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利用1961—2015年朔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观测记录资料,选取在农业气象上常用的稳定通过0℃和10℃的∑T≥0℃、∑T≥10℃积温等作为分析热量资源及趋势变化的要素,采用线性倾向估计、距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以探讨朔州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及积温日数变化特征、趋势变化特征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5年朔州≥0℃积温随时间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积温倾向率为51.7℃/10年;朔州≥0℃积温的初日呈提前趋势,平均每10年提前0.9天,终日呈推后趋势,平均每10年推后0.4天;朔州≥0℃积温初终间日数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3天。朔州≥10℃积温随时间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积温倾向率为50.4℃/10年;朔州≥10℃积温的初日呈提前趋势,平均每10年提前1.2天,终日呈推后趋势,平均每10年推后1.0天;朔州≥10℃积温初终间日数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2.4天。朔州≥0℃积温主要存在4年、8年和64年的周期变化;朔州≥10℃积温主要存在2~4年、4~8年和64年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DEM以及农业统计年鉴,本文首先利用回归分析法计算重庆地区积温与高程的关系模型;其次结合GIS技术对积温进行地形校正,得到重庆市以10年为尺度的积温栅格面;再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它近50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重庆市≥10℃平均积温值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其中上世纪80年代最低,21世纪第一个10年最高;≥10℃积温分布以积温段ⅳ(4 000~5 000℃)、积温段ⅴ(5 000℃)为主,二者所占面积比例之和约为75%;积温段ⅱ(2 000~3 000℃)、ⅲ(3 000~4 000℃)、ⅳ(4 000~5 000℃)的面积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积温段ⅰ(≤2 000℃)变化复杂;2各年代的积温空间演变均以无变化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上世纪60到70、80到90年代的积温段变化单一,其他各年代间积温段的变化较复杂;3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积温的升高,稻谷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缩小,而稻谷、油菜等作物单产增加,但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
棉花喜温、好光、怕冷,是典型的喜温作物,一个地区能否种植棉花,主要决定其热量资源,无霜期大于150天,全年≥10cI=活动积温在3000℃以上,开花结铃期间平均气温在24℃以上。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5—30℃,一般在15℃以上才能正常生长,19—20℃以上才能现蕾,适宜气温是25℃左右,开花结铃的适宜气温是25—30℃,但气温在35℃以上对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都不利,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河南境内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分布与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10℃积温、年降水量等5项气候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限制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是≥10℃积温和年降水量,适宜积温约3500-5000℃,年降水量700mm以上,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分布区北界为南太行山一中条山。  相似文献   

5.
利用南丰国家农业气象观测一级站1981-2018年柑桔物候观测资料和平行观测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南丰县柑桔开花期随年际变化线性相关极显著,柑桔开花始期、普遍期、末期与年际变化线性相关系数分别-0. 715、-0. 641、-0. 584,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 23 d/10a、-4. 17 d/10a、-3. 43 d/10a。南丰县柑桔开花期与1月31日后≥0℃累积积温线性相关极显著,1月31日至柑桔开花始期、普遍期、末期≥0℃累积积温历年平均值分别为930. 2℃、993. 4℃、1 056. 6℃,柑桔开花始期、普遍期、末期与1月31日后≥0℃累积积温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 904、0. 875、0. 776。南丰县柑桔开花期与2-3月平均地面温度,2-3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2月下旬+3月中旬+3月下旬日照时数线性相关极显著,利用累积积温推算和回归分析2种方法可预报柑桔开花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1-2010年全国723个气象台站的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数据,分别计算≥0℃的积温,采用差值法得到积温偏差,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与月积温偏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不同起始数据获取的年积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明显的时空差异,主要表现出集聚性、一致性和异质性等空间分布特征.年积温不确定性与纬经度、海拔密切相关,且纬度与海拔的影响高于经度,秦岭-淮河及横断山脉一线为年积温偏差10℃·d的分界线.月积温不确定性随月份的增大呈U型分布,11月最大、7月最小;年积温偏差贡献率范围存在明显差异,12月最大,5月最小.  相似文献   

7.
利用GIS技术对安徽省松树萎蔫病发生的空间分布和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安徽省松树萎蔫病主要发生在年均温15~15.5℃,1月均温l~3℃,7月均温28-29℃,日平均气温大于10℃积温4900-5000℃。干燥度0.9~1.0,年降水量在l000-1400mm等降水线之间的广大区域内.  相似文献   

8.
丽水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双季杂交稻,1988~1988年全区种植双季杂交稻23.96万亩,平均亩产794.39公斤,比常规早稻——杂交晚稻每亩增产83.56公斤。丽水地区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区138万亩水田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和丘陵地带近70万亩。这一耕作区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8~18.4℃,从早稻安全播种到晚稻安全齐穗期间≥10℃的活动积温为4155~4650℃,日照时数为  相似文献   

9.
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是生态脆弱区,以雨养农业为主,作物产量受气候影响波动大.利用5个气象站近半个世纪的逐日气温与降水资料,使用墨西哥帽函数(MHF)小波、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研究了生长季内气候变化及温水组合规律.结果表明:≥10℃积温和生长季降水的振荡周期基本吻合,暖干与冷湿气候交替出现.生长季≥10℃积温的上升趋势达到显著水平(P<0.05),增加幅度为每10年72℃;降水的下降趋势不显著(P>0.05),全年降水和生长季降水变化为每10年-17.2 mm和-13.7 mm.≥10℃的初终日有明显的提前和滞后性.≥10℃积温充足,生长季降水占全年的88%.生长季降水分配极不均衡,雨热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西秦岭的交汇地带,海拔在1930--3941m之间,年降水量400—500mm,蒸发量1441.9m,年平均气温4.2—5.6℃无霜期127—141天,属温凉半干旱气候类型.≥0℃的积温2678℃≥5℃的积温2484.9℃,≥10℃的积温1939℃,光照资源充足,日照百分率为55%,土壤以黄绵土、黄麻土为主,多数地方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多为中壤、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两个指标评定河套地区低温冷害,其一是以河套地区5个气象站≥10℃积温均值(30a)为基数,各站逐年≥10℃积温减该基数,得出的差值来评判亏欠积温,由亏欠积温阈值评判发生程度;其二是以河套地区各站8、9月份≤16℃日数年均值(30a)为基数,将各地逐年≤16℃日数减该基数,得出的差值来评判障碍低温天数多少,障碍低温天数阈值评判发生程度。两项指标均达到一般发生年时,评为严重发少年。根据上述指标分析30a河套地区低温冷害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甘南高原积温资源空间插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杨梅  杨东辉 《甘肃科技》2010,26(13):40-42
将气象台站的海拔和经纬度位置作为影响积温空间分布的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空间插值模型,对甘南高原0℃年积温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年积温资源分布图。研究表明,在甘南高原区域尺度上,积温资源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影响,积温与海拔之间关系以二次回归模型精度最好;全区包含了从寒冷到温暖共4个热量带,积温资源量总体偏低,其中0℃年积温小于1300℃的高寒带占有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1961-2011年的季、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冬季负积温等资料,得出结果表明,商丘近5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点是:温度年和春、秋、冬三季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166℃/10a,三季中以冬季增温最为显著,夏季温度则略有下降;年降水呈增多趋势,其倾向率为14.93 mm/10a;年日照时数、冬季负积温、≥35℃日数、≤-5℃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其倾向率分别为:-180.15 h/10a,-127.00 mm/10a,-11.84℃·d/10a,-2.27 d/10a,-3.81 d/10a;蒸发量分两个阶段分析,1961-2001年年及四季蒸发量均呈减少趋势,2002-2011年年和春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夏、秋、冬三季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相变材料应用在日光温室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相变材料对泡沫混凝土墙体日光温室温度的作用,确定天气情况对温度的调节效果.方法在相变温室中安装封有相变材料的相变管,通过相变温室和普通温室不同位置空温、地温的测试和比较,对相变材料在日光温室中的节能效果进行探讨.结果相变材料对日光温室削峰方面,后部空温平均降低0.65℃,中部空温平均降低0.45℃;后部地温升温速率减小,中部地温平均降低0.58℃,前部地温平均降低0.87℃.相变材料对日光温室填谷方面,后部空温平均提高0.65℃,中部空温平均提高0.8℃;后部地温降温速率减小,中部地温平均提高0.14℃,前部地温平均提高0.96℃.结论相变材料对日光温室温度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晴天时,有96.7%的相变材料发生相变降低日光温室的峰温,90.4%的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提高日光温室的谷温,并且对温度的调节效果好于阴天.  相似文献   

15.
<正>一四七团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库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的冲积平原地带。地跨东经85°52’—86°12’,北纬46°31’—44°46’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8.5公里。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大陆性气候十分明显,热量资源丰富,日照充沛。全年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无霜期165天,年平均降水量149毫米,年平均温度6.2℃,生长期≥10℃的活动积温3600℃左右。7、8两月花铃>25℃的积温1159.3℃,9月份>18℃的积温315.8℃,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适应早熟品种新陆早一号棉花生长发育的要求,棉花面积逐年扩大,70年代、80年代到90年代棉花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内蒙古高原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地上净生产量、生长季节地上平均生产量的生期变化与降水量和气温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小针茅草原地区最近10年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的波动呈随机性。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与4-8月降水量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而与年平均气温、≥5℃的年积温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7,(11):1784-1789
利用分期播种的试验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和苗圃地两种环境下,采取人工模拟环境和自然环境分别测试栓皮栎出苗期土壤温度及出苗率.依据积温学说进行数据处理,确定了栓皮栎的活动温度和出苗所需的活动积温.结果表明:1)在人工环境中,当设定环境温度为6℃时,栓皮栎种子未发芽;当环境温度提升至8℃时,种子零星发芽;当设定环境温度为10℃与12℃时,其出苗率接近80%,因此确定栓皮栎的活动温度为10℃.2)在人工环境中,出苗率为60%与80%的积温相差较小,平均出苗积温为1000℃·d;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受环境影响栓皮栎幼苗出苗整齐性较差,因此以出苗率为60%对应的活动积温1300℃·d作为栓皮栎幼苗出苗活动积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黄连木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种子生活力。对种子进行光照处理、GA,浸种和不同层积温度层积处理,找出种子发芽最佳处理方案为:层积温度为暖温(25℃);使用500mg·L^-1GA3处理种子;种子发芽过程中进行避光处理。  相似文献   

19.
试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今年杂交稻引进的7个品种进行产量、大于10℃有效积温、日照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量与温、光、生育期的关联度不同;同一品种产量与温、光和生育期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顺序为:日照数(r3=0.9786)〉生育期(r1=0.6972)〉积温(r2=0.4371),在水稻引种过程中,本地每年日照数和大于10℃积温都比较恒定,应注意选择感光性强、生育期适度、感温性不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地形和气候特点为基础,研究了我省野生茶树资源的植被类型、自然分布规律及其形态特征以及适生条件与种性关系.其分布海拔在1000~1900m,≥10℃年积温在4000~5000℃,极端低温不低于-10℃.从形态性状上和生化分析得到,野生茶树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下长期生长,形成了许多固定的特征及其潜在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建议加强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