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o(1,4-bdoa)(DPPZ)_2]_n·2n H)_2O(1),其中DPPZ为二吡啶[3,2-a:2’,3’-c]并吩嗪,1,4-H)_2bdoa为1,4-苯氧基二乙酸.同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粉末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多种检测手段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_ī,a=0.820 36(11)nm,b=0.994 55(13)nm,c=1.237 63(17)nm,α=110.946(2)°,β=96.507(2)°,γ=95.045(2)°,V=0.927 9(2)nm~3,Z=1.配合物(1)为一维的链状结构,又通过π-π堆积以及氢键作用形成稳定的二维超分子层结构.  相似文献   

2.
某些二价金属离子,例如Cu~(2+)、Fe~(2+)、Co(2+)、Ni~(2+)与1—亚硝基—2—萘酚(包括邻亚硝基苯酚)生成的配合物,NO基因以N原子配位于金属原子生成五元环螯合物还是以0原子配位于金属原子形成六元环螯合物,一些学者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各家的结论不尽相同,其中Peshkova等人用红外光谱研究了1—亚硝基—2—萘酚及2—亚硝基—1—萘酚与Fe(Ⅱ)、Fe(Ⅲ)、Cu(Ⅱ)、Co(Ⅱ)、Co(Ⅲ)、Ni(Ⅱ)生成的配合物,他们的结论是碳酰及肟基与金属离子成键。而Saarinen等人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1—亚硝基—2—萘酚与铜(Ⅱ)的配合物,测得其中NO基团的N原子配位于铜原子上生成五元环螯合物。Carreck等人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4—氯—2—亚硝基苯酚与Ni(Ⅱ)的配合物,认为NO基团的N原子配位于Ni(Ⅱ)上;用Mossbauer谱研究相应的Fe(Ⅱ)配合物也有相似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多氮杂环配体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PZ)和[2,3-f]吡嗪并[1,10]菲罗啉(Pyphen)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个配合物[Zn(DPPZ)2SO4]·2H2O(1)和[Cd(Pyphen)2Cl2](2),利用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都为C2/c.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17.500 7(9),b=7.234 4(5),c=23.182 2(14),β=94.942(5)°,V=2 924.1(3)3,Z=4;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8.509 8(17),b=12.524(3),c=22.683(5),β=95.31(3)°,V=2 407.0(8)3,Z=4.配合物(1)和(2)均为零维结构单元,配合物(1)的单元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的配位单元之间通过Pyphen配体的π-π堆积作用构筑成一个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型多核异金属配合物的一步合成方法及配合物的结构特征。方法将FeCl_3,CdCl_2·2.5H_2O与4′-(3-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在甲醇溶剂中自组装反应,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包含Fe~Ⅱ,Cd~Ⅱ双金属的六核配合物[Fe(3-pytpy)_2Cd_2Cl_6]_2·2CH_3OH(1)单晶被合成。结论 Fe~Ⅲ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为Fe~Ⅱ,每个Fe~Ⅱ与两个3-pytpy形成[Fe(3-pytpy)_2]~(2+)构建单元,该单元中的两个未配位的氮原子桥联五、六配位的Cd~Ⅱ形成Cd…Fe…Cd三核单元,三核单元再通过双氯桥联成二聚体。配合物通过弱氢键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利用配体乙酰二茂铁缩肼基硫代甲酸苄酯(HL)合成了一种新型钴(Ⅱ)桥连的配合物CoL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明,配体是通过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的异构硫醇和β-氮原子与钴(Ⅱ)离子进行双齿配位.同时还对它的57Fe穆斯堡尔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钴(Ⅱ)能直接影响铁(Ⅱ)的氧化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配体2.2’-对苯二甲硫基二乙酸和相应的过渡金属铜(Ⅱ)、钴(Ⅱ)、镍(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证。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合成方法,合成出2种新颖的铅和镉配合物[Pb(bipy) (NO3)(H2O)]·NO3(1)和[Cd(phen)2 (NO3)2](2)(phen=1,10-邻菲啰啉,bipy=2,2′-联吡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中心金属Pb(Ⅱ)为4配位;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中心金属Cd(Ⅱ)为6配位;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2D层状结构,而配合物2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形成3D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奥扎格雷钠与铁、锌硝酸盐反应合成了Fe3+、Zn2+奥扎格雷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确定其组成为Fe(C13H11N2O2)3、Zn(C13H11N2O2)2.FTIR分析表明,金属离子与配体羧基为双齿配位.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铁、锌奥扎格雷配合物与奥扎格雷钠晶体结构明显不同.体外抗凝血实验表明,所生成的奥扎格雷锌配合物具有比母药更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在0.08 mg/mL时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达到101.4 s和180 s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非手性的3-吡啶-4-苯甲酸(HL)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和Zn(Ⅱ)自组装,制得二维配位聚合物[Zn(L)_2]_n·n DMF(配合物1)的纯手性单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对配合物1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1中,脱去质子的配体阴离子(L)-采取两种手性构象异构体桥联四节点的Zn(Ⅱ),形成纯手性二维网格,并沿c轴堆积成手性的晶体.在310 nm激发光的激发下,固体配合物1在375 nm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热方法,通过ZnCl_2和4-(5-嘧啶基)间苯二甲酸(H_2PAA)在混合溶剂DMF/H_2O中反应制备得到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配合物[Zn(H_2O)_2(PAA)]·(H_2O)_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充分的结构表征。采用固态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锌离子和PAA~2-配体中的氧原子及氮原子配位,形成具有(4,4)菱形网格形状的一维层,该一维层状结构沿c轴交错堆叠在一起形成二维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对苯二甲酸(1,4-H2bdc)、N,N′-双(3-吡啶)-2,5-噻吩二甲酰胺(L)和Cu2+,通过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一个三维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L)(1,4-bdc)]·2H2 O(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实验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Cu(Ⅱ...  相似文献   

12.
1,5-萘二磺酸二钠盐为主配体,邻苯二胺为第二配体,利用常温法和水热法合成[Ni(H_2NC_6H_4NH_2)_2(H_2O)_2]·2nds·H2O(1)和[Cd(H_2NC_6H_4NH_2)_4]·nds(2)两种新型的配位聚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和SHELXTL—97软件分别确定和解析出晶体的结构;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分析配合物的纯度及骨架结构的稳定性;根据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分析其对于甲醇的小分子识别性能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应用;同时利用场诱导表面光电压技术为基础的多功能光谱仪,测定了配合物的表面光电性能,配合物1、2的光伏响应带强度是随着外加电场电压的增加而增强,说明该类配合物具有一定的p型半导体的性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K2[Pd(CN)4]、K3[Fe(CN)6]与[Ni(L)](ClO4)2((L=2,12-二甲基-3,7,11,17-四氮杂双环[11.3.1]十七碳-1(17),13,15-三烯)通过挥发或者扩散的方法获得两种氰根桥联异金属配合物{[Ni(L)][Pd(CN)4]}n(1)和{{[Ni(L)]2Ni(H2O)4}[Fe(CN)6]2}n(2),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1、2进行组成及结构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表明,在配合物1中,平面型四齿氰根前躯体利用其互为反式位置的两个氰根基团,作为双齿配体与镍离子发生配位,从而形成具有[-NC-Pd-CN-Ni(L1)-]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维中性链结构。在配合物2中,六氰合铁离子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四氮唑-1-乙酸(Htza)和1,10-邻菲罗啉(phen)混合配体与三氟甲基磺酸铜(Cu(CF3SO3)2)在常温条件下反应得到1个单核Cu(Ⅱ)配合物[Cu(tza)(phen)2]2·(CF3SO3)2·0.5H2O(简称配合物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通过单核阳离子[Cu(tza)(phen)2]2+和CF3SO3-阴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1,10-邻菲罗啉芳香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以及四氮唑杂环与晶格水之间的OH幆N弱氢键作用形成的稳定的三维超分子结构.对配合物1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对配合物1金属离子的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了2,5—噻吩二甲醛双异烟酰腙(H_2TPI)及其与钴(Ⅱ)、镍(Ⅱ)和铜(Ⅱ)的配合物[M(TPI)·nH_2O,M=Co(Ⅱ)、Ni(Ⅱ)和Cu(Ⅱ),n=3,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磁矩、~1H核磁共振谱、ESR谱、差热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并对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两个新型的配合物{[M(ppa)2]·4H2O}n[M=Ni(1),Co(2);ppa-=吡哌酸]已被合成,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A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这两个配合物同构,都是由二维正弦波动层状互相作用形成的三维结构。另外固体荧光实验表明,虽然(1)和(2)是同构的,但是仅仅(2)在615 nm处有较强的荧光,而1却没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以1,3-二咪唑基丙烷(1,3-bip),4,4’-联苯二甲酸(H_2bpdc)和Cu(NO_3)_2·3H_2O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1,3-bip)(bpdc)·3H_2O]_n,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对得到的样品进行了测试.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Cu(Ⅱ)作为中心离子可被视为一个四连接的节点,通过配体H_2bpdc,1,3-bip桥联连接形成一个二维(4,4)平面,相邻的2个(4,4)平面由存在其缝隙间的一维水分子链通过大量的分子间氢键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三维超分子结构.另外,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热法合成3种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Co(NCS)_2(BBI)_2]_n(1),[Ni(NCS)_2(BBI)_2]_n(2),[Mn(NCS)_2(BBI)_2]_n(3)(BBI=1, 4-双(咪唑-1-基)丁烷),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文中3种配合物均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过渡金属均与配体的N原子配位,BBI有机配体将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Co~(2+)连接起来,拓展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发现:3种配合物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均符合居里-外斯定律,其中配合物1表现为弱的反铁磁性,配合物2和3表现为弱的顺铁磁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1D+1D钴共晶配合物[Co(bbbi)(4-mbc)2](bbbi=1,1-(1,4-丁基)二-1H-苯并咪唑,4-Hmbc=对甲苯甲酸).通过元素分析、IR、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137 4(5)nm,B=4...  相似文献   

20.
合成两种含吡咯亚胺铁(Ⅱ)配合物Fe[(2-C4H3N(CH=NR]2(1)和Fe[(2-t-Bu-5-C4H3N(CH=NR]2(2)(R=2-MeOPh),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以及X-射线衍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这两种配合物都含有两个吡咯亚胺配体,但位阻效应对配位形式的影响明显,其中配合物1中的金属铁离子与4个氮原子以及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五配位的变形平面锥体构型,而配合物2则是由金属铁离子与4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四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