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预氯化时产生的大量消毒副产物,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我们寻找更为安全可靠、更能发挥各种消毒剂长处的饮用水预氧化方式来代替预氯化.本文着重研究了氯胺和PPC(高锰酸钾复合药剂)这两种安全的消毒剂单独以及二者联用对原水中细菌、总大肠杆菌群的灭活效果.用Berenbaum公式判断两种消毒剂联合作用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氯胺和PPC两者联用预氧化对原水中的微生物具有协同灭活效果,可以提高细菌、大肠杆菌的灭活率,保障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同时可以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因此,可以作为新的安全可靠的预氧化方式来代替预氯化.  相似文献   

2.
叶卿萍  桂芳 《甘肃科技》2010,26(22):94-97
饮用水氯化消毒始于20世纪初,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病原体,防止介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氯化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灭活水中微生物的同时,能与源水中的有机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前体物反应生成对人体具有"三致"效应的氯化消毒副产物(CDBPs)。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安全性,尤其是饮用水中CDBPs的形成转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周越  庞素艳  段杰斌 《天津科技》2022,(2):75-82,86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生产和过度使用,近年来在全球水体和土壤中被频繁检测到,这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同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化学氧化技术可将抗生素分解成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小分子物质,从而降低抗菌活性,并提高其可生化性和矿化率.针对水中抗生素的化学氧化处理,着重综述臭氧直接氧化及臭氧高级氧化、氯氧化、芬顿及类芬顿法这3类化学氧...  相似文献   

4.
液氯消毒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饮用水消毒剂,人们发现经过液氯消毒过的水中含有三卤甲烷、卤乙酸及其他大量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是一种环境激素物质可以致癌致突变.经氯化消毒的饮用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溴代物和碘代物,这些物质给人们健康造成威胁.相对液氯消毒、氯胺消毒是利用氯胺在水中缓慢释放的次氯酸进行消毒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三卤甲烷和其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消毒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出厂水和管网水的微生物指标可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规范的最高限制.采用氯胺消毒能够很好地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5.
徐孝明  赖九江 《科技信息》2011,(28):419-419
本文针对赣南地区农村饮用水存在有机污染、二价铁锰离子超标、三卤甲烷、色度、臭味及藻类生长等症状,提出了高锰酸钾氧化消毒技术、氯氧化消毒技术和臭氧氧化消毒技术,并分析各种氧化消毒技术的合适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与评价长江口南通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污染状况,为保护区域饮用水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对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了调查,在普查的基础上筛查出3个跟踪点,对其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农药、多氯联苯、生物毒性、抗生素及其他项目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了深度调查,并对各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污染状况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南通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毒有害物有一定的检出,但检出值均为痕量级.建议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控预警体系,尤其要提升饮用水源水的有毒有害物的监测能力,定期开展水源地有毒有害物的普查工作,并不断更新南通市饮用水源地中有毒有害物优先监测名录.  相似文献   

7.
碘代消毒副产物(I-DBPs)是饮用水领域广泛关注的一类高毒性消毒副产物。综述了不同碘源下I-DBPs生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水中I-DBPs的碘源主要包括碘离子、碘系消毒剂、碘化显影剂等有机碘及最新发现的碘酸盐,天然有机物存在下,不同碘源在消毒处理过程中均可生成IDBPs。研究I-DBPs的不同碘源生成机制对于这种"三致性"消毒副产物的碘源前体控制进而削减其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控制I-DBPs的产生,对水体中的不同碘存在形态存在应予以关注,同时急需研发相关控制技术(如化学预氧化、深度处理、消毒方法优化等)来削减碘源前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微污染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水资源被广泛污染,微污染原水在水厂加氯消毒过程中易形成三卤甲烷类可疑致癌物,自来水水质威胁着饮用安全.传统净水工艺必须变革,以适应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需要.合理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能经济有效地显著降低微污染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COD、TOC、浑浊度、铁、锰和酚等含量.Ames致突变试验呈阳性的微污染原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和合理的后续深度处理,能净化处理成Ames试验呈阴性的安全卫生饮用水,对促进给水事业发展和缓解水资源矛盾,具有普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乡卫生院卫生消毒状况;明确致病菌耐药情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固原市六县20所乡卫生院Ⅱ、Ⅲ类环境进行细菌污染采样检验,对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做耐药性分析.结果 物体表面细菌数与空气细菌数的合格率均不相称,同一环境物体表面细菌数合格,空气细菌数不合格,空气中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卫生消毒人员应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卫生院应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购买合格消毒液和器械,采用合理的消毒方法;临床必须在药敏实验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倡联合用药,重用窄谱抗生素,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乡卫生院卫生消毒状况;明确致病菌耐药情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固原市六县20所乡卫生院Ⅱ、Ⅲ类环境进行细菌污染采样检验,对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做耐药性分析.结果 物体表面细菌数与空气细菌数的合格率均不相称,同一环境物体表面细菌数合格,空气细菌数不合格,空气中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卫生消毒人员应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卫生院应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购买合格消毒液和器械,采用合理的消毒方法;临床必须在药敏实验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倡联合用药,重用窄谱抗生素,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纯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饮用水消毒剂.将HLJ-I型ClO2发生器用于北方某地城市净水厂的饮用水消毒,系统地研究了该发生器的产气性能及高纯ClO2对细菌、大肠菌群的杀灭效果,同时比较了ClO2和液氯消毒时有机物的生成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用高纯ClO2消毒饮用水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与液氯消毒的饮用水相比,其有机卤代物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微污源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水资源被广泛污染,微污染原水在水厂加氯消毒过程中易形成三卤甲烷类可疑致癌物,自来水水质威胁着饮用安全,传统净水工艺必须变革,以适应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需要,合理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能经济有效地显著降低微污染原水中的氨氦、亚硝酸氮、COD、TOC、浑浊度、铁、锰和酚等含量。Ames致突变试验呈阳性的微污染原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和合理的后续深度处理,能净化处理成Ames试验呈阴性的安全卫生饮用水,  相似文献   

13.
丛俏  蔡国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1):8928-8937
抗生素废水污染如今已成为全球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都具有巨大的威胁。非均相电芬顿法作为一种可以降解抗生素污染物的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AOPs),因其氧化效率高、氧化性能强、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反应机理、催化剂、阴极材料3个方面概述了非均相电芬顿技术降解抗生素废水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对非均相电芬顿技术降解抗生素废水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调查白银市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现状,分析危害程度.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8-2006)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共调查分析水样468份,检出三氯甲烷137份,检出率为29.27%,检出四氯化碳10份,检出率为2.14%;以水库为水源的饮用水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82.35% 、5.88%.白银市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均有检出,但均未超出国家限值,白银市饮用水受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对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控制,探究了臭氧化预处理对N-DBPs生成的影响.以3类典型的N-DBPs,即亚硝胺、卤代硝基甲烷和卤乙腈为研究对象,基于3类典型的N-DBPs的形成机理,整理和分析了臭氧化预处理对氯(胺)消毒处理过程中3类典型N-DBPs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臭氧化预处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降低氯(胺)消毒过程中N-DBPs的生成,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水体,可能由于N-DBPs高生成势前体的存在,臭氧化预处理反而使得NDBPs的生成升高了.同时,针对目前臭氧化预处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在人类医疗和畜禽水产养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残留和生态风险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笔者分析总结了近10年我国地表水、土壤和动植物体内等环境介质中的抗生素污染特征发现:① 地表水和沉积物中不同程度地检出了磺胺类(SAs)、喹诺酮类(QNs)、大环内酯类(MLs)和四环素类(TCs)抗生素,其中海河、辽河和珠江的抗生素污染较为严重;② 耕地土壤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QNs和TCs,北方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的耕地土壤中抗生素污染较为严重;③ 鱼类和蔬菜植物中也检出了抗生素残留,主要的污染物为QNs。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水体沉积物、畜禽粪便、土壤和蔬菜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的监控,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抗生素在水-沉积物体系、畜禽粪便-土壤体系、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以期准确了解抗生素的环境行为,为其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臭氧的氧化分解机理和臭氧氧化法对水和废水中无机物、难降解有机物、色度的去除,以及臭氧在循环冷却水处理、剩余污泥消除和饮用水消毒杀菌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臭氧氧化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催化氧化及臭氧与其他技术联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砂滤-消毒,消毒是饮用水的最后一道工序,在消毒的过程中,能够杀死微生物病原体,也会产生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主要研究消毒副产物的现状,包括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机理、危害及其处理方法,对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侯辉 《科技信息》2010,(17):J0416-J0416
为防止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的最后保障。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很多,包括氯及氯化物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消毒并非要把水中微生物全部消灭,只是要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使其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质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AD树脂富集技术和GC/MS方法,对长沙市某管网末梢水中的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共检出有机污染物38种,其中以氯代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醇类、杂环类、芳烃为主,并且有5种物质在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之列,分别是三氯乙烯、萘、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苯、1,4-二甲基苯.由于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去除这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建议水厂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以及膜分离等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生产出更加优质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