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计算研究3,6-双(4-甲基-1,2,3-噻二唑-5-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分子的几何结构,光谱,热力学性质.优化得到的最稳定结构与晶体结构一致.气相中最低能量跃迁吸收峰出现在412 nm,溶剂作用使其蓝移29 nm,均对应HOMO到LUMO的电子跃迁.298.15 K,标题化合物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3703.19和3972.07 kJ·mol-1.  相似文献   

2.
在B3LYP/6-31G*水平对单嘧磺隆分子进行几何优化和频率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分子中存在N—H…N分子内氢键,从而使分子更加稳定.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垂直跃迁能,得到最低能量激发的吸收波长为339 nm,溶剂效应使其蓝移.在298.15 K,标准压力下,该化合物分子的生成反应为放热的自发过程,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939.910和-588.470 kJ.mol-1.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 G+水平下研究了2,4,6-三((4-(4-羟乙氧基)苯亚甲胺基)苯乙烯基)均三嗪(BJZJSQ)分子的几何结构、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及热力学性质.结果显示;BJZJSQ分子中心的2,4,6-三苯乙烯基均三嗪几乎在一个平面,各支链中的乙氧基苯亚甲胺基构成另一个平面,整个分子呈现出三叶扇形结构;气相分子的最强吸收峰位于416 nm处,源于HOMO→ LUMO、HOMO-1 →LUMO及HOMO-2→LUMO+1的混合跃迁,溶剂极性使其红移12 ~ 15 nm,溶剂的极性不影响最强吸收峰的跃迁性质;在溶剂相,355 nm处的弱吸收峰对应S0→S8电子跃迁;在298.15 K、标准大气压下,BJZJSQ分子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2680.23和-1349.67kJ·mol-1.  相似文献   

4.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N,N’-1,3-苯基二-(7-二乙氨基-3-甲酰胺)香豆素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热力学性质.结果显示,该分子的反式构型三个环几乎位于同一平面,能量最低结构最稳定.气相中最低能量跃迁吸收峰出现在428nm,溶剂作用使其蓝移约20nm.在298.15K标准大气压下,标题化合物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4729.63和5561.27kJ mol-1.  相似文献   

5.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两种双异戊烯基黄酮1R和2分子的几何结构、光谱、热力学性质进行理论计算研究,并基于Tomasi极化统一场模型(PCM)讨论溶剂效应.结果显示,1R和2分子在气相中的最低能量吸收波长分别为325.6和361.9nm,溶剂及其极性大小对1R和2分子的最低能量吸收波长影响很小.298K标准压力下,1R和2分子的气态标准摩尔热力学性质ΔfHθm分别为3455.51kJ/mol和3691.26kJ/mol,ΔfGθm分别为4028.23和4282.98kJ/mol,Sθm分别为834.90和834.97J/mol/K.  相似文献   

6.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了PuN2分子的微观性质,不同温度下气态PuN2分子的能量E,熵S及气态PuN2分子生成反应的标准焓变ΔH°、标准熵变ΔS°和标准自由能变ΔG°.计算结果表明,气态PuN2分子不具有热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了PuN分子的微观性质,不同温度下气态PuN分子的能量(E)、熵(S)及气态PuN分子生成反应的标准焓变△H^0、标准熵变△S^0和标准自由能变△G^0。计算结果表明,气态PuN分子不具有热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由七水氯化镧与水杨酸、8-羟基喹啉反应合成多元混合配合物,并测定该合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以及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方法:应用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水杨酸、8-羟基喹啉和配合物在298.15 K、混合量热溶剂(VDMF:VEtOH:VHClO4=1:1:0.5)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根据盖斯定律计算了合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以及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结果:该配合物的化学式是La(C7H5O3)2?(C9H6NO)。各物质的溶解焓分别为△sH mΘ[LaCl3?7H2O(s),298.15 K]=-96.45±0.18 kJ·mol-1,△sH mΘ[2 C7H6O3(s),298.15 K]=14.99±0.17 kJ?mol-1,△sH mΘ[C9H7NO(s),298.15 K]=-3.86±0.06 kJ?mol-1及?sH mΘ[La(C7H5O3)2·(C9H6NO)(s),298.15 K]=-117.78±0.11 kJvmol-1。反应LaCl3?7H2O(s)+2C7H6O3(s)+C9H7NO(s)=La(C7H5O3)2·(C9H6NO)(s)+3HCl(g)+7H2O(l)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91.57±0.33 kJ·mol-1。La(C7H5O3)2?(C9H7NO)(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mΘ[La(C7H5O3)2·(C9H6NO)(s),298.15 K]=-2076.5±3.9 kJ·mol-1。  相似文献   

9.
在B3LYP/6-31++G**水平对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5-氨基吡唑分子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的计算,得到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结果显示,该分子的苯基环和吡唑环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两个平面的二面角在84°左右.最低能量吸收谱线的波长为339 nm,对应HOMO→LUMO的π→π*和n→π*电子跃迁.热力学计算显示该分子的气态热力学函数熵Sm和焓Hm与温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Sm=421.710 5+0.687 3T(J·mol-1·K-1)和Hm=306.673 1+0.426 7T(kJ·mol-1).  相似文献   

10.
在U的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近似和O原子6 311G 全电子基函数下,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得到UO分子的结构与势能函数、力常数与光谱数据.同时计算得到UO基态X7∑分子在298K时的标准生成热力学函数ΔfH0、ΔS0和ΔfG0,分别为490.432kJ/mol,106.204J/mol·K和458.768kJ/mol.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水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氯化血红素(hem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及热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在不同的pH值、温度及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hemin和BSA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点位数及热力学常数,在pH=7.00,T=303 K时的水溶液中,Ka=1.35×107,n=1.32,△G=-41.36 kJ.mol-1,△H=-51.45 kJ.mol-1,T△S=-10.09 kJ.mol-1,研究结果表明其猝灭作用为静态猝灭,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在实验条件下表面活性剂使实验体系在346 nm处的荧光峰兰移并且其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AlCl3催化1,1,1-三甲基-2,2,2-三氯二硅烷裂解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采用DFT(B3LYP)及二级微扰方法对AlCl3催化1,1,1-三甲基-2,2,2-三氯二硅烷裂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数据结果表明,此裂解反应为放热反应,理论产率比较高.反应可以同时按2种通道进行,其中通道2反应较为容易,其3步反应的焓变依次为:ΔH1(86.963 kJ.mol-1),ΔH2(-237.596 kJ.mol-1),ΔH3(-127.568 kJ.mol-1).通道2的各步正反应活化能数值表明,第3步为速控步,其正反应的活化能E3为214.913 kJ.mol-1.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二级Mφller-Plesset微扰理论MF2/cc—pVTZ电子相关校正水平,对CFCl3和03分子间可能存在的复合物进行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得到2种稳定的几何结构A和B,用MP2/aug-cc—pVTZ方法计算出其结合能△E^CP分别为-2.39kcal·mol^-1和-2.29kcal·mol^-1,LM...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量热计,在2 mol· L-1 HCl溶液中,分别测定[TbCl3·6H2O (s)+ 3Gly(s)]和配合物Tb(Gly)3Cl3·3 H2O(s)在298.15 K时的溶解焓.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热化学循环,得到六水氯化铽和甘氨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Δr Hmθ(298.15 K)=-6.247...  相似文献   

15.
在无水乙醇中,用1-氨基-4-甲基哌嗪缩水杨醛(L)与ZnCl2合成了希夫碱配合物ZnL2Cl4,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固体荧光袁征,并用Xn射线衍射测定了其单晶结构.结果表明,Zn^2+与4个Cl-形成配位键,并与配体以分子间氢键形式联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α=12.0757(12)nm,b-8.9859(8)nm,c-27.435(3)nm,β=98.9450(10)°,V=2940.8(5)nm3,Z=4,F(000)=1344,Dc=1.463g/cm3,μ=1.231mm^-1.该L及ZnL2Ck均有较好的发光性质,发出蓝色荧光.298.15K下,ZnCl2和L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及配合物液相反应生成焓分别为(7.150±0.022),(-32.587±0.307),(3.745±0.035)kJ/tool,热化学循环求得固相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54.279±0.671)kJ/m01.  相似文献   

16.
用热分析方法测量了对乙酰氨基酚原料及其片剂的热失重曲线,从其热失重曲线可知:片剂的起始失重温度高于原料药.以升温速率为10K.min-1为例,片剂的起始失重温度为504K,而原料药的起始失重温度为464K.本文采用Kissinger法对所获得的热失重曲线进行解析,分别得到他们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对乙酰氨基酚原料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56.73kJ.mol-1和1.100×105;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03.0kJ.mol-1和8.340×108.由阿伦尼乌斯公式得到对乙酰氨基酚原料和片剂在298.15K下的热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1.27×10-5和7.50×10-10.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稳定性高于原料的稳定性.同时,采用DSC测量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原料与片剂的熔化过程,得到其相关的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溶解量热法及根据配位反应所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得到了配位反应的反应焓ΔrH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研究了两种构象的赖氨酸分子限域在螺旋手性单壁碳纳米管内的手性转变机理.结构分析表明:纳米管管径越小,限域在其中的赖氨酸分子骨架形变越明显,手性碳上的氢原子与氨基上氮的氮原子距离越小.势能面计算表明,两种构象的赖氨酸分子限域在SWCNT(6,4)时,旋光异构反应决速步的吉布斯自由能垒分别是194.72和170.08kJ·mol~(-1),分别由质子从手性碳向氨基氮和质子从手性碳向氨基氮与氨基上的质子向羰基氧双质子协同迁移的过渡态产生的.与裸反应的此通道决速步能垒252.6kJ·mol~(-1)相比较有显著降低.两种构象的赖氨酸分子限域在SWCNT(6,4)内旋光异构反应的表观能垒分别是160.00和178.59kJ·mol~(-1).他们限域在SWCNT(7,4)内时,旋光异构反应决速步的能垒分别是238.28和217.18kJ·mol~(-1);限域在SWCNT(8,4)内时,旋光异构反应决速步的能垒分别是253.00和250.11kJ·mol~(-1).结果表明:螺旋手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孔径越小,对赖氨酸分子手性转变反应的限域催化作用越好;限域在SWCNT(6,4)内的赖氨酸分子构象1更容易旋光异构.  相似文献   

19.
铁矿--生物质复合球团还原行为及还原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生物质合成气气氛下,不同组分复合球团(添加和未添加生物质)的还原速率、还原度、表面微观结构和失重变化规律,对球团中添加生物质的作用机理以及含生物质球团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展开研究.添加生物质的复合球团表面结构比无生物质球团疏松,孔隙率高,有利于后续还原的热质传递,增加产物还原度,降低反应活化能;复合球团的还原以收缩核方式进行,在1123~1323 K温度范围内,界面化学反应是两种球团还原反应的主要控速环节;添加生物质后,有利于界面化学反应的进行,使得球团的还原表观活化能由95.448 kJ·mol-1降低到68.131 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