组成,其外形直径约6.8mm,长度约110mm.介绍了该类机器人的机体构造和运动原理.在详细阐述有限状态机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步态分析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单个行进波模式和任意行进波模式下改变机器人运动方向的机器人运动步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分析该类机器人运动步态的可行性和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从而为研究该类多节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步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运动分析和动力学建模的一种简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并讨论了一种利用旋转矩阵的导数矩阵分析机器人运动和推导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文中推证的一组刚体旋转矩阵与角速度矢的关系式是该方法的基础,所提方法在文中的运用表明,它可以取代以往过于繁琐的图解法和递推法,成为一种简明有效的机器人运动分析和动力学建模方法,作为该法运用结果,文中分别给出了n自由度机器人雅可比矩阵和动力学模型的一种简明封闭式,这里的方法可作为一般刚体运动分析和动力学建模理论的补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无侧摆关节型两足步行机器人的平衡方法,然后对这类两足步行机器人转弯运动的步态规划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转弯过程中2只脚不发生干涉的条件以及为维持步行稳定性对重心的约束条件,最后通过对NAIWR-1两足步行机器人的转弯运动进行计算机仿真,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转弯步态规划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Φ20mm管道内壁微移动机器人的支撑腿跨距对机器人运动的速度的影响,利用力学分析的方法做出理论上的分析,并在实际上予以验证,得出对磷青铜制的微机器人支撑腿,其跨中在管道内径Φ20^0.8 -0.2mm范围内微机器人运动速度较快的结论,从而为提高微机器人运动速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影响力-位置混合控制和机器人人工业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其工作任务的描述复杂,对使用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作任务描述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机器人的微运动描述之上,使描述工作由获得控制参数变成分析微运动组成,大大降低了任务描述难度,可使操作者较方便地描述机器人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