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晚清民国湖湘词坛研究》是系统研究湖南地域词学的首部学术专著,其筚路蓝缕之功不待多言。这部著作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自觉的文学史意识,包括纵向的湖南词学史与横向的晚清民国词学史意识;二是多元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的表格分析、细致的文献考证、透彻的理论分析;三是扎实的研究内容,包括词学思想与词家词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有清一代之《孝经》学,在整个《孝经》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清初,士大夫治《孝经》者,或承旧绪,或开新局,或被统治者当作宣明教化的工具等等,足称者鲜。迨及乾嘉时期,汉学勃兴,士人为学者多精于名物典制的考据、训诂,群经渐有新《疏》,惟《孝经》文字明畅、言简意赅而独阙之。道咸以降的晚清社会,内外交困,民生多艰。士人不管是治汉宋学者,还是治今古文经学者大都更热衷于以学术来敷世用。因而,这一时期的学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而又彼此交织的局面。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孝经》学的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主要表现为:乾嘉汉学视野下的《孝经》考据与义理之学;汉宋调和语境下的《孝经》诠释之学;今文经学思潮影响下的《孝经》阐"微"及致用之学。  相似文献   

3.
《孝经学》是晚清著名的礼学家、经学家曹元弼所编撰的《十四经学》之一,其编纂体例严格依照张之洞《劝学篇.守约》中提及的通经之"提要钩玄"法式,列"明例"、"要旨"、"图表"、"会通"、"解纷"、"阙疑"、"流别"七目。全书在《孝经》的文本与作者、微言大义、社会功用、《孝经》与群经关系、《孝经》研究的礼学化倾向等方面体现了曹氏独到的孝经观,其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中含有思想解放的前驱之论,书中运用寓论于述亦即隐喻的方式论及了诸多重大话题.其具体内容:一是通过对李斯(谏逐客书)的赏析,揭露了闭关锁国的实质就是文化禁锢;二是通过对“唯食忘忧”及“言利”说的肯定,对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率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三是通过对“甘食悦色”现象的阐释,抨击了“文革”当年的左倾狂热与禁欲思潮;四是通过对圣人“法自然”说的剖析,指出了专制理论亦即“全面专政”论的认识误区.结论:《管锥编》中有关治国安邦大政方针的见解,说明了党心民心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西学中源"是清代科学史和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议题。而《万国公报》是晚清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它从1868年创刊到1907年终刊,其间曾登载诸多有关"西学中源"说的文章。经过分析发现早期《万国公报》曾积极鼓吹"西学中源"说,但是到了晚期却突然转变,开始对"西学中源"说进行批判,而这一变化与晚清中、西学地位的转变密切相关。本文试分析这一变化的过程及历史背景,并揭示这一变化带来的历史后果。  相似文献   

6.
晚清西学东渐促进了西医东来的进程素。有近代社会史料宝库之美称的《点石斋画报》,以通俗易懂的图文展现了晚清西医东来以及民众医疗观念渐变等社会现象,揭示了西医逐渐立足中国并向中医的一统地位挑战,以及中医开始缓慢分化演进的历史现实,以社会大众的视角记录了近代中国在民众医疗卫生事业上的科学化与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文本信息处理和语义理解一直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难点之一,而断句又是语义理解中的基础任务。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解决古汉语断句问题需要基于大量的专业标注语料,过程繁琐,效果不佳。本文基于已有的BERT模型,在《四库全书》中文繁体版全文数据集的基础上构建了SikuBERT预训练模型,并将该模型迁移到《方志物产》数据中,完成了在不同数据集上的古汉语自动断句实验,实验最优F值为77.23%,比基础的BERT模型断句效果高出10.3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SikuBERT模型具有较好的古汉语断句效果,且在有一定关联性数据集合中的迁移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孟波 《科技信息》2009,(12):352-353
本文以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分析夏洛特·勃朗特的名著《简·爱》,以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揭示作者的创作理念,解决部分学术焦点问题,分析作品的现实主义性质,从而更好的揭示出该作品的内容和思想。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后,地质学这门19世纪新兴的科学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甲午战争后,近代地质学教科书成为地质学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本文以商务印书馆《最新中学教科书·地质学》(1905年)为例,考察晚清英美地质学教科书的引进情况。通过与赖康忒(Joseph Le Conte,1823~1901年)原著《地质学概要》(A Compend of Geology)初版、修订版的对比研究,指出中文本翻译底本为1898年修订版。分析中文本对原著的增删,探讨其语言特点与译者对术语的处理方式。在分析该书以及同时代其他教科书的同时,尝试梳理地质学在晚清传播的过程,进而探讨地质学传入与晚清时代背景之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是中国中古时期一部伟大的理论批评著作,贾谊是汉初文坛的杰出代表,其人其文具有永恒的魅力。刘勰在《辩骚》《诠赋》等十四篇中对于贾谊的文学创作做了多方面的评价,特别在《哀吊》《体性》《才略》三篇中重复运用"清"字来评论贾谊的文风。知人论世并结合刘勰审美理想中"清"的意蕴,贾谊"清"之文风主要呈现在其文语言明晰省净和其人性情清正真挚这两方面,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楚辞》为代表的楚地文化对他的思想及"清"之文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清末,由于传统的专制型权力结构被动摇,地方督抚的外交权、财权、军权不断地扩大,最终形成了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地方集团,这就加速了地方分权系统的形成,造成了王朝的体制失控。  相似文献   

12.
私塾改良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新式学堂发展的乏力是清政府进行私塾改良的重要原因。东北地方当局通过设立私塾管理机构、改良塾师、改良教授内容和注重新学与旧学的衔接等手段对私塾进行了改良。东北私塾改良并未达到将私塾转换为小学的预期目标,在形式上并未实现教育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但清政府通过私塾改良将国家权力渗透入传统教育领域,将传统教育模式纳入了由政府主导的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13.
军队近代化与晚清社会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的军事压力和屡战屡败的屈辱,导致近代中国社会重心的倾斜,中国步入了以军事近代化为先导的社会转型之路。在这种社会转型中,军队作为社会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由传统走向近代,实现自身的近代化。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晚清军队近代化也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和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晚清武汉地区开埠后,社会化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急剧发展速度。西方思想化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化知识的内容日益丰富。社会观念的变革引起旧有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急剧变化。晚清武汉社会化变迁的这种趋向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八大山人乃朱明宗室,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伟大画家。其生平坎坷复杂,习性狷介成迷。本文通过考查,认为清初满洲人控制江西地方方式的变更对八大山人的人生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明代提学官是明直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不但总理一方之学政,而且积极参与编修方志等地方文化事业。《四川总志》于正德十三年初编完成,此后明代在四川共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重修,时任职四川的督学官员——嘉靖年间四川提学副使周复俊、万历初四川提学副使郭棐和万历末年四川督学宪臣杜应芳,皆倾心致力于四川省志的编纂工作。他们博学多才,颇具史识,在资料搜集、风物考察、拟定体例、修纂总校、补续艺文志等方面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明代巴蜀地方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以创设商办铁路公司为主要内容的商办铁路运动.商办铁路运动为中国民族资本增添了新的经济成分,引起了集资方式的重大改变,推动了收回利权运动的前进,促进了实业救国、民主宪政思想的传播,还培养了大量的铁路人才,为中国以后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清末十年,广东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加速转型,官绅对城乡控制能力大为减弱,社会普遍动荡不安,造成民怨沸腾,“民变”蜂起。“民变”作为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既打击了清王朝在广东的基层统治,促进革命形势的高涨,但同时又有很大的破坏性和局限性,不宜颂扬过多。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上海城市社会控制系统开始从传统模式向近代模式变迁,这个变迁是上海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控制系统的近代化是指社会控制的制度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的过程。在上海,这个过程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20世纪头十年,已经显示出了近代化的明显趋势,但离近代化的真正实现还相差很远,不过也已经为民国时期的进一步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清末顺直谘议局到民国顺直省议会,直隶省议员的工资呈增加趋势。从当时工资水平来看,远高于一般工人及农民,说明议员处于社会中上层。但是议员的工资低于行政官员的工资水平,又说明作为地方立法机关的顺直省议会,在地方权力结构的地位仍低于行政机关。由于财政枯竭,议员的薪水到后期往往长时期拖欠,致使议会的会务难以正常维持,成为近代直隶议会衰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