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孙中山的公开言论看,他对于如何“凝省为国”的思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尽管孙中山根据现实政治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凝省为国”方略,但他最理想的建国方略始终是单一制集权国家。然而“集权”并不等于“专制”,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与他武力统一中国,建立单一制国家政权的构想并不矛盾。也正是孙中山一贯秉承着民权主义理想,这才使得他的武力统一与直皖等军阀的武力统一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的内容博大精深,是民主革命时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国家统一运动的纲领性理论。在进入新世纪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尤为迫切的今天,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仍有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民族精神包涵实现民族统一的奋斗精神,也包涵有争取民族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献身精神,包涵有争取实现民族融和、共同进步的精神,也包涵有爱好和平与发展、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还包涵"济弱扶倾"相互帮助,实现世界民族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等等。孙中山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来救国、振兴中华,体现他的爱国情怀,他通过宣扬民族主义去弘扬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和平理想,并公开承诺中华民族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这些都充分表现出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具有关心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和实现全人类和平、进步国际主义精神的杰出政治家。他的民族精神对于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李济深与新桂系的崛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从维护广州革命政府的利益出发 ,为早日实现两广统一 ,完成孙中山北伐的遗愿 ,自 192 3年起就对新桂系采取了军事上援助、政治思想上引导、财政经济上支持的策略 ,使新桂系在 192 5年消灭了旧桂系 ,统一了广西。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奋斗了一生。在他的一生中一直非常关切中国制定一部最好的宪法。他认为宪法是立国的基础,是人民权利的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爱国者的典范.明确的爱国目标,注重提高爱国本领,把爱国主义和坚持国家统一紧密结合是孙中山爱国思想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今天仍能给我们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思想家,其科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他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基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也与他早期的求学活动、上书科学救国之策,西方国家的科学考察和实业救国运动等实践活动有关,这些活动构成了孙中山科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具有世界声誉和历史威望的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为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光辉代表。他一生反对腐朽、卖国的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祖国独立和统一,为中华民族兴旺和富强战斗不息。他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思想的结晶,也是孙中山留给我们许多宝贵遗产中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思想家,其科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作用。他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基于他扎实的理论功底,也与他早期的求学活动、上书科学救国之策,西方国家的科学考察和实业救国运动等实践活动有关,这些活动构成了孙中山科学思想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既是一个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又是一个伟大的近代化思想家.为把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造成独立富强的近代化国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近代化设想,并为实现这些设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是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总结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有助于整个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的研究,本  相似文献   

11.
他巧遇和资助了孙中山,又结识了孔祥熙,后又深得蒋介石的器重。他在币制改革、桐油借款、滇锡抵押借款等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中与美国多方周旋,终得成功。实际上,他始终是个银行家。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国家,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对培养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到南昌陶涛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被推翻了。1912年1月,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了。为了实践南北和议,国家统一,4月1日,孙先生解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给袁世...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借鉴外国经验,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创立了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中心是发展资本主义,目的是推进国家工业化,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孙中山思想最具特色的部分.民生主义所展现的振兴中华的宏伟蓝图,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祖国富强的强烈愿望,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充分体现了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代并进的革命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关键人物和重要领导者。武昌起义后,全国景从响应,其适时归国,激流勇进,敢于担当并领导辛亥革命不断向前推进:创立民国,加速推动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转型;坚持和谈,履行举袁前言,避免国家陷入南北分争的乱局;捍卫共和,尝试立法限制政权政治专制转向。其在实现南北和局、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新桂系的崛起与孙中山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政治上,孙中山是新桂系的引路人,新桂系的主要领导人是受孙中山的感召才走上革命道路的;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孙中山在军事上给予了巨大帮助;在治理广西、壮大实力的过程中,新桂系借鉴了孙中山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和武装斗争紧密相连;他事业的成败和武装斗争的成败息息相关。虽然,综观孙中山一生的著述,没有一篇专门论述军事问题的文章,但是,我们从他长期的武装斗争实践及有关的著作、演说、函电中,可以窥见他光辉的军事思想。研究孙中山武装斗争思想,对全面系统的研究孙中山的思想,对孙中山历次革命成败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孙中山进行客观的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敏 《科技信息》2011,(14):35-36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富有创新特色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重视法制建设工作,倡导以法制原则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自由、民主、法治局面,他提出了改革司法审判制度,进而改革整个封建法律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法律文化遗产。本文试对孙中山先生倡导司法改革的动因、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作一粗浅探讨,以期对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的历史人物”。孙中山先生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而奋斗终生。他在青年时代原来是学医的,因目睹当时政府腐败,国家贫弱,就决心“抛弃医人生涯,而从事医国事业”。为了寻求“医国”之方,他积极向外国的长处学习,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本文着重谈谈他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一) 1866年,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一年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后六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后三年。正是国际资本主义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帮助清朝统治者镇压中国人民反抗运动的初  相似文献   

20.
常家十六世常燕生生逢乱世,忧国忧民,希望通过学术思想的突破性研究来指导群众。他信奉国家主义,希望有一个统一、安宁和富强的国家,实现政治民主和科学进步。他通过参加抗战时期的政治文学活动、撰写抗战檄文等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