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短视频社交媒体与目的地形象、游客行为意向相结合,根据短视频表征内容开发目的地形象测量表,构建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抖音短视频显著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的感知;游客认知形象感知对情感形象产生显著影响,与情感形象共同影响整体形象感知;旅游者对目的地整体形象感知显著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意向;短视频对行为意向影响路径被目的地形象完全中介.将短视频、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行为意向等概念相结合,丰富了目的地形象的理论研究,同时可为目的地营销者、目的地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决策,为了使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本论文从游客的视觉研究旅游地形象的感知特征.文章采取市场调研法、统计分析法,以云南丽江古城为研究载体,以游客对丽江旅游前后的形象感知为研究内容,对丽江古城游客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丽江古城旅游形象对游客出游的影响和选择,以及对游客的满意度、回游度...  相似文献   

3.
以张家界市为对象,探究了参照群体、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研究模型.结果表明,参照群体在信息性、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都有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依次递减;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旅游营销管理者应重视挖掘参照群体作为旅游者信息渠道的价值,区别和塑造不同维度上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居民的旅游意向.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旅游者感知形象分别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阐释了目的地形象。该文从目的地网络形象切入,以官网宣传照片代表投射形象,旅游者网络游记照片代表感知形象,旨在研究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的异同。运用内容分析法将照片分为13类,并根据聚合形象地图分析各类照片的相关性,借助SPSS19.0处理数据。从照片的内容属性、拍摄时间、以及所处区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西安旅游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6,(8):1344-1349
感知价值的核心是感知利益与感知成本之间的权衡.选取新疆库姆塔格沙漠旅游景区为案例,实证研究沙漠旅游者的感知价值.首先开发沙漠旅游景区游客感知价值量表并施测,采取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采集的数据分析处理,研究发现,除性别外,感知价值的若干因子在其他人口社会统计指标中的不同变量间存在一些差异,各因子间大多存在相关关系,游客对库姆塔格沙漠旅游区感知价值、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得分均较高,表明景区开发较好.根据研究结果,对若干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建议有侧重地建设景区,发挥景区沙漠资源的综合功能,并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以进一步提升游客对景区的感知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旅游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交往的重要产业.目的地所在国的国家形象、目的地形象在其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下,会对入境旅游意向产生复杂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以斯里兰卡为例,采用fsQCA方法,揭示国家形象、目的地形象对中国游客旅游意向的复杂影响原因及机制,最终得到6个复杂关系模型,生成27条高水平旅游意向的复杂因果组合路径.最后,基于实证研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发展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出精准营销及提升形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9.
选取河南省洛阳重渡沟村、焦作岸上村、新乡郭亮村、信阳郝堂村等4个具有代表性乡村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维度,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游客满意度、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景观5个维度;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和乡村基础设施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有影响但不显著,乡村景观与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则呈负相关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为河南省乡村旅游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相关理论梳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从旅游者视角出发,探讨生活方式与感知价值维度对非遗旅游纪念品购买行为意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将非遗保护开发态度引入研究模型,验证其调节中介作用.对500名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生活方式显著正向影响非遗旅游纪念品购买行为意向;生活方式显著正向影响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关系支持价值和教育价值等4个感知价值维度;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关系支持价值和教育价值等4个感知价值维度显著正向影响非遗旅游纪念品购买行为意向,即4个感知价值维度在生活方式与非遗旅游纪念品购买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非遗保护开发态度在功能价值与非遗旅游纪念品购买行为意向、关系支持价值与非遗旅游纪念品购买行为意向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且调节了功能价值、关系支持价值在生活方式与非遗旅游纪念品购买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也是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清明上河园为例,在认知—情感形象模型的指导下,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和景区服务人员的访谈为分析样本,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信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1)游客对清明上河园的感知形象整体比较好;2)景区在旅游商品和服务人员方面存在一定问题;3)性别、学历及月收入等社会统计学特征对游客的感知形象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GooSeeker软件,在马蜂窝、携程和途牛等知名旅游UGC平台上爬取游客赴北京的网络游记,并借助ROST CM 6.0和ROST EA软件,对网络文本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探究获冬奥会举办权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北京关于"冬奥会"的形象特征得到一定程度的凸显,但凸显...  相似文献   

13.
全域旅游转型发展需要优化和重塑目的地形象,探究目的地投射形象和游客形象感知之间的关系对目的地形象提升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厦门市作为案例地,构建了目的地形象"投射—感知"网络文本分析框架,并对全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投射-感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官方目的地形象投射和游客感知形象词频集中在产品供给、品牌影响、公共服务等3个核心范畴内;(2)官方投射形象的产业融合特性要比游客感知的更加多元化;(3)官方投射形象更显全域化,且凸显地缘政治特点,游客形象感知更偏好于单个景区,特别是鼓浪屿;(4)游客对旅游业态、公共服务和服务质量的形象感知程度要高于官方投射形象;(5)游客感知形象情感基本呈正面情绪.建议目的地管理组织从目的地形象定位优化、全域旅游链有机串联、全域服务质量提升、全域旅游新业态培育等方面着手改善全域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14.
游客消费后的在线评价是塑造和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因素。以生态旅游示范区卓尔山景区为例,依托游客游后评价、游记为样本,运用ROST CM6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游客对目的地感知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要素感知围绕卓尔山、风景等词汇展开;“卓尔山、丹霞、地貌”等词是整个网络图的中心节点,多数游客对祁连县卓尔山景区的形象感知较为满意;但游客对景区形象感知的负面要素也很多,主要围绕旅游设施、旅游管理、旅游环境、旅游活动等4个方面,其中景区门票性价比、摆渡车额外收费等因素是引起游客消极评价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游客需求与生态保护二者之间平衡性问题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把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旅游前vs.旅游后)对旅游目的地的不同形象感知(认知形象vs.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态度纳入到一个整体性研究框架,分析了省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旅游者态度的影响.研究结论有:①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旅游前vs.旅游后)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在因子结构、形象内...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从微博、官方网站、游记网站3种网络传播渠道收集网络文本数据,运用ROST文本分析、SPSS对照分析大同市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与官方宣传形象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网络语境下的大同旅游目的地形象可归纳为景观资源、历史文化、出行、美食和环境5个主题;除环境、美食主题外,游客感知与官方宣传形象有很大差异,游客感知偏向于景观资源,官方网站的宣传是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官方微博偏向于外部环境和旅游之外的延伸;游客感知在景观资源主题的评价远高于官网.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大同市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市场营销以及旅游产品的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入境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入境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时空分异规律对旅游目的地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解读旅游图片,根据“认知-情感”模型从图片中获取入境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再借助GIS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时空分析,从而深入探究入境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时空分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入境旅游者的认知结构会随着年份变化而改变,季节变化对其影响较小。(2)自然景观与物质文化是入境旅游者最关注的内容,且这两类认知在空间格局上高度趋同。(3)上海市整体情感形象表现为正面形象,负面情感在旅游旺季时易出现。(4)在上海市旅游旺季期间,旅游者正面情感形象的地理集中程度最高,负面情感形象地理集中程度最低。最后对上海市入境旅游目的地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行为是作为旅游主体的人的审美活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和行为取向.独联体各国、欧美及日韩历来是新疆的主要客源国,入疆国际游客旅游行为的选择由于受到中西方旅游审美模式的影响而产生差异。文章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下国际旅游行为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新疆国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绿色出行的引导效果受政策及出行者选择偏好影响,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低碳引导政策和出行者的异质性。为定量分析政策和出行者异质性对出行行为的影响,将政策分为三种:经济、便利和公共信息政策感知,基于521份绿色出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K-means聚类将出行者划分为享乐型组(60.7%)和实用型组(39.3%)。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PLS-SEM)的结果表明:在出行者绿色出行行为中,若不考虑出行者的异质性,可能高估或低估政策对出行者绿色出行意向的影响;享乐型组的绿色出行意向受公共信息政策感知的影响大于实用型组,受经济政策感知的影响小于实用型组;公共信息政策是引导享乐型组和实用型组绿色出行最重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4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为案例地,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mart PLS 2.0工具,实证检验了宗教山岳型景区游客敬畏情绪的启发及其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游客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的认知评价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敬畏情绪的启发;游客敬畏情绪的启发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道德判断在敬畏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