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土壤杆菌固氮作用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娟 《科学通报》1992,37(18):1725-1725
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在分类学上属于根瘤菌科(Rhizobiaceae),一直被认为不固定N_2而区别于根瘤菌和其它自生固氮菌。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土壤杆菌具有固氮作用,我们系统地鉴定了土壤杆菌属根癌土  相似文献   

2.
运用重组DNA技术遗传设计禾谷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及其他禾本科作物的一个问题是不能用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作为这类作物的基因载体,尽管在双子叶植物中已获得成功。但是,现已证明,通过培养具有遗传变异的愈伤组织,运用直接基因转移技术可以转化禾本科作物的原生质体,而不需要土壤杆菌载体(早期用烟草原生质体所作的成功实验即是以土壤杆菌作为基因载体)。业已证明,通过再生植株的杂交,基因即按孟德尔遗传方式导入烟草中。该项  相似文献   

3.
生物固氮机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宪武 《科学通报》1965,10(8):705-705
早在1885年,Berthelot通过盆钵试验,就证明了微生物固定空气中氮素使土壤肥沃的事实。十年后,Winogradsky(1894)第一次从土壤中分离出巴氏梭菌的纯培养。以后Beijerink(1901)分离出固氮菌的纯种。到目前已发现很多其他固氮微生物,包括产气杆菌、多粘芽孢杆菌、无色杆菌、极毛杆菌、甲烷杆菌、红螺菌、红硫细菌、绿硫细菌、红色小杆菌、红酵母、蓝藻,以及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根瘤菌和与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放线菌(?)。此外也声称菌  相似文献   

4.
薛廷耀 《科学通报》1959,4(4):128-128
硫杆菌在自然中的分布甚广,淡水、海水、及土壤中都有。但是,要进行純培养分离时,海泥是硫杆菌屬(Thiobacillus Beijerinck)中某些种最可靠的来源。我们从青岛栈桥附近低潮綫的海泥中分离得到三种純培养的硫杆菌,即:排硫杆菌(T.thioparus),氧化硫杆菌(T.thiooxidans)和脱氮硫杆菌(T.denilrificans) 排硫杆菌的分离,是將海泥接种入含有下列成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根癌土壤杆菌能把它的Ti 质粒插入被感染植物的核基因组,使一些裸子植物和多数双子叶植物产生冠瘿瘤.现在土壤杆菌的Ti 质粒已广泛用于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高等植物的媒介.这最终将有可能在庄稼植物基因组中新增有益的遗传物质.然而在单子叶植物中利用Ti 类媒介的前景很暗淡,因为根癌土壤杆菌不是这类植物的病原体。Slogteren 等最近指出,Ti 质粒DNA 至少能进入某些单子叶植物细胞,但不完全是致瘤性的.这样,Ti 类质粒媒介在单子叶植物中毕竟还是有应用希望的.Dutch 等发现植物组织中有冠瘿碱.这些代谢物在正常组织中不存在,是由冠瘿组织中已整合进植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镶黄旗呼日敦高勒嘎查牧场内牛、山羊、绵羊、马、人的粪便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Pac Bio SMRT测序平台对细菌16S rRNA基因全长进行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人畜肠道微生物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全面评估.结果发现,人畜肠道菌群均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而土壤以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人畜以梭菌属、拟杆菌属为优势菌属,而土壤以Blastocatella和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在种水平人以Escherichia/Shigella dysenteriae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为优势菌种,而4种家畜的优势菌种均为Oscillibacter valericigenes和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土壤以Blastocatella fastidiosa和Bacillus longiquaesitum为优势菌种.比较各样品α多样性发现,人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食草动物.通过主坐标和层次聚类分析发现可将6种样品分为:组1(人)、组2(马)、组3(绵羊、牛、山羊)和组4(土壤)4组.本研究对差异OTU进行比对分析探究了造成该分组的原因.因此本研究揭示了土壤、人和家畜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生境中微生物多样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74,19(1):34-34
本文简要报道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碱性蛋白酶制剂研究的部分结果。菌种的筛选、纯化和鉴定在1963年土壤微生物区系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初筛,1970年从我国森林土壤中筛选出六株产碱性蛋白酶较强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蔡祖聪 《科学通报》1989,34(18):1415-1415
不同氧化态的钴具有不同的化学行为。它们在土壤中迁移和富集的规律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对植物的有效性也将有所差异。钴价态的确定还将有助于阐明海底结核中钴的富集机制。虽然,已经证明水化氧化锰可以使吸附在它表面的Co(Ⅱ)氧化,但是,土壤和其它环境物质中是否存在Co(Ⅲ)至今未能由实验证实。因此,有关专著中对土壤或其它环境物质中是否有可能存在Co(Ⅱ)和Co(Ⅲ)意见相左。本文介绍土壤提取液中不同价态的钴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分析结果确实无疑地证明土壤中同时存在Co(Ⅱ)和Co(Ⅲ)。  相似文献   

9.
DNA的碱基G+C克分子百分数在细菌分类学上已经成为一项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我们用纸层析、高压液相层析以及解链温度(T_m)等三种方法分析了三株最适生长温度都不一样的芽孢杆菌(高度嗜热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葡萄气候区划Ⅱ: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酒的品质主要取决于葡萄(Vitis vinifera L.)品种,而一定的品种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条件下种植才能发挥出其潜力.本研究以中国2294个气象站点1982~2011年30年平均气象数据和中国全境90 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平台支持下,建立了无霜期和活动积温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并分别以普通克里金法和反距离权重法对无霜期和活动积温空间回归残差进行插值,将模拟值栅格图层和残差值栅格图层叠加,分别得到无霜期、活动积温栅格图层;以普通克里金法对干燥度进行空间内插得到干燥度栅格图层.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高精度的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图和品种区域化图,将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划分为4区12亚区,对各亚区气候特点和分布范围进行了描述,并根据不同熟性葡萄品种对活动积温需求的不同对各亚区进一步划分,分别绘制了12亚区的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图.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酿酒葡萄栽培区类型多样,在不考虑土壤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中国酿酒葡萄适宜区类型多达36种.本研究结果具有高分辨率,对不同葡萄产区的栽培品种建议更有针对性,对全国各地葡萄种植品种的选择及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长期使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养分作物有效率的影响,通过6个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站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连续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的含量,与只施用化肥的处理(NPK,NP,N)相比,施用有机肥(NPK,NP,N)和秸秆还田(NPKS,NPS,NS)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8.8%和20.9%.施用有机肥还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磷素的作物有效率,但时土壤氮素作物有效率作用不明显.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作物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其有机碳储量超过植被和大气碳库的总和.铁氧化物的矿物保护被认为是土壤有机碳长期稳定性的关键机制之一.铁氧化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特点,且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含量丰富.然而,目前关于陆地生态系统土壤铁结合态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fFe-OC)及其分布格局和调控机制仍不明晰.本文整理了已报道的陆地生态系统351组土壤fFe-OC数据,分析了其在不同土层、生态系统、气候带的分布格局和受气候、土壤、矿物因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陆地生态系统土壤fFe-OC平均为21.9%,且深层土fFe-OC(37.5%)显著高于表层土(15.4%, P<0.01).(2)土壤平均fFe-OC在不同生态系统表现为:湿地(24.5%)>草地(16.2%)>森林(14.9%)>农田(14.8%),贫氧生态系统(24.2%)显著高于有氧生态系统(15.7%, P<0.01).土壤平均fFe-OC在不同气候...  相似文献   

13.
球形芽孢杆菌BS-10芽孢杀蚊幼虫毒素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华 《科学通报》1989,34(1):61-61
作为能产生杀虫剂的蚊幼虫致病菌,除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变种(B. thuringiensis var. israelensis)做了大量研究并已商品化外,近年来球形芽孢杆菌(B. sphaericus)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发展亦十分迅速。后者除了与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变种同样具有高毒力外,对传  相似文献   

14.
近来,常常听到欧洲某国的人们拒绝接受转基因产品,并为此向政府提出抗议,要求禁止这类产品生产的消息。转基因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让人如此情绪激昂呢?下面就和大家谈一谈植物转基因技术。 植物体内的“异己分子”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外源基因(不是受体细胞本身具有的基因)设法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获得外源基因所表征的特性。那么如何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细胞中呢?早先人们发现在土壤中的一种植物病原菌——土壤农杆菌能侵入植物的受伤部位,使植物产生瘤,而瘤的组织基因组中插入了农杆菌的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菌中有Ti质粒,它是一个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该质粒上的一段DNA,称为T—DNA,它能转移并整合进植物基  相似文献   

15.
干旱和半干旱区土壤碳酸钙会降低土壤磷的有效性, 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土壤碳酸钙/有效磷(钙磷比)化学计量特征会不会影响植物密度, 这有待于研究证实. 本研究对干旱和半干旱区4 个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做了调查, 进行了正交盆栽实验, 探讨了土壤钙磷比与植物密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土壤钙磷比化学计量特征对油蒿生长的影响不低于土壤碳酸钙和有效磷, 土壤钙磷比对油蒿密度的影响与气候带及土壤钙磷比增加的类型和量级有关. 当土壤钙磷比量级相同且小于2.5 时, 随土壤钙磷比的增加, 半干旱区油蒿密度逐渐增大, 而干旱区油蒿密度则逐渐减少. 在半干旱区, 当土壤钙磷比量级不变、土壤碳酸钙增幅大于有效磷增幅时, 随土壤钙磷比的增加, 油蒿密度也逐渐增大, 土壤钙磷比与油蒿密度间关系不发生变化.在干旱区, 当土壤钙磷比量级增大、土壤碳酸钙显著增加而有效磷显著减少时, 随土壤钙磷比的增加, 油蒿密度逐渐增大, 土壤钙磷比与油蒿密度间关系发生改变. 因此,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钙磷比化学计量特征不同的变化类型和变化量级是影响油蒿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如今,我们的工作效率、生活方式、时间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大小小的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密集程度迎面扑来,鱼和熊掌自己都想抓住,内心动机的冲突折磨着我们的心灵。这些都容易造成个人的紧迫、焦虑和压力感。如何疏导心灵的河流,防止外部因素在心海激起漫天巨浪,就需要我们通晓每一种心理防卫机制,炼成自己对付挫折心境的防卫拳法。心理防卫术是一种适应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是以一种本能的、习惯性的、潜意识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就是一个有趣的心理防卫过程,由于"吃不着"产生一种挫折情绪,为了减轻内在态度(想吃)和客观现实(吃不着)之间的冲突,于是就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的",潜台词是:"我才不要吃呢。"结果情绪缓和了,心理上也就不那么难过了。心理防卫机制并不全是好的,有效的,它往往还带有"自我欺骗"的性质,有时还会使实际问题复杂化,加剧心理冲突。所以防卫术要保持在一定  相似文献   

17.
洋酒小知识     
小白 《科学之友》2010,(4):88-88
<正>洋酒是指进口酒类的总称,它包括烈酒、啤酒、葡萄酒、利口酒(Liqueur)等不同酒精含量的酒水品种。按制造原料,洋酒可分为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和兰姆酒(rum)。白兰地一般以葡萄为原料,若是  相似文献   

18.
淀积铁质粘粒胶膜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安芷生 《科学通报》1979,24(8):356-356
胶膜(Cutans)是与土壤的孔隙、裂隙、孔道、土胚(Ped)和骨髂碎屑颗粒的自然表面相结合或相适应的一种可识别的土壤形成物。若将土壤物质分为骨骼颗粒(Skeleton Grains)和细土物质(Plasma),粘粒胶膜则是细土物质中粘粒组分的扩散、移动或淀积形成的聚集物,或是粘粒组分原地变化形成的分离物。粘粒胶膜的研究,对于介决如何区别土壤中听发生的就地粘化与粘粒的机械移动和淀积这一尚在争论的问题,乃至鉴别土壤发生程度和土壤发生类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酚类化合物能促进致瘤农杆菌对单子叶植物鸭跖草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万银 《科学通报》1989,34(10):776-776
致瘤农杆菌能够侵染受伤的植物细胞,并继而将其Ti质粒上的一段DNA(即T-DNA)转移至植物基因组,使植物产生冠瘿瘤。农杆菌的Ti质粒是目前可资利用的高等植物基因工程的最好载体。早期实验表明:除百合目和天南星目的部分单子叶植物外,农杆菌的宿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葡萄栽培在我国是一项比较新兴的种植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一、选种 保护地葡萄栽培的品种选择有如下原则: (1)保护设施内的环境条件具有温度高、湿度大、覆盖期间光照不足等特点。因此,要选用耐高温高湿,树势适中,抗病力强的品种。 (2)保护设施的投资较大,生产费用较高,是集约经营的场所,应栽植穗大粒大,品质优良,有很强竞争力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