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疆阿勒泰市郊外的旷野上,有堆黑色巨石,有人说是陨石,也有人说是一种特殊的金属矿石,但引起考古学家注意的却是黑石头上雕刻着的草原石人。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1,(5):46-46
过去两三个星期,股市涨升不断。那天和几个朋友聚餐,有人开心地说:“住的套房快能解套了!”而也有人说:“我运气还不错,前一波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一波反倒有不少斩获。”另一位男性友人则接过话茬:“我就没这个命,我的运气一直超烂,该赚的时候赚不到,该赔的时候通通跑不掉。”  相似文献   

3.
范尧 《科学大观园》2009,(24):59-60
大约不会有人想到,天下第一强国、富国的美国,它的总统届然有死于贫病交加的,并且还不止一位。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著作中“蛋白体”的原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的由来恩格斯在其著作(特别是《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多次在使用“蛋白”、“蛋白质”这样的术语的同时使用了“蛋白体”这一术语,而这一术语又是和恩格斯关于生命的著名论断——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相联系,所以它就成了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概念。“蛋白体”这一术语在现代化学中已经消失,至少一般科技工作者很难有机会在当代的化学文献中遇到它,于是对它的理解便发生了困难。结果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按照自己的逻辑加以理解,几乎到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地步了。有人说:蛋白体“大体上是与原生质同类的东西”;又有人说:“蛋白体应该是指蛋白质和核酸两大类生物大分子的复杂体系”;另有人说:“蛋白体是以蛋白质为基础的多物质体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者木村资生于1968年提出中性说,对自然选择说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以下三个事实是与自然选择说的解释相反的:(1)存在着中性突变,中性突变能在种内贮存下去;(2)中性突变分子比有利突变分子的突变量大,且进化速度更快;(3)分子的进化速度一定。中性说提出之后,评价的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它“在原则上违反了达尔文主义的核心-自然选择说",是"击中要害"的,又有人说"中性说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有人则干脆断言"不可能有这种既不好又不坏的中性突变"  相似文献   

6.
提到元朝,我们会马上意识到它军力的强盛、地域的宽广,这些方面在当时可以说都是处于世界超级地位的。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当时元朝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从科技水平发达程度的角度说,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朝代达到像元朝那样的居于世界领先集团之列的水平或程度,可是许多的历史学教授们却似乎没有认真地加以讲授,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7.
关于里约热里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这里到处弥漫着声色放浪的空气,充满奢靡的享乐和深不可测的欲望沙滩;但也有人说,这里兼有北半球的浪漫和南半球的热情,让人难以抗拒它的诱惑。巴西有句谚语:"上帝用7天创造了世界,用第8天创造了里约热里卢。"花费了上帝整整1天时间创造的城市当然绝不能只有一种表情,1000多万人口,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极端贫穷与过度奢华并存,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9,(3):66-67
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那么,徐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有人认为,徐福东渡确实到了日本,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但是,也有很多学者对徐福到过日本一说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惊世一诺     
马德 《科学大观园》2010,(17):58-58
汉明帝时.汝州有一个秀才叫张劭,到东都洛阳去应举。这一天,他住在客店里,听得隔壁有人喊救命,并有痛苦的呻吟声,时断时续传出来。张劭问店小二,隔壁住的是什么人。店小二说,是一个害了重病的人,就快死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1,(1):47-47
生活中,常常有人会莫名其妙不让你高兴,情不自禁说刻薄的话。“待入处事挑剔、无情”的人,特别是言语上,总带锯齿。网络里,更是集散一些人很不健康的发泄。有人说刻薄可能源于能力不足,也可能源于心胸狭窄……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其实,刻薄的人还可能是因为不幸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建构主义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社会建构主义本身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有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是相对主义的,但库克拉认为社会建构主义也可以形成共识;有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反实在论,库克拉则认为社会建构主义也有自己的实在论;有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具有主观主义倾向,而库克拉认为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的解释循环和非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三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三态论李伯聪什么是技术?这是技术哲学、技术论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许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往往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为“技术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对于技术的本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国外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归纳为21种①,也有人说不同观...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大师,我不知道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懂12国语言、有上千万著作的大师,与只说中文、著作不足百万字的大师含金量有多大差别。只要有人封号,我就认为是大师了,好像选举。有一群人提名就得了。仔细回味,发现做大师难,难得有人称之为大师,难得成为了大师还要代表一大群人说话。更难的是,被称为大师之后,还当众被发一个大师工作室红匾.接过红匾之后申明不想当大师而继续干着成就大师事业的大师。  相似文献   

14.
与朋友赛跑     
有人说,朋友好啊,多个朋友多条道,在困难的时候还有朋友来帮你。有人说,朋友毒啊,你看那些真正对你起了杀心的有几个是陌生人?还不是那些平时跟你推杯换盏的人!反正各有各的理。我有自己的一个比喻:朋友是一个标高。你与朋友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你们曾经有着共同的际遇,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生活环境。然而,人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大家都在朝着更好更光明的方向奔跑。由于每个人的体力不同,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过一段时间,你与朋友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也就是说,有人成了百万富翁,有人成了下岗职工,有人当上了高官,有人却上街摆摊。这时,…  相似文献   

15.
奇石的欣赏     
奇石在我国素有雅石、趣石、美石、案石、供石、石玩之称谓。奇石之所以历来认为既雅又趣,深受民间玩石者的钟爱,说到底都因为它是一件美的东西。它因为有美才有人爱,才有存在的价值。应该说美是奇石的灵魂,它的美宽广而深远。奇石除人们常说的色、形、纹、质外,还表现为艺术美和抽象美。奇石之美大致分为色彩美、形态美、神韵美和装饰美四种。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1月15日,科技部公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是四大平台之一,与BAT平起平坐。人们在问:为什么是它?在科大讯飞工作群,如果有人说:"哇,我今天拿下一个一亿的单子。"没人吱声;如若有人说:"嗨,我把语言输入的准确率提高了1%。"哇,群里顿时炸开了。  相似文献   

17.
媒体实验室中最有趣的是他们发明的会跑闹钟,闹钟一响就满地横冲直撞的跑,你必须斗智斗勇才能抓住它并把它关掉。后来这个发明被改造成了一个叫Clocky流行商品。有人看不过就批评说,一群科学家聚在一起,就为了发明这么个玩意儿?但媒体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却不以为忤,反而洋洋自得地认为发明也要有娱乐精神。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也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  相似文献   

19.
人格的魅力     
数学大师陈景润用心血研究的视为生命的成果,“文革”时期被烧了,资料被毁后,他绝望了,从楼上跳了下去.这时竟然还有人踢他,说他是“装死哩”.十年后,正是这个人为出国的事找到了陈景润,恳请陈景润给自己写封推荐信.事后,有人对他说:“你怎么能帮这种人的忙呢?”他却说:“不要计较那么多,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忘掉它算了.”  相似文献   

20.
说起郑守仁,我相信在三峡工地呆过一年半载的人都不会陌生,大家都一致亲切地称他"郑总".有人说他是"大坝的基石",有人说他是"当代的大禹",还有人说他是"工程师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