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硝基苯甲醛和2-甲基苯并噻唑反应生成化合物(E)-2-(4-硝基苯乙烯基)苯并噻唑(1)。化合物1用铁粉和氯化铵还原得到化合物(E)-2-(4-氨基苯乙烯基)苯并噻唑(2)。化合物2和水杨醛反应得到含苯并噻唑环水杨醛Schiff碱化合物3。对化合物1、2、3分别用熔点、红外和核磁等表征方法进行结构表征。初步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2-巯基苯并噻唑(MBT)、2-巯基苯并咪唑(MBM)、2-氨基苯并噻唑(ABT)、氨基噻唑(AT)及苯基硫脲(PTU)与环氧酚醛树脂(F46)反应合成了五种含氮、硫杂原子功能基的螯合树脂;分别测定了各种树脂对多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不同,对Ag^ 的吸附符合Freundlis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3.
以从头计算Hartree-Fock分子轨道法计算了苯并恶唑、苯并咪唑、苯并噻唑、二氢噻唑以及哌嗪5种母核的17种含氮杂环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量子化学结构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这些分子的摩擦系数与量子化学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具有良好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的摩擦学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含氮杂环衍生物的总能量和偶极矩是影响其减摩性能的主要量子化学结构参数,并对减摩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具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杂环偶氮生色团的单体化合物甲基丙烯酸(4-苯并噻唑-2-偶氮基苯基)酯(BAMA),并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4-苯并噻唑-2-偶氮基苯基)酯(PBAMA).利用1 H-NMR验证了聚合物的结构,采用Z-扫描法研究了聚合物溶液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单体和聚合物均具有较高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更好的发光材料,通过Jacobson环化和缩合2-氨基硫酚及苯甲醛衍生物合成了5种甲氧基取代的2-芳基苯并噻唑;通过Friedl?nder缩合法对喹啉苯环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合成了4种含喹啉单元的6-溴-2-芳基-4-苯基-喹啉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化合物通过~1H NMR、质谱、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表征,证实与设计的目标产物结构相符合.通过单晶衍射分析了2-(2,4,5-三甲氧基-苯基)-苯并噻唑,即T5的晶体结构.测试了这两类化合物的紫外-可见、荧光光谱,探讨了其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改变2-芳基苯并噻唑苯环上甲氧基的取代数目、取代位置,改变喹啉单元的共轭体系大小、引入推拉电子基团,可改变化合物的发光性能,为设计合成具有优良发光性能的有机发光材料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2-巯基苯并咪唑经溴化反应得到2-溴苯并咪唑.然后与ω-溴代苯乙酮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进一步得到中间体.最后通过Cu(Ⅰ)催化偶联关环得到产物2-苯基噁唑[3,2-a]苯并咪唑.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NMR,13CNMR得到了证实.初步考察了溶剂、碱、配体对Cu(Ⅰ)催化偶联关环得到产物2-苯基噁唑[3,2-a]苯并咪唑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2-巯基苯并咪唑及溴化丹皮酚为原料,通过Huisgen 1,3-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有三氮唑环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并应用DEPT,1 H-1 H COSY,HMQC,HMBC等2DNMR技术对目标化合物的1 H和13 C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3-氨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很有研究价值的化合物.文中以2,4-二羟基苯甲醛和N-乙酰甘氨酸为原料,通过Perkin反应合成3-氨基-7-羟基香豆素,分别与两种芳香醛基化合物3-醛基-7-N,N二乙基氨基香豆素和2,4-二羟基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合成了2种新型的香豆素希夫碱化合物(4a和4b),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光物理性能和金属离子识别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a和4b具有较弱的荧光;4a对Ni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有可能用作Ni2+比色探针.  相似文献   

9.
在无溶剂条件下,由羟基苯甲醛,5-取代-3-巯基-4-氨基-1,2,4-三唑,对甲苯磺酸经过室温研磨合成了5-取代-4-羟基苯亚甲氨基-3-巯基-1,2,4-三唑,此化合物再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5-取代-4-羟基苯甲氨基-3-巯基-1,2,4-三唑衍生物.其结构分别用IR,NMR和MS进行了表征.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合成5-取代-4-羟基苯甲氨基-3-巯基-1,2,4-三唑衍生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2-辛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运用I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制备有机分子膜;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自组装膜在1mol/LHCl中对钢片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缓蚀剂自组装膜对钢片有良好的缓蚀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运用摩擦学实验与表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以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润滑的铜摩擦副表面膜,分析了表面膜中主要元素的存在状态和ZDDP的减摩抗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ZDDP在铜摩擦副表面形成了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共存的反应膜,该膜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可有效减小摩擦磨损;此外,ZDDP还可通过对摩擦副表面的改性,增强其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CrTiAlN镀层高硬度、低磨损机理,应用UDP850/4镀层设备,在高速钢和单晶硅基体上制备了CrTiAlN复合镀层,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采用XRD、SEM、TEM等手段对镀层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75 V负偏压下沉积的镀层具有显微硬度高、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膜/基结合和韧性良好;镀层由CrN、TiN、AlN、Cr2N和Ti2N等纳米晶组成;纳米晶粒弥散于非晶的结构是硬度增强的机理;良好的膜基结合、韧性好和低摩擦系数是镀层具有低磨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基于油润滑条件下的纳米单元表面优化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摩擦化学反应和作用模型的建立,研究了油润滑介质中纳米单元表面优化作用机制,认为纳米粒子油润滑表面优化行为是以下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摩擦副表面短程作用力导致摩擦副近表面纳米粒子在表面富集,使表面润滑层(膜)的厚度增加、强度增大;表面富集的部分纳米粒子在摩擦条件下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学转移膜;纳米粒子在摩擦过程中填平、抛光表面等。  相似文献   

14.
Chhowalla M  Amaratunga GA 《Nature》2000,407(6801):164-167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lid lubricants such as graphite and the metal dichalcogenides MX2 (where M is molybdenum or tungsten and X is sulphur or selenium) a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est for reducing wear in circumstances where liquid lubricants are impractical, such as in space technology, ultra-high vacuum or automotive transport. These materials are characterized by weak interatomic interactions (van der Waals forces) between their layered structures, allowing easy, low-strength shearing. Although these materials exhibit excellent friction and wear resistance and extended lifetime in vacuum, their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remain poor in the presence of humidity or oxygen, thereby limiting their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But using MX2 in the form of isolated inorganic fullerene-like hollow nanoparticles similar to carbon fullerenes and nanotubes can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Here we show that thin films of hollow MoS2 nanoparticles, deposited by a localized high-pressure arc discharge method, exhibit ultra-low friction (an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for sputtered MoS2 thin films) and wear in nitrogen and 45% humidity. We attribute this 'dry' behaviour in humid environments to the presence of curved S-Mo-S planes that prevent oxidation and preserve the layere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5.
利用M-200型磨损试验机考察了MoSi2-淬火45针仪分析讨论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润滑油明显改善了MoSi2材料的摩擦学性能;MoSi2与淬火45#钢对摩在120~150 N载荷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其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轻微粘着磨损.图4,参10.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CaSO_4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并选用一种市售材料作对比,研究摩擦时间对两种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及EDAX观测磨损表面形貌及成分变化,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摩擦时间的变化,自制材料摩擦系数维持在0.45左右,制动平稳性较好,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市售材料摩擦系数在0.32~0.36范围内波动,制动过程易产生颤动和噪声,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和热疲劳磨损为主;两种材料摩擦表面平均温度及其磨损率均随着摩擦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且与对偶件存在明显的粘着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带式运输机铜基摩擦片的摩擦学行为,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Cu-Fe基摩擦材料。在干式制动条件下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摩擦片的摩擦学行为。探索铁元素对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片摩擦行为和磨损机理的作用。结果表明,与铜-石墨复合材料相比添加了铁元素的铜-石墨复合材料在高载荷下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其在摩擦表面上形成的富含石墨的机械混合层(MML)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超高碱值纳米磺酸镁添加剂对船用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样品的分子结构,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了样品的粒径分布,并采用SRV多功能试验机和四球摩擦机研究了超高碱值纳米磺酸镁添加剂对船用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N、200N、500N和800 N的载荷下,船用润滑油超高碱值纳米磺酸镁能够有效降低摩擦副间的摩擦因素,并能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值;当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8%时,润滑油的减磨性能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聚醚醚酮 (PEEK)基复合材料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热塑性聚合物 ,在工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述了不同实验条件下PEEK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和磨损特性 ,讨论了复合材料的不同结构和组成对其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主要分析了聚四氟乙烯 (PTFE)、聚醚酰亚胺 (PEI)、热致液晶聚合物 (TLCP)以及无机颗粒增强剂 (包括纳米粒子 )和纤维填料 (玻璃纤维GF和碳纤维CF)对PEEK摩擦学特性的影响。并对PEEK改性手段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三巯基三嗪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两种三巯基三嗪衍生物WDBA和WDIOA,利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对该衍生物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添加剂能大幅提高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值,是一类性能良好的润滑油添加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钢球表面磨斑的形貌和典型元素分布及化学态.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添加剂在钢球表面形成了一层润滑膜,从而起到良好的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