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创新,体现了设计的艺术内涵和古典风味。本文从思维借鉴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分析传统文化在装饰艺术以及陈设艺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到一个城市,首先会注意到当地的建筑物,通过各式各样建筑的设计,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城市的形象魅力、文化底蕴及精神面貌。在一定意义上,建筑是城市的"名片"。 相似文献
3.
消费社会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从消费文化价值的取向角度,探讨消费社会人们的消费理念对中国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国内对消费文化具有不正当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引导和约束消费者的消费文化,才能建构和谐的室内环境风格. 相似文献
4.
5.
消费文化背景下,将中国传统图案的符号象征意义引入“符号消费”的视域中,成为创造文化体验的一种设计资源.传统图案元素以“文化符号”出场,使设计师得以围绕图案的象征意义这一本体,以现代设计的理念重新建构传统图案的形式语言,创造一个基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视觉景观,使消费者在“符号消费”中获得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以部分成功汽车设计为例子,研究其中的造型元素,造型风格,阐述了如何把中国传统元素引入到现代工业设计过程中,论述了如何把这些元素提炼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及在工业设计中运用这些符号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如其他消费品一样,电视媒体具有商业特性,要想吸引观众,必须有其独特的卖点。而文化卖点相较视觉刺激和舆论迎合等方式而言,往往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力。富含优秀传统文化的频道包装,能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价值上的认同感,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成为频道的忠实追随者。在当今伴随着经济腾飞而掀起的民族意识回归的潮流下,将中华传统文化意识融入频道理念,在频道包装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不失为发掘频道文化价值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信息突飞猛进、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时代。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显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导致了全球性的文化趋同现象,造成对原有文化的破坏,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受到当今国际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诸多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具有了同一张文化面孔,丧失了本民族的特征。如同国内外的许多设计师将“现代主义”、“极少主义”、“高技术主义”奉为设计原则一样,这是一种错误的趋势。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由于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历史时期所遗留的文化而造成世界的多样性。因此,现代年历设计该如何在从外来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的同时,依然保持住中华民族“自我”的形象,把民族文化与时尚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现代年历设计又该如何确立既契合现代科技发展、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这些已经成为设计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12.
孟红霞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22-124
中国的传统纹样图案非常注重色彩的搭配,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象特征。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尤其是酒包装及书籍包装中,中国的传统纹样图案的恰当运用能够显现其丰富独特的文化意韵,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3.
归纳了功能对于造型的影响因素、造型特征的表现方式以及处理方法。并从整体造型风格和车身造型细节两个方面探讨了当代重型卡车车身造型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15.
散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传统医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散打技战术与"五行"、阴阳学说、整体观思想以及辨证施治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秦晓慧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79-83
忠诚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发展生生不息,它是孔子非常重视的一个伦理范畴,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本文从分析孔子忠诚文化的内涵入手,对君臣之间及朋友之间的“忠诚”关系进行阐述,从而引伸出立人之本、交友之道、为政之基等方面的现代诠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动画创作中,美术设计决定着整体风格,而风格的营造必须追溯其文化根源。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动画创作宝库。动画创作者应该对传统文化、民间美学情有独钟,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滋润下,设计出有特色、有内涵的现代感强和艺术性佳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19.
段亚利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84-86
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去观照,秘书专业教师除了必备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外,还要具备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及对教育理想的不断追求。当前秘书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淡漠、人文素养缺失等现象令人担忧,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并重的理念,营造氛围,激发潜力,确立明确目标,转变思想观念,以深厚的人文情怀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秘书专业教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